“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古代先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有着丰富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无数如今看来仍有可取之处的物件。

与此同时,我们更是时常感叹古人的智慧,文言文简短又精确地概括了很多复杂的表述。更有成语、诗词等文学艺术,让文字富有诗情画意的质感。

但在古代,诗词歌赋毕竟是大户人家才能学习的,学习成本的昂贵,迫使许多世代务农的贫困人士,字都不认识。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也有特定的文学方式,没有那么的典雅韵致,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明了更加简单形象的俗语,用来表述生活中的现象或美好愿景。

这句“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便是一句流传度甚广的俗语,它表述了那个年代下,劳动人民对于好男好女的评判标准。

简练形象的俗语

俗语是一种已经约定俗成,且有一定流传度的句子。大都反映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所积累的各项经验,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像人人都知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表明了庄稼成长的事实,又能相应地延伸出一定的因果意义。

因为是群众所创造,更多的兼顾口语性,并没有太过具体的书面表述。比起诗词歌赋,更具有通俗性,在劳动生活中,不失为一种增加趣味性的方式。

在兼顾通俗口语性质的同时,俗语还兼顾了一定的启发性,更不失语言的美感。

类似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人们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且带有一定文学色彩的句子,也是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而题目中的这句,则是反映了人们对于好男好女的期冀,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

好男好女的标准

古代对于强壮男人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便是身上体毛的数量,毛发浓密的男子,会给人一种粗壮身强的感觉,农耕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自然会对这类男子青睐有加。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而“鞭春”是民间农村流传的一种习俗,在立春之前,劳动者们会用纸扎一个春牛,里面装满了粮食,在迎春仪式过后,用鞭子鞭打这只纸牛,粮食从肚中洒落,来预示丰收,以此来表示一个好兆头。

而进行鞭打春牛的那位男子,因为距离春牛最近,往往能够抢得更多的粮食。但这种行为在大多数人眼中,显得有些“掉价”。

故而此事虽是个美差,但古人认为,真正优质的男子是不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而去行争抢之事的,这也侧面表示出对家境殷实男子的偏爱。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所以古人认为的优质男子,便是那种毛发旺盛、身强体壮,家境又不错,与市井小民有很大区别的男子。

对于优质女子的评判标准,与现在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古人并不像现在这般,极致地追求体型纤瘦,反而认为体型丰满殷实的女子才更加适合成家。

一方面是一位健壮一些的女子能够帮助家中做活,贴补家用,以完善“男耕女织”的劳作模式。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传宗接代在古代,对于新婚夫妇来讲是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无子嗣,在当时都是十分严重的罪过,更有不少人因此而休妻。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不管家境如何,子孙满堂都是各家各户的期待。而身材过于纤瘦的女子,受孕概率较低,且生孩子又是从鬼门关走一遭,越是纤瘦,就越危险。

这样一来,古代自然追求女子以胖为美,归根究底也不过是,胖一些的女子看上去更有福相,也更好生养。所以“有膘”的女子也更加受欢迎。

“不看灯”则是从礼教束缚上的要求,众所周知“正月十五看花灯”,是如今的一项受欢迎的活动项目,这是自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民俗。

元宵节那天,男男女女结伴上街,观赏各类不同的花灯,赏灯猜谜,在热闹气氛的烘托下,更有着无数的男女心生情愫,在这场盛会上认定终身大事。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而对女性束缚严苛的古代,这种上街寻求夫婿的行为,被视为浪荡,不检点,不守妇道。故而古人认为,真正的好女人,是不会为了找寻自己的夫婿,特意前往街上看灯的。

由此可见,对于女性的要求是要能干活、好生养,以及恪守妇道,尽量不抛头露面为佳。

礼教束缚下的不自由

俗语虽然是我国古人精彩纷呈的各类智慧的体现,但也并不代表着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要求,便都是正确的。

在那个封建三纲,要求严苛的年代下,男女婚配本身就极少有自己选择的情况,这才有了这些所谓的评判标准。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女子上街看灯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男子的优质有否,竟要看毛发浓密程度来定。在现代社会的角度下来看,实在是有些荒唐。

但在当时的年代下,这些都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自幼便谈不得什么自由,更让人觉得无奈的是,大多数人共同的认知,让他们并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奇怪。

结语

古代先人有着出众的智慧,以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这些流传至今,是我国文化上不可替代的瑰宝,是国家与人民的宝贵财富。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他们也有一些糟粕,这些我们也可从他们日常的俗语中,窥探而知。但仍有很多俗语,放到如今的时代环境下,依然十分适用。这就要求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封建社会与如今现代社会相差甚远,经济模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女子不再是男人的附属,而是也能撑起半边天的独立人士。

男女平权,男女平等,是当代社会的共同追求。对于外人评判的优质与否,也并不是衡量人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老祖宗说得好男女是啥标准

不论男女,都有选择的权力,自由恋爱,共同决定是否要生孩子,都能得出我们社会更加丰富美好的结论。而那些束缚着我国千余年的所谓三纲五常,也已经被时代所抛弃。

从各类俗语中学习古人智慧,摒弃那些不适用的,传承那些真正的精华,是每个人的义务。同时我们也再不是任何人的附属,每个人都为自己而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春牛   男女   标准   妇道   纤瘦   夫婿   殷实   老祖宗   俗语   毛发   家境   古人   古代   男子   智慧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