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途》“为国之大义凛然,身已卒,魂归故里”


《识途》“为国之大义凛然,身已卒,魂归故里”

文|深海里的星

原创不易,侵权必究!

《识途》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3级毕业动画短片作品之一,讲述了战场硝烟让不得已离家的丈夫终究无法再同家人相聚的故事。

以成语典故“老马识途”连接,让一群妇人在城门外等丈夫归,却抵不过战争的残忍,喜袍套白衣,远方战马哀鸣,由期待到绝望,最后在层层推进中刻画的悲怆的主题。

不过七分多钟的动画短片,虽无任何台词,却用细节将一个故事十分完整的描绘了出来。

君有志兮,妾之幸兮;不见君兮,妾之命兮;着缟素兮披红衣,纵永隔兮红依随。

从开始期待的情绪,再到忆起离别悲伤的情绪,到最后绝望的情绪,都在意境的衬托下凸显的淋漓尽致。

很多人曾表示无法深入的去理解它所表达的内涵,甚至有争议的声音说,它过于“华而不实”,可在我看来,作为一部毕设作品,它代表了年轻一代的实力与野心,也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十分贴近了中国风的审美,同时是一部弘扬了中国汉民族传统价值观的作品,更是在很多细节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识途》“为国之大义凛然,身已卒,魂归故里”


01.叙事技巧:运用传统文化叙事背景,以侧写正,以暗写明。

传统文学的叙事技巧,有非常显著的含蓄内敛特征,以环境氛围渲染,并用留白隐喻的方式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

故事的背景,远征的人未归,留下的人一边胆战心惊,一边默默祈祷,本是古代文学常见题材,要是单纯从沙场战乱的冰冷或是闺中少妇的幽怨入手,反倒落了俗,毕竟在更多作品的刻画中,已经有了太多无法超越的经典。

所以他们在主视角的选择其实是非常讨巧的,以女子入手,点睛之笔是战马,就让一切虽有朦胧却又突出重点的作用。

它没有直接告诉你故事情节是如何延伸与发展的,而是在各种意象的衬托下,让一份情绪逐步引导出来,从闺阁梳妆,到一身红衣相迎,提着灯笼在城门口眺望,远方战马的身影,是思念的人回乡?还是绝望?

《识途》“为国之大义凛然,身已卒,魂归故里”


整个短片并没有一句台词,所有的情节也更多的是交给了观众自己去延伸,如同细品一部默剧,人物的形态,动作,表情,甚至是环境的细节都成了理解故事内核的一部分。

言已尽意未绝,它留下太多臆想的空间,“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所谓的远征,大抵也是一早就预料到了悲剧的结果,穿插的回忆线里,也已暗示结局。

可身逢乱世,男儿保家卫国的职责,是以无数人的牺牲换来的短暂的平和,却终究毁了一个个等着丈夫远征归来的家庭,只剩下了永远的天人永隔……

除去故事层面的内核,整部短片对细节的把握,情绪的渐进,舒缓的节奏,光影的控制,画面的组接,适时的音乐起,以及通片红白影调和悲喜气氛的转变,也犹是让人惊叹。

《识途》“为国之大义凛然,身已卒,魂归故里”


02.画面构图:虚实相生,如梦似幻,为故事增添悬念。

在画面构图上,城池使用了远景,并且整个场景大面积留白,在一片白雾茫茫的遮掩当中,本身就给人一种空旷,悲凉之感,后来画面来到城内,一排排灯火和寒梅叠加在一起,无限延伸,而寒梅的花语代表了哀愁悲怀的慈爱心,也是一处伏笔。

接着用了大量画面来描绘女子在闺阁梳妆,同时起到了“不辩悲喜”的作用。

所谓的“女为悦己者容”,人物的局部特写,突出了细节,为何人而容?便是与结尾相呼应,远方的人未归,穿插的回忆里,是家国面前身为男儿的使命,只是期待中,又是如此希望他们平安归来。

着白衣给了画面特写,是预料到了最坏的结果,而套上的红衣,则是内心最大的期盼。

一众妇人提着灯笼守在了城头,隐约中远方有战马逐渐靠近,回忆穿插进告别的间隙,男儿即将奔赴战场,女子纵有不舍,却依旧没有任何留下他的理由,唯有在日日守望中祈祷他平安归来,也再不敢有任何其他奢求。

《识途》“为国之大义凛然,身已卒,魂归故里”


回忆拉近,将军的容颜至始至终模糊一片,似乎也早已暗示着人已回不来的答案,这时有几处特写在女子的表情以及动作身上,千万言语,终究只剩下一句“活着回来”,可眼角止不住的泪水,还是一瞬间出卖了她内心的担忧。

此去风险,他们彼此心知肚明,若真是最后一面,大抵就让告别更决绝一点吧,越是暴露内心的不舍,越是留下了软肋。

“老马识途”的典故,取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浓烟散去,一匹老马,身着红巾,血溅白原,缓缓而来,尔后灯笼的垂落,女子的泪水与告别之日最后的记忆连接在一起,换来了一个完整的结局。

当只有马归来的时候,妇人心底最后一点期待幻灭,尔后一匹匹战马现,情绪的酝酿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此时并未着重墨在女子容颜身上,而是转向了身后,白雪纷纷,空旷中带着悲寂,此时悲凉的意境也衬托到了极点,已无需过多渲染,无声胜有声,轻易勾起所有人的同理心。

《识途》“为国之大义凛然,身已卒,魂归故里”


03.色彩意境:以红黑为主,掺进白色,红白相对,一喜一悲,再由黑色凸显悲壮。

通片一直是以红黑色的对比以及白色为主,在传统文化底蕴里,红代表了喜,而白代表了悲,掺进的黑色,增添了庄严悲壮和压抑沉重的感觉。

镜头画面连接而上的,红衣褪去,妇人露出了早已备好的丧服,你人归,我喜面相迎,你魂归,我亦为你最后引路,一份悲怆将整个故事推向了最高潮。

为君点绛唇,为君裁红装。也知刀剑无情,特备缟素一丈。老马识途人不归,终究相思成灰。

悲剧的结局早已预料,却依然有太多震撼人心的痛楚,这一处是整部短片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整个故事的主旨引了出来。

战死沙场的悲凉终究变成了那无尽动乱年代的孤魂野鬼,可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也成了一辈子难以释怀的悲痛延续。

短片的最后一个画面,是在一大片的黑色笼罩中,远方依稀可见的城墙幻影,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只剩下了绝望,留下一众妇女如何,这孤城的结局又该如何?

情节的无限延伸,也是给人的无限联想,却只是妄图假装一切不过噩梦一场,第二天醒来,是战乱的硝烟早已成为过往,丈夫熟悉的容颜咫尺可见,孩童的笑语欢天喜地,没有悲伤,没有泪水,迎面而来的,也变成一片宁和的盛世安详……

《识途》“为国之大义凛然,身已卒,魂归故里”


04.音乐魅力:适时音乐起,如泣如诉,闻之心惊。

如果说整个故事是来自文化内核的出色,整个画面是来自技术的出色,那么适时而起的音乐,便是整个短片的灵魂。

适时出现的马头琴,如泣如诉,给了整个故事更深层次的画面感,也是将边塞的凄凉一声声嘶哑的表达,战马负袍归,是纵使身已卒,却依然渴望魂归故里的战士的亡魂。

千言万语在马头琴的哀述中凸显的淋漓尽致,曾答应一定平安归来,却终究成了再也无法弥补的食言,回不来的人的悲凉,是再无法与相爱之人再见一面,紧接着马头琴音转为高亢激昂,也展现出了一众妇人坚韧不拔的气质。

在等待与彷徨的千言万语中,却在只见马不见人的一霎间堵于喉,那种混沌与沉重,极度悲切难以宣泄的感情完全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

那是一个时代女子的无可奈何,却又用一种很强大的力量为我们凸显出了另一种状态下的“巾帼不让须眉”。

时间的守望,那些还未来得及说出口的话,在马头琴音下彼此倾诉,她听见了,他便无憾了……

《识途》“为国之大义凛然,身已卒,魂归故里”


结语

一部只有中国人的文化积淀才能创作出的短片,虽谈不上尽善尽美,却尤让我难以释怀,在一个不够安稳的年代,战争是一个朝代的更替无法避免的灾难,却也伤害了太多无辜的人。

动画可能只是作为一个媒介,也是如今文化传播的其中一个载体,但这样纯粹中国风的东西,一定是一份文化的底蕴赋予他的全新的灵魂。

历史上中国屡遭北方蛮族入侵,一代代人用鲜血去捍卫边疆,换来千千万万个小家的安稳,那份不同视角下的情绪酝酿,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年代。

很难得的一部作品,五千年文化底蕴,也尤其希望在大喊着“国漫崛起”的今天,有越来越多中国特色被赋予新的生命。

感谢阅读!

图片来自动画短片《识途》

参考资料:《动画学术趴》对主创人物的专访、网络评价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管仲   寒梅   老马识途   闺阁   大义凛然   战马   平安   故里   妇人   悲凉   短片   远方   画面   情绪   细节   女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