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盒子:害苦孩子一生的8大坏习惯,再不纠正孩子就废了

学生盒子:害苦孩子一生的8大坏习惯,再不纠正孩子就废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因为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总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如果我们父母听之任之,一旦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它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致命弱点!

毫不夸张的说,坏习惯毁人一生!

如果孩子有下面的几种坏习惯,爸妈必须留心了,要及时给孩子纠正过来,晨妈也提出一些应对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学生盒子:害苦孩子一生的8大坏习惯,再不纠正孩子就废了

01 睡懒觉

经常听见孩子说“放假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睡懒觉了”,大多数家长觉得孩子平时学习较为辛苦,放假了适当休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孩子睡懒觉会把原有的生物钟统统打乱,生活学习节奏都要在开学后重新调整,非常不利于生活学习。

刘主任建议:

孩子的睡眠对长个非常重要,睡懒觉虽然能够保证孩子睡眠时间,但是有利于长高的生长激素呈脉冲式分泌,暑假期间孩子经常睡懒觉会导致晚上睡觉的时间延后,很容易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

02沉迷手机、网络、游戏

这个是家长们跟晨妈“投诉”得最多的问题,孩子在家里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电视。刚关了电脑就打开电视,刚摁掉电视又捧起了平板。

电子产品无时无刻充斥着孩子的生活,所有的空白都用网络的虚拟世界填满。

其实,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电子产品上,都是一件有害无益的事情。

对孩子而言,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仅影响视力,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一些孩子因为上网,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

想让孩子远离手机,父母要学会给孩子立规矩,同时帮孩子发现比手机更好玩的事情。

首先,和孩子“约法三章”,明确约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时长,父母在执行规矩时必须立场坚定,不可动摇和妥协。

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如果孩子在学习,爸妈却在玩手机,孩子一定是不服气的。

学生盒子:害苦孩子一生的8大坏习惯,再不纠正孩子就废了

03“宅”在家

暑假天气炎热,很多孩子也喜欢“宅”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窝在家里不仅会使活动量减少,导致肥胖、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对骨骼的健康生长也极为不利。

刘主任建议:

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要监督和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对调节心情和成长都有好处。

04做事磨蹭,没有时间观念

假期过后,爸妈们发现孩子起床、刷牙、穿衣服,吃饭……做什么都慢吞吞!

看似是小问题,但这些小问题都在潜移默化地拖孩子的后腿,让他在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无法集中注意力。

如果假期后还不及时纠正,会拖孩子学习的后腿,甚至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对大量作业的恐惧和抗拒是导致拖延的重要原因,“番茄钟”的设定就是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而种番茄期间的休息安排的小激励,也能使下一个“番茄”时段更有动力。

学生盒子:害苦孩子一生的8大坏习惯,再不纠正孩子就废了

05闹脾气

假期里的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变多,难免会引发矛盾,老一辈的家长和年轻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情绪能影响内分泌功能是否正常进行,消极、抑郁都不利于孩子长高。

刘主任建议:

家长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情绪的变化应该及时疏导和进行沟通,这样不仅对于孩子成长有利,对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

06不听话,总顶嘴

在晨妈看来,孩子顶嘴,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

但对于孩子的顶嘴,不听管教,许多父母的选择是要么哄着,要么顺着,结果越来越糟糕。

孩子不但会在家里频繁地使用这个武器,而且会把顶嘴发展到学校,成为班上的问题小孩。

做好孩子的榜样。

首先家长要允许孩子有跟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不要做“一言堂”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意见和需求,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才能教育出不用顶嘴也能表达自己意见的孩子。

家长们可以学着通过“我觉得”“我认为”“也许”“可能”等表达自己的态度,当你柔软起来,换一种方式与孩子沟通,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呦。

学生盒子:害苦孩子一生的8大坏习惯,再不纠正孩子就废了

07零食

放假在家,少不了吃喝的问题,而零食就成了孩子们的最爱。零食大多属于高盐、高热量、高脂肪食品,营养成分极少,孩子多吃不仅影响食欲,还会影响体内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身体健康。

刘主任建议:

孩子爱吃零食,所以家长最主要的就是控制其吃零食的频率,和孩子形成统一的共识,事先商议好,让孩子知晓零食对生长发育的危害。

08霸道自私、没礼貌

我们通常所说的熊孩子,很多都是这种类型。他们心中只有自己,不懂分享,长大后极易变得没有公德心,成为人人讨厌的那一类人。

孩子的宽容之心是需要由后天教育学习而来的,因为孩子天生有自我维权意识,就像刚生下来的时候他们会以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会认为妈妈就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不许任何人接近妈妈。

孩子的这种“自私”、“任性”、“霸道”是无意识的,只有当孩子经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之后才会像成人那样去理解和宽容这个社会。

提高认识

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有同情心,能够换位思考,勤于自省,这样孩子就会有了宽容的基础。

学生盒子:害苦孩子一生的8大坏习惯,再不纠正孩子就废了

特别要告诉孩子,当他对待别人宽容了,别人才会对待他友好,生气或者闹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会让事情越变越糟,所以,当出现事情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样,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

榜样教育很重要

作为父母,本来就是孩子的榜样,有研究表明,父母情商高,对矛盾能友好协商解决,孩子的情商也会高,孩子未来的婚姻也会更幸福。

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

宽容之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环境中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而成。给孩子一个宽容的家庭环境,反复教导孩子事事宽容。

及时评估和奖励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评估和奖励能够让孩子有阶段性的自我提醒意识,因此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奖励孩子。

一旦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我们要及时提出来,并教导孩子这样做为什么不好,我们需要如何改进。

国外有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习惯问题与爸爸教育缺失有关,在孩子的性格、习惯形成当中,爸爸的责任尤其重大。

缺乏父亲教育是孩子发展不健全、生活不幸福的重要原因。

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爸爸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是挣钱养家,教育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这个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一方面,容易焦虑、冲动的妈妈不断加大家庭教育的“力度”,造成母性教育过多、过强。

另一方面,爸爸的教育则越来越少、越来越弱。长此以往,怎么能不失衡呢!

因此,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获得人生的幸福快乐,就要拒绝“丧偶式”育儿,拒绝做“隐形爸爸”!

爸爸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习惯   孩子   生长激素   番茄   零食   盒子   电子产品   宽容   爸爸   主任   家长   父母   事情   妈妈   建议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