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将近,学生仍沉迷手机怎么办?学校配合家长出高招,效果如何

今天距中考还有两个半月的时间,正是学生最终极冲刺的时刻,如果这个关键时间段,学生仍然控制不了自己玩手机的冲动,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有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就会最终被中考淘汰,留下终生遗憾。

众所周知,中考作为学生人生第一次大的分流,各省将近一半的学生将在此次激烈的角逐中被淘汰出局,而中考失利意味着无缘普通高中,要想继续读书,就只能选择职高或中职学校,而职高也好,中职学校也好,先不说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如何,仅看所招学生素质就与普高有着极大的差距,学生的良莠不齐,又最终决定了学校的整体水平,决定了孩子最终学业所能到达的高度。因此,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进普高深造,能给孩子更多上升的空间。

中考将近,学生仍沉迷手机怎么办?学校配合家长出高招,效果如何

然而,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自我管理能力差,抗诱惑能力差,同时又对未来充满幻想和侥幸,在这种心态下,一些中学生根本意识不到中考的重要性,特别是星期天一放假就玩起手机来没完没了,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这让家长和老师心急如焚。

如何控制孩子不玩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到考前冲刺中去?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没收或毁掉手机,彻底断了孩子看手机的念想。

今天,河南一学校就采取了高招——组织学生将从家中拿来的手机当众集体用锤子砸毁。当然校长表示这事家长是配合的,学生是赞成的。其实河南该学校这种当众砸碎学生的手机,以儆效尤的做法并非首创,但每次这种极端的教育方法都会招来大家的质疑。

中考将近,学生仍沉迷手机怎么办?学校配合家长出高招,效果如何

质疑一:学校砸碎学生手机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手机作为学生的私有财产,如果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学校只能行使帮学生保管的权利,无权要学生销毁。就算是家长同意,学生赞成,也有绑架民意之嫌。

质疑二:教育应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爱的方式令学生心服口服,而用这种极端粗暴的方式进行,恐难让学生信服,还有可能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恐怕很难起到教育意义。

那么,学校这种极端控制学生玩手机的做法,到底教育效果如何呢?

中考将近,学生仍沉迷手机怎么办?学校配合家长出高招,效果如何

在小徐老师看来,教育从来就是“千人千面,万人万解”,同样的方法教育同一学校的学生,每个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学校以砸手机的方式警醒学生远离手机,全心备考一事,有的学生可能能理解老师和家长的一片苦心,特别是那些自愿贡献出自己的手机来砸毁的同学,很有可能在考前一段时间断了看手机的念想,刺激孩子全心备考,以优异成绩纪念被毁掉的手机。

也许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此事根本无感,他们要么是学霸级人物,他们的学习始终没有被手机分心;要么就是根本无心求学者,即使其他学生都誓与手机诀别,他们也不会放弃玩手机。

也许会有一部分学生感受到来自其他同学誓与手机诀别的压力,从而勉励自己抓紧时间投入到中考备战中去。

当然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对这种用简单粗暴,甚至可以说侵权的行为表示反感,认为学校老师或家长侵犯了他们的边界,从而用更加变本加厉地看手机来表达对此事的不懈。

中考将近,学生仍沉迷手机怎么办?学校配合家长出高招,效果如何

那么,这种简单粗暴,甚至涉嫌侵权的教育方式有错吗?

小徐老师认为:在残酷的中考面前,我们的教育只能求“渡可渡之人”,老师和家长采用的方法或许极端,但如果任学生玩手机,孩子因此而中考失利,到时候后悔晚矣。因此,请大家给教育一点空间,请允许老师或家长用一点过激的教育方法,只要能把孩子从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来,方法过激一点又如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中考   全心   家长   学校   学生   手机   职高   河南   粗暴   高招   考前   心地   效果   老师   方式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