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是否意味着成为“空巢老人”?

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人口涌向了一二线城市安家乐业,留守老家的空巢老人比例也随之高涨。

退休老人是否意味着成为“空巢老人”?

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空巢率已经接近50%,农村老人空巢率也达到了38.3%。预计到2050年,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占老年人口54%以上,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

结合我国最新人口普查结果中,我国现有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4亿,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我国,每3位老人中,就会有一位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

退休老人是否意味着成为“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都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性话题,难道老人们退休后的生活就只能孤孤单单,没有盼头吗?真的就只能如同网络所流传的那样,退休就等于成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难道是中国式养老之殇?

前段时间,小编翻看了一部讲述空巢老人的电影,电影的名字就叫做《空巢》,影片将空巢老人、老年人孤独死、针对老年人的电话诈骗等问题融进主角的生活,直击现代人对晚景的焦虑情绪。其实类似这种聚焦养老问题的优秀影视作品也有很多。

尽管展现老年人故事的影视作品,一直不是影视作品的主流,但该片从上映至今,一直话题不断,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养老焦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话题。

退休老人是否意味着成为“空巢老人”?

其实也不难理解,老人们退休后的需求,无非就是生活与精神上的陪伴。但就只这一点,无论是子女,还是社会,究竟能为他们做到多少呢?

加上退休后的老人社交圈缩小,部分老人行动不便,老年人参加社会事务和群体活动的意愿自然会降低。空巢老人的生活看似清闲,实际上生活半径随着年龄增长递减,最后深居简出,从此开始与社会脱节。

人,是群居动物。陪伴的缺失对于一些老人来说是致命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之前发布的《预防自杀——全球要务》研究报告,中国每10万70岁以上老年人中,就有超过51名左右选择自杀,而世界各国平均数仅为11人左右。这非常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然而现阶段,传统的养老模式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中国人口家庭的结构趋向小型化;老年人独居趋势加快等,都是传统模式养老面临的困难。

就在社会对于养老与老人们的生活一筹莫展时,小编惊喜的发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养老模式的全新模式——“智慧养老”,全新智慧型养老模式,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对于养老生活的看法。

退休老人是否意味着成为“空巢老人”?

智慧养老模式是什么呢?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智慧居家养老、智慧机构养老、智慧民政养老等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使养老服务更加贴合人的需求,让围绕养老而产生的需求不再因为信息、资源、空间与时间的配置不足,而无法服务到对的人。

智慧养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这三种模式相辅相成。

智慧养老可以对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进行远程监测,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将老年人日常生活、健康和出行情况的相关数据及时传递给实体性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或实体性社区机构及老年人子女。

退休老人是否意味着成为“空巢老人”?

作为科技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退休老人是否意味着成为“空巢老人”?

作为科技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

智慧养老,以更简单、更方便的智能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生活帮助、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多方面、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让居家养老更有“温度”,不仅为空巢、独居老人的安全健康服务问题提供了高效、便捷、经济的解决方案,也为未来解决养老难题探索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实体性   老人   老年人   影视作品   子女   老年   深刻   人口   需求   智慧   传统   话题   模式   我国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