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期盼社会对自己尊重,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


尊重,不是成年人才需要的东西,在孩子的世界里,它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自尊就是对自我价值做出判断以及与这些判断相关的感受,一个处于幼儿期的孩子就能把他人评价与自我感受对应起来,这个“对应”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建立自尊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那些自我价值和表现经常受到父母质疑的孩子,他们更容易放弃自我,在挑战面前更容易失去勇气,在失败后也更容易泄气和羞愧,甚至容易自卑和养成讨好型人格。相反,父母更够处处考虑孩子感受,照顾孩子情绪和尊严,孩子也更自信,更愿意接受挑战,并且面对失败更从容。


最近,有一则新闻。河南虞城的时先生是一名开半挂车的司机,主要拉一些沙石料。这天他开车路过女儿学校,正好赶上女儿放学,时先生盘算着如果把大车开回家,换成小车再来接女儿就会错过女儿放学时间。于是时先生只好把大车停在和学校有一定距离的地方,然后再打车去接女儿。时先生特别强调,大车没有停在学校门口。

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由于刚卸完货,时先生嫌自己身上脏,到了女儿学校门口,也站在很远的地方。

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对此,时先生表示担心女儿同学看见,他说:“小孩现在不是青春期嘛,要是她正好和她同学一块出来,她同学看见她爸爸那么脏,不是伤她自尊嘛,要考虑小孩的感受。”

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女儿呢,丝毫没有嫌弃爸爸身上脏的意思,开开心心就跟着爸爸爬上了自家的大卡车。


看了这则新闻,在线羡慕的人立马扎堆,很多人表示羡慕这位女孩,羡慕她的爸爸会考虑孩子处于青春期,考虑孩子同学对孩子的看法,考虑孩子的自尊。

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照顾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从心底里接纳自己、充满自信、阳光向上。


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可获得自尊


父母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就能从正面引导孩子行为更加积极,可是有多少父母,认为孩子的世界不存在「自尊心」,就肆意践踏孩子自尊,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也是最近的新闻,正好和爸爸开货车接女儿那个案例形成鲜明对比。最近一则#长胖30斤穿不上校服被亲妈嘲笑#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山西运城一位妈妈拍了一条短视频:她的女儿开学了,拿出校服发现已经穿不上了。

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妈妈拍下女儿穿不上校服的视频,发给老师、传到网上,一不小心视频火了,女儿遭受了同学们的无情嘲笑,女儿哭着求妈妈把网上的视频撤下来,可是妈妈坚持不,妈妈说太好玩了。

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视频很讽刺,女儿在哭,妈妈在笑。妈妈只觉得好玩,她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么做对女儿有什么影响,自己的行为是否在女儿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有的家长由于不知道孩子有自尊心,也不知道自尊心对孩子影响有多大,于是打着“好玩”、“为他好”的旗号,“不知不觉”中却伤害了孩子。


董进宇博智在《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一书中说:“人的自尊心就像人的脊梁柱,一个要活得有尊严,就必须抬头挺胸。”


父母忽视孩子的感受、否定孩子的情绪,不经意间就是在伤害孩子。这样的伤害,就像在孩子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让孩子慢慢变得脆弱、不自信。


在意他人评价从何时开始


每每谈及保护孩子自尊心一事,总有家长不经意地回复:孩子那么小,懂什么自尊心?


那么,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对周围的评价敏感?多大的孩子会用周围的反馈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呢?


TED演讲《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意他人的评价》中,心理学家采用了一个机器人任务游戏来测试14-24月龄的婴幼儿,看看他们是否对周围评价敏感,以及会不会用周围的反馈来指导自己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14-24月龄的婴幼儿对物体和行为的反馈如成人般敏感,他们甚至会表现出类似“尴尬”这样的复杂情绪,还会根据大人的举动和周边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也就是说,“在意他人评价”这种表现形成时期非常早,并不像一些人想象中那样“孩子懂什么”,其实一个不到24月龄的婴儿就已经“懂了”。

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当我们发现孩子会在意他人的评价,甚至根据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在引导孩子行为前,一定要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照顾孩子的情绪和面子,才能让孩子有被尊重感,在被尊重的情绪引导下自我肯定,发自内心地认为我可以更好。


父母帮助孩子保持自尊,可以引导他们积极改变


孩子都有自尊心,可是他们的自尊心有多强呢?


前段时间天津一位小男孩委屈巴巴地哭着做运动的视频火了,老师说他胖了,男孩瞬间受到暴击,先是反击,反击着反击着情绪越来越低落,撅着嘴就开始抽泣。然后,为了挽回面子,他又开始努力运动“减肥”,一边跳着蹦着一边眼泪止不住地下掉。

父亲嫌自己脏接女儿不靠近校门,自尊心还是玻璃心,看父母就知道

很明显,自尊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也会指引他们的行为。

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当我们注意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并且态度坚定时,孩子很快就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会激励他们在保持自尊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想要孩子越来越好,就不要忽略孩子的情感感受和心理承受,你懂得保护孩子的尊严,才会让孩子“不由自己”地积极改变。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要想毁掉自己的孩子,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郑渊洁还说,当众让孩子出丑,就是毁掉孩子的“杀手锏”。


相反,如果家长懂得维护孩子的尊严,照顾孩子的情绪,就能在“读懂”孩子的基础上,以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变成更好的人。


写在最后的话:很多父母在看见孩子“缺点”后,喜欢在人前数落孩子的不是,希望自己的数落、批评能够戳进孩子内心,让孩子突然醒悟而积极改变。


实际上,家长的负面评价让孩子感觉不到自己被尊重。当孩子真正的需求、感受、情绪得不到父母接纳时,他很难朝着更好的方向做出反应和调整。


当你认为孩子做得不够好时,不妨看一看他做得好的地方,多用鼓励的态度正面引导孩子,因为你的鼓励,会让孩子感觉被尊重、被认可,他会在这强大的正面力量引导下获取自信和成就感。


我是@三土妈妈,家有小学生一枚,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心理是我需要毕生修炼的课题,这条路上,愿和你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自尊心   月龄   女儿   父母   大车   校服   校门   尊严   在意   情绪   父亲   爸爸   家长   评价   妈妈   孩子   玻璃心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