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担忧:三年级现象出现

三年级的晟可同学今天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最起码在晟可妈妈的眼里,这个成绩是不理想的,于是晟可的妈妈找到我,表示很担忧,以前一二年级的时候,晟可可是考满分的呀,可是现在考了80多分,难道三年级果真是个坎,三年级现象在孩子的身上出现了吗?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担忧:三年级现象出现

看来晟可的妈妈还是非常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对于教育问题也了解颇多。小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还有高段(五、六年级)。

低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性非常强,也非常的听话,你叫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极个别的孩子学习不行,绝大部分的孩子表现得不错,考90多分,甚至满分真的不在话下。

当然一二年级的题型简单,上课学什么,考试的时候基本就是原题,可以说一二年级的题,孩子只要会模仿,把题记住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一二年级的课程,无论语文还是数学,读读、算算、记记、背背,几乎没什么思维含量。还有就是超前教育,孩子还没有上一年级,家长们就开始教小学的知识,所以在一年级根本就不是用一年来学习的,出现了现在一年级的孩子成绩非常高的现象。叫家长们误认为孩子们都是天才,都可以学得很轻松。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担忧:三年级现象出现

可是到了三年级,孩子慢慢长大了,三年级就不会这么轻松了。从简单的识字写字到复杂的阅读写作,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四则运算,学习难度直接翻倍,也就意味着孩子的学习要实现跨越。而此时的孩子也变得不那么听话了,有了自己的主见,非常的贪玩,也会玩了,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了。

可是此时学习上的难度增加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而孩子此时却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厌倦,甚至轻视学习,觉得付出很少就会取得很大的成绩。静不下心来。父母此时觉得孩子已经三年级了,有了一定的能力了,于是放开手了,而孩子的自控能力低,就会出现成绩上的反复。

与其说三年级是道“坎”,不如说它是个“坡”。家长们也不要过度地焦虑,家长们此时不要完全放开手,继续培养孩子的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不折不扣的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学习终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学习的主动性,自己不努力,靠外力督促才学习的孩子,终究不会学有所成的。

现在我把这份试卷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这个同学的试卷进行下分析。

看到三年级的试卷,然后在对比一、二年级的试卷,你就会发现,三年级的试卷首先从题量来说,就加大了不少,这份试卷上写了90分钟,其实我们三年级在考试的时候,用时是60分钟。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担忧:三年级现象出现

第一大题、填空题

①小题就出错了,看计数器然读数、写数,十位上的珠子是7个,给数成了8个,这个不属于不会,就是属于粗心大意。在珠算上面读数,必须知道上珠代表着5,下珠子数字1。

第②小题涉及到了旋转和平移,一定要区分出旋转和平移,相同点: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都在一个平面内。不同点:平移,运动方向不变.旋转:围绕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

所以观光直梯是平移现象,而电扇扇叶运动属于旋转。

第④题,★÷7=48……△,△最大是( ),这时★是( )。这个涉及到的知识在二年级里就学过,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于是一定比除数小,所以△(余数)最大就是6,这时★=48×7+6=342。

第⑩题,□04×2的积是三位数,□填( ),十位和个位和2相乘,不会进位,所以想要积是三位数,百位和2相乘不满十就行,所以百位里填的数是(1、2、3、4),□59÷4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这个是三年级新学到的,商要是变成两位数,那么被除数的百位数一定要小于除数4.所以□里可以填的数是( 1、2、3)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担忧:三年级现象出现

第三大题、选择题

这个学生第①题选错了,轴对称图形,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很显然答案C是错误的答案,D才是。还是把基本的概念没有搞清楚。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担忧:三年级现象出现


第四大题、计算题

一共总分是26分,其中做错了一个,也属于马虎,4-2=4了,这个的确也不是不会,就是粗心了。

第五大题、按要求做题

第②注意平移,只是位置发生改变,方向和形状不会发生改变。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担忧:三年级现象出现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

第②小题出现了错误,今年是去年的6倍,也就是说去年的个数×6=今年的个数,现在知道今年是816个,求的是去年的个数,其实这个是知道积,求其中一个乘数,应该用积除以乘数=另一个乘数,所以答案是:816÷6=136(个)

④小题,学生的思路也是正确的,也是因为计算出现了错误,正确的答案是:269÷5=53(个)……4(只),53+1=54(个)。

⑤小题,答案不是种方法,这个学生用的这种比较简单,也可以这么计算:862×5=4310(元)755×5=3775(元),4310-3775=535(元)这种方法也对。

总体看晟可同学,基础知识掌握还是比较可以的,计算出现了好几处错误,而且大多是由于粗心。这个毛病可真是害人,一定要改正。

三年级现象也不是那么可怕,只要孩子学习态度认真,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把基础知识学好,提高孩子的学习的效率,三年级依然会轻松度过。

我把空白试卷分享到下面评论区,需要的家长可以自取,保存打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除数   现象   乘数   孩子   余数   读数   试卷   个数   图形   家长   错误   成绩   答案   年级   能力   数学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