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场门口一副对联:上联“早来晚来都得来”,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对联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他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独创的文化形式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

对联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很多种,如春联、挽联、贺联等。大多数对联都是为了庆贺,因此是用于喜庆的场合,只有少数对联代表的是悲伤的情绪,如挽联,使用场景是葬礼。

火葬场门口一副对联:上联“早来晚来都得来”,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既然说到了葬礼,就不得不想到火葬场。

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提倡火葬,殡仪馆修建数量大幅增加。火葬场可以说是我们所有人的终点。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的火葬场门口也会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早来晚来都得来”,而它的下联看完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火葬场门口一副对联:上联“早来晚来都得来”,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中华民族对于丧葬事宜是非常讲究的,我国是一个宗族观念很强的民族。再加上中国人对于“死亡”是很忌讳的,尤其是在大喜日子里,关于这些只字不提,生怕犯忌倒霉。但偶尔也有例外,比如最为“晦气”的火葬场,门口却公然贴出一副对联。虽然这对联的含义并不吉祥,但读完却让人赞叹不已。

火葬场门口一副对联:上联“早来晚来都得来”,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火葬场门口的对联有“早来晚来都得来”的上联,而下联则是“先到后到全得到”。这对联在意境和句式上对应得很整齐,不仅字数一样,结构也一样。关键是符合火葬场的工作性质,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个火葬场的水平确实高。

无论是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社会上的普通人,没钱的乞丐,还是亿万富翁,虽然他们过去的经历和待遇不同,但死后的待遇是一样的,就是化为灰烬,火葬场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火葬场的对联,实际上也是对家属和逝去亲人的一种安慰。

火葬场门口一副对联:上联“早来晚来都得来”,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很多人一谈到死亡,就会觉得离自己很远。其实人生不过几十年,时间过得很快。很多人会突然回头,发现自己已经半截黄土埋身了。时间就像是白驹过隙,人、动物、植物最后都难逃死亡的命运。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古代的皇帝总是用尽手段寻找长生,最终也是“不得求”,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是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了,每个人都是这样。

火葬场门口一副对联:上联“早来晚来都得来”,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其实死亡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也可以把死亡看作另一种存在方式。我们失去的亲人只是以不同的方式陪伴着我们,而我们死后,也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大自然做出贡献。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这个下联如何?你们还能想到什么更好的吗?

欢迎在评论区内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火葬场   上联   下联   对联   贺联   门口   挽联   拍案叫绝   葬礼   中华民族   待遇   亲人   贡献   方式   时间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