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为何出资100亿办科技大学?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超级重要


“千万别把钱当真,钱就是用来玩的,谁有水平,钱就留在身边多玩几天;没有,就少玩几天,反正钱是不会永远留在你身边的。”


能说出这样大格局经典话语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先生,总是出其不意给人惊喜。


曹德旺为何出资100亿办科技大学?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超级重要


这不,5月初,他又闷声干大事了:

他宣布,将由曹德旺创办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出资建造一所创新型大学,名字暂定“福耀科技大学”。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习惯性以为,这所大学和许多富豪、企业投资创办的民办学校一样,也是民办大学吧?


实则不然。曹德旺此次出资将要建立的,是一所正规的公立大学:虽说由曹德旺背后的企业出资,但管理仍由国家教育部门管理。

这也就意味着,曹德旺投资创办这所大学,近乎是主动放弃了该学校可能带来的商业方面的利润回报。私企企业家投资建“公立大学”,是种挺了不起的情怀。


据悉,这所大学的定位是应用型理工类科技大学,就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在为我国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科研型人才,但其招收的对象是本科生而非一般公立大学面对的高中生,这也许是一种新型办学理念的勇敢尝试。



1.从家道中落到立志崛起


“马路上跑的汽车,每五辆里就有四辆车的玻璃出自他的工厂”


作为福耀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曹德旺爷爷如今已75岁高龄。

他一手创办的福耀玻璃自1987年创立以来,已走过34个年头,是目前“全球最大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


曹德旺的经商头脑,或许一部分遗传于他的父亲。

据说,曹家曾是上个世纪福清一带的名门望族,父亲曾是上海永乐百货的股东之一。曹爷爷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少爷。

然而命运的玩笑属性在于,曹德旺出生的年代,在上世纪最为动荡的1946年,“解放前夜”,曹家几乎可以说是举家搬迁、乘游轮“逃难”逃到福清的。随行搬运的财宝在途中因遭遇风浪,几乎全部石沉大海。


曹家一夜由富入贫,不得不开始艰难的求生之路,曹父外出打工,曹母则在家照料家中孩子。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曹德旺的完全没有自家曾经富裕的记忆,只记得快10岁才有了自己的名字,只记得住着破陋的住所,记得父母的贫穷、劳作与艰辛。

家中经济太困难,快9岁,母亲通过借钱才让曹德旺有机会进入学堂学习。而这样的求学之路,又因小时候自尊心强、撒尿报复总是责罚自己的老师,在14岁的时候就辍了学。


从此,曹德旺的学习之路,只能依赖自学了。读哥哥们读过的书,自己赚钱买书来学习,才慢慢有了一些自己的知识沉淀。

他看到父亲做的事情都是养家糊口的小本买卖,开始有了一些商业与个人前途方向的个人认知:

“在我看来,父亲虽然聪明,也会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所做的事,政府不认可不支持,根本没有前途可言。”



他开始萌发出一个念头,以后要去做会得到政府支持的、有前途的大买卖。

这个念头一直在存在曹德旺爷爷脑海中,陪伴他后来漫长的种白木耳、当修理工、当果苗技术员、去玻璃厂当采购员的谋生路。

玻璃厂效益很不好,这让曹德旺看到了机会。

他主动承包下了玻璃厂,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开除了懒惰的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很快就把濒临倒闭的厂给盘活。


曹德旺很清楚学习于他成长而言的重要性。

如若不是自己保持自学与沉淀,他就无法透过父亲的经商经历去思考自己的未来之路。





2.重要战略转型



像牛顿偶尔被苹果砸到脑袋一样,曹德旺亦是被一段偶尔的对话砸到了“脑袋”。


有一次,曹德旺带母亲去武夷山游玩,为方便母亲行走给母亲买了根拐杖。乘车时司机提醒他说:

“你的拐杖可得拿好了,要是碰坏了汽车玻璃,你可赔不起”。


曹德旺就想啊:“我自己不就是生产玻璃的吗?玻璃值不值钱难道我还不知道?”,于是他回答道:“不就一块玻璃吗,能有多贵?”。


司机回说:“车上的玻璃都是国外进口的,就单单一块前挡风玻璃就得6000块钱啊。”


听到这儿,曹德旺惊了。在他的追问下他意识到,正是因为国内当时还没有自己生产的汽车玻璃,才只能向国外进口。

没有议价能力,完全指望从外国采购,当然就贵!


自此,曹德旺暗暗下定决心:


“没有人做,我来做!我要为中国做一片属于自己的汽车玻璃,让所有中国人都能用得上的,用得开心、用得安心。”


明确的战略转型方向就这么定下了。


可是呢,“想做到”和“做得到”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要走。做一块合格的可用于汽车的玻璃,难度远超原先自己工厂里生产的水表玻璃。既没有更匹配的专业设备,又没有懂得汽车玻璃生产的专业人才,怎么办才好呢?


曹德旺这时可谓是想尽了各种办法,都失败了。最后是走投无路,抵押上自己的全部身家,向银行贷款了100万,才从芬兰引进了一批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机器。

机器到位了,再开始全国范围内搜罗所需的人才。


历经多次实验攻关,曹德旺的团队终于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块自己生产的汽车玻璃。

定价却只有国外进口玻璃的1/4。

很快,国内汽车厂商的玻璃采购订单开始飞向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工厂……1987年,福耀玻璃厂改名为福耀玻璃公司,开启了它持久而专注的玻璃研发生产之旅。


对于福耀而言,最闪亮的成绩,莫过于自从福耀存在后“中国汽车玻璃进口比例从百分百降到几乎为零”。不仅如此,福耀玻璃还得到国外诸多商家的认可,大量出口国外,成为了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名片之一。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哪里来的先进生产力?

重大的战略转型、技术与产品升级,如果没有先进的机器和技术人才做主导,如何实现?

曹老当然知道,科研与应用型科技人才有多重要。只是前者是各大已有高校的培养侧重点,缺的是后者。



3.刚强留给敌人,爱意回馈家国



福耀曾因在中国市场的迅速覆盖和海外市场的扩张,被美国商务部以“倾销”的罪名起诉,企图对福耀加收倾销关税。


彼时正值中国刚加入WTO,对国际贸易规则并不熟悉。

面对这样的投诉,谁能不慌?


当时的福耀高层都说,最佳方法就是不应诉。(原因有二,如果按成本论,福耀内销的利润远比外销高;而如果按结果论,打官司非但胜负难料,还会加重公司运营成本。)


但是呢,曹德旺不肯退,他坚持这官司非打不可!!!。


“卖不卖玻璃是小事,但绝不能黑白颠倒、事实不分、被人弱肉强食。我们是否应诉不仅代表自己、代表企业、代表一个行业,更代表了国家……”


面对“敌人”的进攻,曹德旺采取了反攻,一纸诉状把整个美国商务部告上了法庭,对峙了三年、耗费一亿以上诉讼费。

最终裁定我方胜诉美方败诉,福耀赢。

这也是中国企业反倾销胜利的第一案。


面对敌人,曹老的刚,或许,是一种习惯。

而刚的背后,依托的是足够刚的实力;而足够刚的实力,不是空穴来风。


面对自己的同胞,曹德旺拿出个人积蓄,多次回馈社会。


汶川地震,亲赴灾区,捐款2000万;

西南特大旱灾,捐款2亿;

青海玉树地震,捐款1亿;

福建12级台风,捐款8600万;

去年疫情,捐款1.4亿;

现在又开始支持建立公立大学……


曹德旺为何出资100亿办科技大学?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超级重要

国家逢危难时刻,常能看到曹老捐助的名字。


“做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我捐几十亿和上班拿工资的人捐几千块是一样的,因为你已经尽力了。即便没有钱,还可以给人笑容,展示你的同情心。”


曹德旺为何出资100亿办科技大学?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超级重要


曹德旺的信念很简单:

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


人们常说,“能者多劳”、“达则兼济天下”,殊不知,“能”与“达”的背后,皆立足于对实力的追求与沉淀。



4.面对质疑


有人曾质疑曹德旺在二级市场减持股票套现。对此,曹德旺只是平淡回应了一句:只是为了赈灾。


曹德旺为何出资100亿办科技大学?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超级重要


美国曾拍过一部关于纪实曹德旺企业的纪录片:《美国工厂》。


曹德旺曾说:

“《美国工厂》是客观的,既有我们好的方面,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反映出了中国的繁荣是中国人干出来的。当初之所以同意拍摄此片,正是因为要对历史负责。”


曹老很坦荡。宁可让美国拍摄团队真实地将福耀拍给世界拍给国外人自己看,好与坏尽数展现,也不愿意让外人自己猜测与杜撰福耀的故事。


不少工人们的处境的确比较艰难。因此,又有人开始责备曹德旺,认为他做得还不够好。

对此,曹老没有直接否认,也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默认了还不足的现状,承认的确需要改进,的确需要让大家的待遇都变得更好。

创办大学,给工人及其他员工、包括社会上其他需要深造的人才提供进修的机会,或许也是一种帮助工人、帮助其他人才提升自身价值、待遇的一种方式。


位置决定头脑。所处的位置不同,所思所虑所需要顾及到的点都极为不同。我们没有处在曹老那样的位置,就很难知悉和体会到一个企业家在忧心和烦恼的事。


企业家和包括工人在内的员工一样,都有其艰难,只是可能我们看不懂、看不到,因为不在其位。


但,至少我们能看到的,是曹老敢带领福耀去迎战国外原本先进自己百倍的企业,是在中国高端技术遭遇卡脖子的时候不计利益大力投资高精尖技术的科研,是爱国爱家感恩社会积极参与慈善,这个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此外,福耀的起步与发展,也是艰难的。要获得市场、要与海外企业竞争、要研发新技术、要扩大再生产,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非发展性支出,就没有投入研发、市场竞争的资本与底气。


就和整个中国的崛起需要全民的奋进一样,一个企业想要立足于世并高速发展,除了掌舵者的格局与智慧,也需要整个企业所有员工的才华与奋进,或许,这也是曹老想尝试自己参与科技大学创办的原因之一。



三更茶点

感谢关注

三更时分,精神食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福清   人才   美国   中国   艰难   父亲   工厂   母亲   员工   国外   玻璃   先进   汽车玻璃   大学   科技   企业   曹德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