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爱“吃瓜”的人,都要感谢院士吴明珠奶奶

嗨,你喜欢吃瓜吗?


西瓜、甜瓜、哈密瓜,瓜瓜都甜,你爱不爱?!


如果你爱吃瓜,那么“瓜类专家”院士吴明珠奶奶,你绝对不能不爱!

每一个爱“吃瓜”的人,都要感谢院士吴明珠奶奶

因为,你吃过的那些个好吃的瓜里面,可能一大半都出自吴奶奶的研发之手!


在她五十多年的科研成果中,有28个国家审定的优秀瓜种: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黑眉毛、香妃蜜瓜、郁金香甜瓜、金凤凰、绿宝石、麒麟瓜、8424等。


要论中国人吃瓜的实力,如果我们不敢认下第一,那没国家敢认第二了。


吃瓜,我们可是认真的!


单论西瓜一个品类而言,中国凭一己之力就种出了占世界70%的西瓜,并且,又凭一己之力吃光了它们。


据联合国粮农组公布的数据,我国在2018年就消化了超过7000万吨西瓜,每人每年平均消化西瓜100多斤。

即便在大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我们在吃瓜这件事情上仍然没有马虎!


自己种瓜自己吃,想吃多少吃多少!

这样对我们而言看似平常而简单的小幸福,对于不少国家而言,其实仍是无法实现的梦想。

比如日本。


在日本,很多水果可都是奢侈品,西瓜也在此行列中。

一个相貌平平的西瓜,在日本的商超,可以卖到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人民币。没有想到吧?!


这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差从何而来?

一方面源于日本本国地少瓜少而导致瓜贵,另一方面源于日本关税为保护本国瓜农对我国等出口国征收的高额关税。


本来本国瓜就卖得贵,为了不让国外便宜的瓜抢占本地瓜农的市场而征收高额瓜税,这样一来,进口的瓜也变得贵了。就形成了全国的瓜都贵的现象。

瓜农高兴了,收税的高兴了,只是苦了日本的吃瓜群众,只能高价吃瓜。


而我们中国人呢?

早就实现吃瓜自由了,从小时候起爷爷奶奶们吃瓜就开始用麻袋买回家。此言不虚吧?!


我们能实现吃瓜自由,当然离不开吴明珠奶奶这样致力提高瓜产品种类及瓜产量的科研专家和辛勤种西瓜的瓜农了。


对于每一个吃瓜群众而言,我们都不能不感谢吴明珠奶奶。




1.成长经历


吴明珠奶奶1930年1月出生在湖北武汉,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即现在的西南大学,和我们熟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还有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忠怀院士是同学。


每一个爱“吃瓜”的人,都要感谢院士吴明珠奶奶

1953年,吴明珠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西南农学院第一批入党的学生党员。

在填写分配志愿时,吴奶奶就打算去到国家最需要的边疆去工作了,可惜那时的她还暂未能如愿,1954年,吴奶奶先被安排到中央农业工作部工作了。


直到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急需各类人才,吴奶奶又自愿要求到新疆任职,才终于去到新疆,一头扎进当时最环境最艰苦的鄯善县,一干就是很多年。


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夏季里40度以上的高温是常态。


按理说,属于技术研发人员的吴明珠更多的时间待在实验室就好;可是她没有,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检验实验品成果的成长环境,吴明珠硬是把自己变成了“啥农活都干得漂亮”得彻彻底底的“农民”,即便是再炽热的酷暑,她也下地干活。




2.科研成就


去到新疆,吴明珠很快意识到,只靠着新疆本地自然化的生长条件,新疆甜瓜很难实现量产与品种多样化,她必须得做点什么来对品种进行改良选育。

每一个爱“吃瓜”的人,都要感谢院士吴明珠奶奶

于是,她开始了育种研究的第一步:去摸清新疆各类甜瓜品种的家底,而后建立档案!


从1958年开始,吴明珠便开始了收集甜瓜品种的“徒步新疆之旅”。

她走遍了新疆300多个生产队,收集全了所有可收集到的甜瓜品种,将他们分类整理为44个品种,终于给瓜瓜们建立了档案。


据说,在收集瓜种类的途中,吴奶奶常常就是就着馕和水作干粮饱腹,日日与风沙作伴,夜路太偏远来不及回住处,偶尔还会睡在野外的窑洞,不可谓不艰苦。

然而,能给甜瓜们建档为育种工作打好基础,再苦,吴奶奶心底里应该也是甜的。


后来研发出的“红心脆”、“小青皮”、“香梨黄”这些甜瓜品种,就育自这些档案中的瓜。

每一个爱“吃瓜”的人,都要感谢院士吴明珠奶奶

除了培育品种,吴明珠奶奶还试图给瓜农们普及及推广现代科技的栽瓜技术。

刚开始,那些老瓜农们对吴奶奶的分享是既不信、也不服。直到吴奶奶于实地开垦出一片瓜田用自己的技术和老瓜农们打起了比赛,靠自己种出的瓜的质量与口感征服了瓜农,才让他们信服了现代科技的种瓜方式!


为加速选育过程、提高科研效率,摆脱新疆当地的气候气节限制,1973年,吴明珠去海南开辟了新的繁育基地。那时的她已43岁。

去到海南,在海南的基地里一待就是十八年! “秋冬在海南、春夏回新疆”的“候鸟式”研发之旅,给了吴奶奶更多的育种时机。


到1991年,多个瓜品种终于在海南种植成功,比如“金凤凰”哈密瓜。

1995年,吴明珠研发团队选育的甜瓜、西瓜,实现了一年三季。

其中,“8428(早佳)”成为江浙一带早熟优质西瓜的主要栽种品种,并开始向北方推广扩展。


自治区在推荐吴明珠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时这样写道:

“吴明珠为新疆及全国的甜瓜、西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西部瓜王’;收集整理了新疆甜瓜地方品种,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她培育的甜瓜早、中、晚熟系列品种,种植面积曾覆盖新疆主要商品瓜产区的80%,在吐鲁番、鄯善县等地涌现出一批甜瓜致富村。”


1999年,69岁的吴奶奶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实际上,因吴明珠奶奶而致富的乡村与瓜农,不仅仅是新疆一处的;她去到的海南,也有不少农民因为蜜瓜致富,很多农民都亲切地称吴明珠为“财神专家”。


自1999年起,吴明珠领着海南农民利用大棚、塑料薄膜覆盖栽培反季节哈密瓜。这样的反季节哈密瓜每年可种植两造,以每亩产量2000公斤、每公斤利润8元计算,每亩地每年可获利两万余元,,不仅经济效益好,还不受土地、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


这段话出自吴奶奶的《我的追求》一文,是她21岁生日时满怀激情写下的人生箴言。

如今看来,吴奶奶在还是一位21岁的小姑娘时,就有着这样的报复,真是好了不起。


最重要的是,她不但说到了,而且还做到了!

她真的用自己的创造力帮助了很多很多人。




3.神仙爱情


看到吴奶奶这样执着的求学和科研经历,你一定也可能误以为吴奶奶没时间亦没机会去谈什么情说什么爱。

而事实却是,吴明珠奶奶在大学时代就已遇到了真爱!他们拥有的爱情与婚姻,堪称令人欣羡的神仙爱情!!!


“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丈夫”。

吴奶奶为何会这样讲?


1953年,23岁的吴奶奶从西南大学毕业。原先想去新疆工作的她被分配到了北京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


一个湖北武汉的年轻姑娘,一毕业可以留在北京工作,而那时她的爱人杨其祐先生在北京农业大学读研,这本是多么好的安排。

而吴奶奶一直心心念念的,都是去搞研究;而不是坐在机关办公室。


在好不容易等到去新疆的机会准备去新疆任职时,杨爷爷就跟吴奶奶说:“你先去,等我毕业就去找你”。


现代年轻人眼里什么恋爱禁忌的“异地恋”,什么“你的梦想”与“我的梦想”之间的冲突,在杨爷爷眼里,那都不是事儿!

杨爷爷心里想的只是,“明珠你去哪儿、我就陪你去哪儿”!


这不是神仙爱情还是什么?


1958年,杨爷爷真的说到做到,毕业后去了鄯善县去找吴奶奶!去农技站做了一名助教。


据说,杨爷爷作为硕士毕业生,那时可是整个新疆所有农技站学历最高的人!

不仅如此,杨爷爷还精通英语和俄语,每每看到外文学术刊物上对吴奶奶工作有益的文献,杨爷爷都会翻译出来分享给吴奶奶阅读,对吴奶奶的工作无不支持!


每当吴奶奶的科研工作碰到瓶颈或难题的时候,杨爷爷也会在一旁帮忙出谋划策、助吴奶奶一臂之力!

有时吴奶奶工作太忙,去瓜地授粉的工作便安排给杨爷爷去做。尽管授粉的工作简单而辛苦,常常需要在戈壁滩上跑上几十公里路,但杨爷爷从来都是欣然前往,不辱“使命”地完成吴奶奶布置给他的工作!


唔,两个人既是恋人、亦是战友,互相扶持、鼎力相助,神仙爱情!太好磕!一般人羡慕不来!


有些可惜的是,杨爷爷因为胃癌在57岁的时候便过早离世。

对此,吴奶奶心中十分愧疚。她一直认为,为了自己的事业,爱人为她牺牲了很多。


据说在杨爷爷离世前,吴奶奶曾问他了深藏自己心中许久的话:“你为了我来到新疆,没能发挥你的专长,你不后悔吗?”,而杨爷爷的回答是:“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我无怨无悔”、“你是我的骄傲”。


所谓志同道合,知音、知己、soulmate,说的也就是杨爷爷和吴奶奶这样的伴侣了吧。

两个人望向一处,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无怨无悔!


杨爷爷去世后5天,吴奶奶就返程回新疆农科院了。

她对挽留自己多待几日的女儿说:

“我从你爸身上知道了什么是奉献,我的事业里有他的希望,我立即回去工作才对得起你爸。”




如今,91岁的吴明珠奶奶已患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很长时间了,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得;却还时常惦记着自己的研究、常常念叨着该去给各种瓜授粉了。


想想就既敬佩又心疼!

每一个爱“吃瓜”的人,都要感谢院士吴明珠奶奶

“我想告诉在座的各位年轻朋友们,坚定自己的理想,努力踏实地干下去,只要坚持,任何理想都可以创造。”

这是吴奶奶送给当代年轻人的一段话语。


我们能做到的,除了在各自的领域里努力奋进、学习和沿袭吴奶奶的科研精神之外,还能做得,或许也就是在每每吃到好吃的甜瓜时,还能记起吴明珠奶奶的名字吧!


再就是,珍惜每一个瓜,记得把每一片瓜瓤给吃干净!!!别浪费咯!!!


吴奶奶总说:

“自己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奉献给人民。

她做到了!


记住吴明珠奶奶让我们有了很多好吃的瓜可以吃!

谢谢吴奶奶给我们的很多很多的“甜蜜”生活!


参考:

①李雪敏,《吴明珠: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新疆日报。

②魏月蘅 王晓樱 王瑟,《吴明珠:她的瓜是有感情的》,光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鄯善县   吐鲁番   奶奶   瓜农   甜瓜   哈密瓜   海南   新疆   日本   院士   西瓜   神仙   爷爷   品种   爱情   工作   吴明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