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四大女高音”!她们培育了中国新生代众多歌唱家

我国京剧界有"四大名旦"

我国歌坛也曾有四大女高音歌唱家

你知道她们是谁吗?

她们是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

这四位"歌坛名旦"昔日声震歌唱舞台

今日已是桃李满天下

01

黄友葵教授

中国第一代“四大女高音”!她们培育了中国新生代众多歌唱家

黄友葵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湖南湘潭县人,1908年4月3日生。由于家族中会民族乐器的人很多,从小学会了月琴、扬琴和笛子,上小学时开始学习钢琴。

在大学时学习生物。1930年到1933年在美国学习声乐并获得奖学金。1936年,在歌剧《柳娘》、《茶花女》中担任女主角。她的音色优美柔和,极富表现力,被当时声乐界誉为"中国第一女高音”。她在许多城市举行了独唱音乐会。

她不但是著名的歌唱家,更是才华出众的声乐教育家,著名歌唱家张权、魏启贤、臧玉琰等人都是她的学生。

02

喻宜萱教授

中国第一代“四大女高音”!她们培育了中国新生代众多歌唱家

喻宜萱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江西萍乡人。1909年9月6日生。1929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1935年去美国主修音乐及教育方面的研究生课程。

她属于意大利学派,声音圆润宏亮,演唱热情奔放。她演唱的中外名曲丰富多彩。喻宜萱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造诣,早在30年代即成为中国乐坛上享的盛名的抒情戏剧女高音。

她的音色饱满洪亮,气息控制稳定,运用自如,音质柔润,色彩浓郁,富于抒情戏剧性,演唱风格朴素严谨又不失热情奔放。她演唱的曲目中外并蓄,重视表现不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重视现代创作歌曲和民间歌曲。喻宜萱长期从事声乐教育,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培养了不少具有较高水平的声乐人才,并在声乐理论研究和声乐教材建设上多有建树。

她从事声乐教学近50年,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培养了文征平、吴雁泽、李双江等大批声乐人才,为建立我国的声乐教学体系,作出了贡献。

03

周小燕教授

中国第一代“四大女高音”!她们培育了中国新生代众多歌唱家

周小燕教授,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湖北武昌人,1917年生于上海。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兼声乐系主任。

她从小酷爱音乐,少年时即显出歌唱才华。曾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后去法国学习声乐,较熟练地掌握了法、英、意、德等多种语言的歌唱,被誉为"中国之莺"。

回国后从事声乐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的张建一、高曼华、刘捷、廖昌永等许多卓越人才。

04

郎毓秀教授

中国第一代“四大女高音”!她们培育了中国新生代众多歌唱家

郎毓秀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1918年生于上海。早期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先后留学于比利时、美国。

1934年入上海国立音专,师从周淑安、外籍声乐教授苏石林等主修声乐。1937年赴比利时留学,主修声乐,兼学钢琴。1941年回国。三十年代起,她就活跃在中国乐坛之上,著名的《天伦歌》就是由她首先唱开的。

40年代她在上海、天津、北平、重庆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曾赴朝鲜、瑞士、意大利、法国等国访问演出,深得好评。郎毓秀的音色优美圆润,吐字准确清晰,行腔委婉,对语言深有考究,善于从整体上提示歌曲的内容,表达不同的艺术风格。她还长期向戏曲艺人潜心学习,为探索中西结合的演唱方法做出了努力。

30多年来,郎毓秀除了培养出一批歌唱人才之外,还从事有关音乐专业的编译工作,将西方声乐理论系统地引入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女高音   歌唱家   中国   比利时   名旦   学时   教育家   声乐   专科学校   新生代   音色   上海   教授   著名   人才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