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民族艺术胡松华:民族音乐坚持元真,这是我歌唱艺术的根和魂


胡松华,1930年12月13日生于北京,满族镶黄旗。歌唱艺术家、词曲作家,并具书画专长。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任华北大学第三文工团演员。历任中央民族歌舞团艺委会副主任,合唱队长,中国交响乐团一级演员。上世纪70年代被《人民音乐》等多家媒体选入“新中国10大男高音歌唱演员”,其演唱的《赞歌》《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歌曲,更是首首经典,传唱不衰。

挚爱民族艺术胡松华:民族音乐坚持元真,这是我歌唱艺术的根和魂

艺术之路

“浓郁的多民族风格、完美的发声技法、宽广的演绎领域与鲜明的时代气息”这四个标准是作为歌坛常青松的胡松华歌声能永葆青春且常唱常新的秘诀所在。从艺60多年来,胡松华说他一直在读着大学,“读多民族综合艺术的大学、读世界歌唱艺术的大学、读边疆广阔生活的大学”。他自认为是各民族艺术的乳汁哺育了他,他要用自己对民族艺术的挚爱和执著追求回报边疆少数民族。胡松华卖掉了祖传的北京四合院,在一位朋友的资助下,办起了“胡松华艺术研究室”,免费培训了一批有志气、有灵气的边疆贫困少数民族歌手。

挚爱民族艺术胡松华:民族音乐坚持元真,这是我歌唱艺术的根和魂

他在万里边疆的巡回讲学中,精挑细选了各民族中有天分又没有钱上大学的歌唱苗子,到他的研究室进行学习,经过系统、正规的综合训练。他把自身多年的学术思想、艺术观点及独特歌唱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他自编了一套独特的气法操及各种练习曲,因族施教、各为所用,使他们能成为弘扬民族音乐的新人。胡松华说:“我虽已84岁了,但仍要继续‘树雪峰志向,拓草原情怀’,仍要‘艺攀高峰,情潜底渊’地为实现多民族的美丽中国梦,自觉乐观地兼程奋进。”

回顾自己的艺术人生时,他感慨地说:“民族音乐坚持元真,这是我歌唱艺术的根和魂,几十年来,我走遍了40多个民族地区学习,向农民、牧民请教。

他的“成名曲”

人们每当谈论胡松华时,十有八九要谈到《赞歌》,这首具有浓郁蒙古族长调风格的歌曲清丽独特、久唱不衰。殊不知那是他一个晚上赶出来的紧急任务,对于胡松华来讲亦有着难忘的回忆。

1964年秋天,因为被要求在《东方红》第六场中增加一首蒙古族风格的男高音独唱,胡松华经过一夜紧张而兴奋的创新性尝试——他先写了四句蒙古族无词新长调与中段民间素材进行“突破性联姻结合”,黎明破晓时分便捧出了这首新作,定名《赞歌》

挚爱民族艺术胡松华:民族音乐坚持元真,这是我歌唱艺术的根和魂

他的“成名曲”是早于《赞歌》五年的蒙古族歌曲《森吉德玛》。胡松华说,若没有1960年参加首届“上海之春”音乐节首唱了《森吉德玛》,也就没有五年后一曲《赞歌》诞生的机会。

《森吉德玛》贺绿汀管弦乐组曲,1949 年根据内蒙自治区鄂尔多斯一带的民歌《森吉德玛》所创作, 曲名是一位姑娘名字的译音。轻快灵透的《森吉德玛》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被称为“草原梁祝”。森吉德马是一位蒙古少女的名字。

1959年,胡松华在原调的基础上,前后加了一些声乐化的长调自编自唱成歌曲《森吉德玛》。该作品经胡松华改编,并在第一届“上海之春”音乐节中唱响后,轰动全国。

与此同时,胡松华演唱的这首《森吉德玛》还引起了上影厂的注意,他也因此而顺利成为了电影《阿诗玛》中的配唱演员。可以说,胡松华光芒闪耀的歌唱生涯,正是起源于这首《森吉德玛》。

"思念的纸船"

胡松华和夫人张曼如的爱情也是十分艰辛。

张曼茹是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舞蹈家,在民族舞、芭蕾舞等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常年活跃于中国的艺术舞台,代表中国参加了许多国内外艺术交流活动。

挚爱民族艺术胡松华:民族音乐坚持元真,这是我歌唱艺术的根和魂

那时,他们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张曼如是中国第一代舞蹈留学生,在国外读书,胡松华在国内采风、唱歌和演出。相隔两地,只能依靠鱼雁传情。相隔两地,思念是解不开的绳索将两人整个缠绕包围。胡松华试图将这样的距离变得可触摸,于是有了"思念的纸船"的故事。那一次胡松华在新疆东北角的阿尔泰演出,隔山就是张曼如留学的蒙古国。

他用蓝色的信纸做了条小船,放上两朵哈萨克的玫瑰,让它漂向对岸,希望爱人能够收到和领悟其中的内涵。

挚爱民族艺术胡松华:民族音乐坚持元真,这是我歌唱艺术的根和魂

胡老师这么多年很少讲起他们的恋爱故事,这位有点"大男子主义"的艺术家回忆起那段不染尘埃的青葱岁月,不但展开了"红玫瑰"与"蔚蓝色纸船"的浪漫画卷,还有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他们俩还曾携手参加过一档综艺节目。当时,年过八旬的胡松华与妻子张曼茹在舞台上共同演绎了一首《赞歌》。胡松华深情高歌,张曼茹尽情伴舞,这对共同走过大半个世纪婚姻生活的夫妻,感动了现场所有的观众和嘉宾。

而就在2020年5月3日凌晨1时58分,著名歌唱家胡松华的妻子张曼茹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民族音乐   蒙古族   长调   纸船   艺术   男高音   赞歌   音乐节   边疆   中国   独特   演员   思念   民族   大学   歌曲   胡松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