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到卷烟厂当工人!是人才浪费还是现实逼迫?

不久前,有一条新闻刷屏了。

2021年河南中烟录用人员《公示》

引起网友们热议。


名校生到卷烟厂当工人!是人才浪费还是现实逼迫?


其中,在“一线生产操作岗位”中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985、211名校的学生,硕士研究生也为数不少


名校生到卷烟厂当工人!是人才浪费还是现实逼迫?

《公示》部分截图


统计发现,这录用的135人中,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41人,约占30.37%。


相关人员透露,一线生产操作岗位应聘人员一经录用,须在车间一线生产操作岗位工作3年以上,不满3年的,不得调任管理岗位


在很多网友的理解里,“一线生产操作岗位”不是“流水线”工作吗?而且干满三年,才能调任。这不是人才浪费吗?


名校生到卷烟厂当工人!是人才浪费还是现实逼迫?



先来看看中国烟草的实力


中国烟草是中国利税的第一名,仅在2019年净利润就达到1.2万亿,相当于阿里巴巴五年的营收总和(2019年阿里巴巴的营收为3800亿),光是缴纳的税就高达32亿。


在这样一个盈利巨大的单位当工人是什么待遇呢?知乎上在辽宁某卷烟厂的工人现身说法:


名校生到卷烟厂当工人!是人才浪费还是现实逼迫?


而且所谓的工人也早已不像我们父辈那时纯靠体力了,烟厂的设备现在都是全流水线自动化,工人大多数只需要值班守着别停机就行。



再来看看名校生就业数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名校生选择到基层工作。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北大选调生签约人数突破800人,较去年增加近60%。从目前就业趋势看,到街道办,去中小学,到农村,进工厂,似乎已成为名校毕业生的新选择。


名校生到卷烟厂当工人!是人才浪费还是现实逼迫?


在这种选择背后,不能忽视的是每年不断攀升的毕业生数据。以2021年为例,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再创新高,首次突破900万,同比增加35万人


高校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这似乎也为一些名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提供了合理依据:卷烟厂一线岗位虽辛苦,但工作稳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且“新人税前年薪15万元,每日包吃两餐”,相对而言,也算不错。


名校生到卷烟厂当工人!是人才浪费还是现实逼迫?



本质是追求“稳定”


更多名校生争相往体制去了,折射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心态是:年轻人愈发追求“稳定”了。


国考的热门是众所周知的,其录取率不断攀升,从2016年到2019年,录取率分别为46.11:1、49:1、58:1、95:1。就连以前不少人“看不上”的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也屡创新高。


名校生到卷烟厂当工人!是人才浪费还是现实逼迫?


年轻人选择的“保守化”,值得全社会的特别关注。追求稳定,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安全感,向往体制,无外乎体制给的安全感更足。


而私企这时候想要留住有才华的年轻人,就必须在稳定性和安全感上下功夫;如果是竞争激烈、人才流动频繁的岗位,要想吸引人才,就要在其他福利或资源上给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卷烟厂   名校   工人   录取率   阿里巴巴   流水线   安全感   毕业生   体制   岗位   年轻人   现实   稳定   操作   人员   人才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