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为什么豆瓣评分只有6.2,因为缺少了这些内容

大家都知道,《攀登者》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而来,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背景呢?让我们一起来扒拉扒拉电影丢失的英雄事迹。

《攀登者》为什么豆瓣评分只有6.2,因为缺少了这些内容

故事梗概:

1960年,中国登山队在装备简陋、保障不足、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奇迹,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缺乏影像资料和当时登顶留下的证物(五星红旗和毛主席半身像),国际社会一直在质疑这次登顶。于是在1975年,中国再次组建登山队,挑战冲顶珠峰。电影演绎的就是这两次登顶的故事,但主要是1975年那次登顶。需要注意的是,现实中这两次登顶的人是不同的。

暴乱天灾:

国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各方面建设都举步维艰。而且当时西藏地区并不太平,时常有当地叛匪出没,登山队途中都由解放军保卫,所有登山队成员都携带枪支防身,因为登山行动前夕刚刚有一批解放军的医务人员遭到匪徒袭击牺牲。登山队员在挑战北坡“死亡之路”之前,首先要在登顶前保护好自己不被匪徒偷袭。

《攀登者》为什么豆瓣评分只有6.2,因为缺少了这些内容

边界谈判:

中尼边界谈判正在进行,外方嘲笑说,你们中国人都没有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要和你们平分珠峰。因此,登顶珠峰这个事情,就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在1975年登山队成功登顶后,次年,中国便和尼泊尔签订了领土协定,毫无异议地确定了我国在珠穆朗玛峰上国家的主权,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这也正是“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的来源。

确定登顶:

从来没有登上过珠峰的人,如何确定自己到了峰顶。2010年,贡布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回忆相当平静,他说:“岩石是黑的,虽然有一些雪,但还是看不清楚,这么着走了两三个小时,眼睛也适应了,这时候已经接近最顶峰的雪坡了。我们就顺着雪坡往西走,王富洲问我,到了没有,我说还没有。我们就一直这么走,估计这时候已经半夜两三点了。王富洲问我,到了没有,我说,“到了,再没有地方走了,再走就下去了”……简单的对话,却藏着多少辛酸苦楚,今天的我们也无法想象,缺氧、寒冷、饥饿、干渴、无光的情况下,处于极限负荷的三位运动员到底是怎么抵达顶峰的,我们能够直接看到的,只有亲历者若干年后的回忆片段。

刘连满的遗书:

1960年,登山队214名队员从北坡朝珠峰进发,越往上人越少,因为牺牲、受伤、生病等原因,等到了“第二台阶”时仅剩4人(地质工作者王富洲、解放军炊事员贡布、伐木工人屈银华、消防队员刘连满)。刘连满在完成搭人梯任务后,放弃了登顶的机会,把氧气和食物都留给了队友。他知道,自己可能走不出这雪山了,于是他掏出铅笔,写下遗书:“王富洲同志,我没有完成任务,对不起人民。这里你们留给我的氧气瓶和糖,你们用吧,或许它能帮助你们快些下山,把胜利的消息报告给祖国人民,永别了!”为了祖国,视死忽如归,看得让人热泪盈眶。

《攀登者》为什么豆瓣评分只有6.2,因为缺少了这些内容

1975年登山队队长邬宗岳:

在此之前,珠峰的高度都是采用印度测量的结果,既然说珠峰是中国的,那我们中国人就要自己亲手去测量。1975年这次的登顶依旧艰难,除了要保护测量仪器,还要负责拍照,在最后大家一鼓作气冲向顶峰之时,走在最后面的邬宗岳解开了自己身上的安全绳,在被飓风吹走之时拍下了中国队员们登顶的照片。最后,队员们在下山途中,发现了他冻僵的尸体和完好的摄影机。中国向全世界证明了,印度的数据不准确,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乃是8848.13米,从此,国际上开始采用中国的标准。8848,在很多人眼里可能仅仅只是一个数字,但是,那是多少英雄的坟墓啊。

当个人的生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时,就注定了他们的一生将抵达旁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向攀登者致敬!

备注:以上内容不严谨之处,请网友们多多指教。

#头条公开课繁星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攀登者   珠穆朗玛峰   登山队   匪徒   印度   珠峰   遗书   领土   顶峰   主权   豆瓣   中国   解放军   祖国   评分   高度   国家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