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文 欣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创作不易,转载事先联系,否则视为侵权

导言

很多人了解大鹏,是通过《屌丝男士》,这部网络喜剧,红遍大江南北。

后来,他开始拍电影:2015年众星云集的《煎饼侠》上映,集卷11亿票房;然而,影片叫座不叫好,这也直接影响了第二部喜剧《缝纫机乐队》的票房。

很少人知道,在拍摄《缝纫机乐队》的间隙,大鹏的另一部影片正酝酿出炉。

由于《缝纫机乐队》中的大吉他雕塑需要5个月,时下又临近春节,大鹏突发灵感,决定带摄影组回东北老家,以无剧本方式,真实拍摄过年场景,这就是电影《吉祥如意》的雏形。

他邀请刘陆来扮演自己,而刘陆也是电影中唯一的演员。

《吉祥如意》很特别,它不是一部商业片,算不上文艺片,甚至不能完全称之为记录片,用大鹏的话说,他是要“拍天意”。

出发时,他没有想到, 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场生死别离;更加想不到,这次拍摄计划,成了他4年都过不去的坎。

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电影《吉祥如意》分为两个部分:《吉祥》和《如意》。

《吉祥》讲的是,面对生老病死,一个农村家庭的情感表达与内心抉择。

《如意》讲的是,《吉祥》的整个拍摄过程,以及人物幕后的真实情境。

这是一部简单朴实,却又张力十足的影片,充满了情感对抗和戏剧冲突:

这些内容,让一部写实的记录片,变得极具观赏性。

凭借《吉祥》,大鹏获得了第55届金马奖最佳短片奖,豆瓣8.3的高分,也表达了观众对影片独特之处的欣赏。

黄渤说:电影后劲很大,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贾玲说:你我都躺在生活的温水里,直到沸腾

管虎说:这是写给整个中国的一部作品,真实的力量,无法用语言形容

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吉祥如意》近乎白描的手法,显得极其特别,而那些情感包裹下的内心冲突,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01

吉祥:退行是一种自我保护。

从电影后半部《如意》中,我们了解到:影片中去世的老人是大鹏的亲姥姥,主角吉祥是大鹏的亲三舅,而吉祥口中的“香”,是大鹏的母亲。

电影最初的拍摄对象是姥姥,计划拍摄10天,可当剧组抵达时,姥姥突然昏迷,几天后意外去世。

当初的拍摄计划已无法进行,于是因发烧导致智力退行,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的三舅,就成了电影的主角。

从一家人口中,我们大致了解了吉祥的经历。

五个孩子中,吉祥排行老三,姥姥把大部分钱用来供他读书上大学,而他也不负众望,当上了油田的保卫科科长。

生病之前,他是家里最有本事的人,帮家里解决各种困难,帮二哥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落在城市里。

命运在女儿上初中时,发生了转变。

先是妻子起诉离婚,孩子帮着妈妈说了些爸爸不好的话,导致吉祥净身出户,而妻子带着孩子和财产离开了家。再后来,吉祥烧坏了脑子,成了什么都做不了的小孩子,于是姥姥把他接回家,寸步不离地照顾他。

吉祥只会说几个字:文武香贵,一二四五,早找妈,常回家看看。

而这几个字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文武香贵,是4个兄弟姐妹的名字,分别排行老大、老二、老四、老五;对他而言,兄弟姐妹的名字已深深刻在潜意识里,一刻都不曾忘记。

妈妈是吉祥最挂念的人,在妈妈靠管子维持生命的日子里,他每天呆在床边;妈妈去世时,二嫂问他地上躺的是谁,他毫无反应;可葬礼那天,他突然嚎啕大哭;而在第二天早上,他又开始唠叨着找妈。

在他的潜意识里,妈妈永远都在,永远都不会死。

吉祥反复唱着一句歌词:常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洗洗碗。这句被修改过的词,是他心里对女儿说的,尽管他认不出女儿,尽管女儿10年没有回过家;可女儿的位置,永远都在他心里。

吉祥是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他选择性地接受想接受的,拒绝不想接受的,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

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心理学有个词叫做“退行”,是人们在应激反应下,心理或行为退回到婴儿状态的一种防御机制,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

吉祥是个要强的人,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是所有人的骄傲。

或许正因为如此,他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一度情绪暴躁,而离婚和失去女儿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

一、二、四、五中,他特意漏掉了自己,这说明在潜意识里,他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真实状态,因为往事不堪回首。

烧坏脑子,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吧。

现在的吉祥,记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却忘记了所有痛苦;可以坦然接受他人照顾,而不必沉浸在“天上到地下”的巨大落差里。

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02

丽丽:冷淡是一种情感隔离。

丽丽,是影片中最有争议的角色,在她身上,有太多话题。

电影中我们会发现:丽丽的扮演者刘陆,和真实的丽丽,反差很大。

影片中冲突最大的一场戏,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讨论三舅的养老问题:去敬老院?继续由二哥二嫂照顾?还是让女儿丽丽接走?大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刘陆突然情绪失控,跪下给叔叔姑姑们磕头,然后跑在隔壁房间抱头痛哭;而此时,真实的丽丽正若无其事地拿着手机聊天。

对于刘陆的反应,丽丽表情淡漠,也没有上去安慰另一个自己。

为什么反差这么大?或许这就是真实的魅力。

大鹏说,刘陆最开始扮演的是自己,拍摄初衷是:在农村照顾傻儿子一辈子的姥姥,与从小被她拉扯大,在北漂中有很多压力的外孙女,两个不同女性的对话。

所以,刘陆比剧组早到,她浸入式地进入这个家庭,跟一家人和谐相处;而真实的丽丽,已经10年没有回过这个家了。

与丽丽相比,刘陆对这个家庭少了份排斥和疏远,多了份理解和包容,朝夕相处中,她动了真情。

而真实的丽丽,内心要复杂得多。

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当刘陆问丽丽:为什么10年不回家?

丽丽没有回答,她下意识地两臂交叉胸前,抱住了自己。

这是个典型的防御性动作,代表着自我保护。

父母离婚时,丽丽15岁,他必须在爸爸妈妈之间做出选择,而在她印象里,爸爸比较凶。

这些经历借刘陆的嘴说了出来:我记得爸爸当时追着我打,我很害怕。

有些不理性的行为,大人或许能理解,但孩子不能,因为恐惧感会深深刻在心里。

丽丽选择了母亲,这并不代表不爱父亲,她只是本能地保护自己。

等她长大,明白了自己的选择对父亲的打击,就越发不敢回家了。

每次见面都是一次道义上的洗礼,提醒她当初是如何背叛和抛下生病的父亲;况且她心里非常清楚,父亲的安置是个逃不开的话题,而她对此无能无力。

丽丽是个普通的北漂,有个6岁的孩子需要照顾,而母亲还患有癌症,需要大量的医药费,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并不好。

对于父亲的现状,丽丽有内疚吗?一定有。

所以她和妈妈说:如果当时不离婚,我们还在一起,我爸可能不会这样。

可是没有如果。

冷淡,成了丽丽的保护色,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感隔离”,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

她没办法像刘陆那样,把感情完全投入进去,或许她还在“排斥与内疚”之间矛盾着,或许她害怕沉浸进去会突然崩溃,后面还有一大家子在等着她照顾。

10多年前,照顾一大家子的人是父亲,后来他崩溃了;而现在,她成了父亲的角色,而她不能崩溃。

或许这是最好的方式了:刘陆替代丽丽,承担了一场家庭矛盾的爆发与洗礼,她崩溃了。

而真实的丽丽被隔离在事非之外,云淡风轻地挎着父亲的胳膊,父亲傻傻笑着,开心得像个孩子。

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03

大鹏:痛苦需要被哀悼。

金马奖的领奖台上,大鹏说:我想把这个奖送给姥姥,我很想你。

那时,没人知道这话意味着什么,也没人知道回到宾馆的他,哭得像个傻子。

大鹏在镜头前并没有表现出崩溃,他的崩溃是在戏外的。

他在采访中说:“姥姥的去世,对我是个巨大打击,但因为剧组正在拍摄,作为导演,你不能将自己的崩溃暴露在大家面前,那种压抑无法发泄,憋出了内伤。”

片子拍过之后的4年里,他一直不敢去剪《如意》的部分,80个小时的片子,看着看着就崩溃了……

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觉得是自己触动了某个开关,如果那一年没有突发奇想去拍天意,是不是姥姥就不会死?

“我只是想要跟姥姥一起过年啊,怎么就遇到这么大的事,我接受不了啊,然后我就拍了这么个东西,还得了奖,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我姥姥好好的!”

这件事令他一度抑郁,不得不求助心理咨询,心理医生说:你跟姥姥,还没有完成一次真正的告别。

大鹏突然意识到,自己始终没有完成《吉祥如意》,无论是电影还是他自己,都需要一个结束。

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心理医生说:等电影做完了,公映了,大家看了,这事就算有个句号了;去姥姥的墓碑前,和她好好说说话,把委屈和对姥姥的亏欠都说出来,哪怕大哭一场。

每份痛苦的丧失,都是需要哀悼仪式的:某个亲人的离世、某段感情的结束、某个宠物的丢失,都不能轻易地不了了之。

因为你会发现,那些不敢触及的,会永远驻守在那里。

即使过了很多年,当类似场景出现,你依然会重复那份痛苦:你不敢去医院,见不得孩子,不敢再养宠物,没法进入一段新感情……

直到有一天,你开始触碰曾经的伤口:接受痛苦的存在,接受不如人意的人生;你开始流着泪和它共生,带着祝福和它告别。

而当你勇敢地面对这一切,那些痛苦与不堪,便会神奇般地被治愈。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从接纳不如意开始的,或许这才是《如意》真正的寓意吧。

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结束语

大鹏说:现在的《吉祥如意》,不是我一开始要拍的那部《吉祥如意》,甚至我都不希望现在《吉祥如意》呈现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我们能理解话中的沉重,然而,这不就是真实的人生吗?

终有一天,我们都要面对生老病死,面对生离死别,面对意外发生。

如果你是大鹏,如果你是丽丽,如果你是文武香贵,你会怎么做?

这是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

《奇葩说》中有个辩题:追了8年才在一起的真爱怕狗,你会把狗送走吗?

喜欢马东的深刻,他说:这不是人与狗之间的选择,而是两个真爱之间的选择。

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就是两难的选择。

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两全是最不负责任的行为;唯一的方式是选择其一,然后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正如大鹏要承担的抑郁,以及丽丽要承担的质疑。

而文武香贵,共同承担了照顾老三的义务,尽管吵成一锅粥,却谁都不愿意把他送走。

这样的结果,或许是对天上的姥姥,最好的告慰吧。

天意?大鹏《吉祥如意》讲述中国式情感困局:没有两全,只要承担

【我是欣然,为大家分享心理知识,如果某些话题引起您的思考与共鸣,请打赏留言,感谢您的认可与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吉祥如意   金马奖   困局   如意   姥姥   天意   吉祥   家人   父亲   爸爸   痛苦   女儿   影片   妈妈   真实   孩子   情感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