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文 欣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创作不易,侵权必究

导言

历经5年精心打磨,以中共一大为背景,百余明星参演的《1921》,票房已过4亿

与票房的高歌猛进相比,6.7的豆瓣评分,显得有些差强人意。

网友的意见,主要来自于3点:

  1. 9.3分的《觉醒年代》珠玉在前,难免有所比较
  2. 一大代表平均年纪不到28岁,流量明星不足以支撑角色的厚重
  3. 主线和人物众多,感觉有点乱

的确,以“13位代表汇聚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为主线的《1921》,还交织着多条暗线。

比如:国际势力对共产国际代表的追踪;日本特务对来沪日共的追捕;陈独秀三次入狱;上海工人大罢工;黄金荣青帮租界打手;周恩来邓小平留法学生运动等等。

由于时间有限,有些人物事件一带而过,对于不清楚历史的人,可能找不到重点。

但如果细品,你会发现:影片的某些设定颇有深意,暗藏不少知识盲点。

比如下面这4个细节,你看懂了吗?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01

为何李达和王会悟是主角?

《1921》选择新婚不久的李达与王会悟作为切入口,是个亮点。

提起中国共产党成立,很多人会想到上海的陈独秀、北京的李大钊、湖南的毛润之。

而李达这个名字,没多少人知道。

事实上,1921年前后,李达在党内的作用和地位是很高的。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一大的主要组织者,一大中央局宣传主任,创办了人民出版社,并主编了《共产党》月刊。

他与毛润之,何叔衡是同乡,为湖南革命运动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所以在李达与毛润之的对话中,才有“我供货,你分销”这样的台词出现。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一大”之后,李达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

因为这个原因,李达于1923年离开党组织,直到1949年建国后,才重新加入共产党;因为脱离党组织多年,他的名字也就不为人知。

而《1921》选择李达为主角,也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

李达的扮演者黄轩,演技可圈可点,尤其是阳台的那场戏,令人动容。

“当我划起火柴准备把日货全部烧掉,突然发现,手上拿着的火柴,居然也是日本制造的……诺大的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

这段话,很有深意。

李达于早年留学日本,自五四运动后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回国与陈独秀共同创建中国共产党。

所以这里的火种,指的就是共产主义。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李达的妻子王会悟,为什么会作为主角出现呢?因为爱情戏吸引眼球吗?

事实并非如此。

王会悟(倪妮饰)与陈独秀的相识,比李达更早,她是住在陈独秀家里的,与陈独秀妻子高君曼以姐妹相称。

而她与李达的婚姻,也是陈独秀和高君曼撮合的,两人在陈独秀家中结婚,高君曼是主婚人。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作为“一大”唯一的工作人员,王会悟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将开会地点,选在法租界李汉俊的公寓,是她的主意;让大家住在女生公寓避免引起怀疑,是她的主意;最后一天有特务出没,也被她机智发现而得以撤离;而将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船上,同样是她的主意。

据王会悟后来回忆,南湖是她的老家,那里偏僻,且风景秀丽。

正如她在影片中所说:

“我们可以租一只画舫,扮作逛西湖途经嘉兴的游客,不容易引起注意。”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02

为何一大会址要选在法租界?

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如同国中之国。

相对英美租界,法租界管理较为宽松,各方势力混杂,要到法租界抓人,必须经过法国总领事批准,非常适合隐藏身份。

记得热播剧《叛逆者》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当上海地下党组织被破坏后,朱一贞选择的转移地点,也是在法租界。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那为什么要选择李汉俊的家呢?

这要从李汉俊的背景说起,李汉俊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早年留学日本,是清政府的官费留学生,通晓日、德、法、英4国语言。

而一大的开会地点,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是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租住的公寓。

李书城是位军政要人,曾任摄政内阁陆军总长,大总统黎元洪顾问、孙中山广州护法军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护国军总司令等要职,是黄兴的密友和第一助手。

李书城一直很支持李汉俊的秘密工作,会议安排在他家里,比较安全。

而会议中出现的意外,也证明了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最后一天,由于共产国际人员被跟踪,公寓有特务出现。

代表们紧急撤离后,法租界巡捕房的人就进来了,此时公寓里只有李汉俊(袁文康饰)和陈公博(张超饰),两人都精通法语

警察故意用法语问:你们上午的聚会是在做什么?

李汉俊用流利的法语回答:“这里没有开会,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商谈编辑《新时代丛刊》。”

警察又问:“两个外国人来干什么,为什么会有共产主义的书籍出现?”  

李汉俊答:“那两位是英国人,北大的外籍教授,来上海交流学术。因为我是教师兼商务印书馆翻译,需要大量图书作为研究参考。”

警察又用法语问陈公博:“你是不是日本人?”

陈公博用法语回答:“我是广东法专的教授,暑假来上海会朋友。”

法国警官看二人是知识分子,又得知此处是李书城将军公馆,于是便撤出了。

之后,陈公博返回酒店时发现自己被跟踪,又赶上大东酒店谋杀案,所以连夜退房离开;最后一天的南湖会议,他是没有参加的。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03

刘仁静、李汉俊和陈公博的争论说明了什么?

影片《1921》中,在一大会议上,刘仁静(刘昊然饰)、李汉俊和陈公博在“共产党员能否做官”问题上,产生了较大分歧。

刘仁静是一大最年轻的代表,当时只有19岁,他的观点是: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代表,做官就成了资产阶级。

而李汉俊和陈公博,则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党员做官没有问题,并且建议挑选党员加入国会,以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工作。

这场辩论十分激烈,以至于最后大会通过了这样的纲领:

“党员除非迫于法律,不经党的特许,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士兵、警察和职员不受此限。”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1921》为什么特意要把这场争论放进来?

原因有两个:

1,这场争论,代表了不同阶层的想法

13个与会代表,虽有着共同信仰,身份却有大不不同:有学生代表、知识分子出身、农民出身、官宦世家、还有清朝的秀才。

刘仁静是穷学生代表,而李汉俊和陈公博是世家出身。

李汉俊的背景前面介绍过,下面说说陈公博。

陈公博出身官宦,祖父和父亲都是清政府的武官,父亲陈志美曾担任过广西提督,从一品;而他本人毕业于北大,通晓多国语言。

从这个角度上,大家的发言也反映出各阶层的自我保护:也就是以谁为主导的问题。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2,这场争论,暗示了代表们之后道路的选择

陈公博在回忆录里提到:一大时的争论,与他后来的退党不无关系。

1922年,陈公博公开支持向孙中山发起兵变的军阀陈炯明,彻底和组织决裂;抗战期间,他成为汪伪政府的二号人物,后因汉奸罪被枪决。

电影《1921》也对陈公博的背叛藏了条暗线:别人开会,他带老婆度蜜月;别人住学生宿舍,他住酒店;赶上谋杀案,连夜跑了,南湖也没有去。

而在会议上与刘仁静发生激烈争执的李汉俊,后来也因与陈独秀发生严重分歧,在“二大”之后脱党。

但他并没有放弃信仰,而是利用身份,保护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27年12月作为“赤色分子”被军阀杀害,年仅37岁。

虽然那时他已经不是共产党员,但为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被铭记。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04

小女孩为何反复出现?

影片中,有个5-6岁的小姑娘,反复出现在镜头里,没有一句台词,却很抓人心。

第一次,是李达和王会悟刚搬入新家时。

当王会悟推开窗,看到一个梳羊角辫的小姑娘,趴在窗户前,大大的眼睛,一脸清澈地看着他们。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第二次,是李达在筹备一大时。

当李达写了一晚上稿子,天已破晓;他跳到屋顶,在黎明中张开双臂大喊;却发现小姑娘正趴在窗台上,一脸明媚地冲他笑。

最后一次,是在影片结尾。

2021年,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参观一大会址,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小姑娘也是其中一员;只见她离开人群,渐渐向后退去。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有人说:小女孩伴随着百年成长,是希望的火种,我觉得并不尽然

还记得《隐蔽的角落》结尾,从人群中退出的严良吗?这个镜头当时引发网友争论,有人认为他还活着,有人认为他已经死了。

电影《1921》对于小女孩最后出现场景的处理,和《隐蔽的角落》,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的解读是:无论是100年前还是100年后,小姑娘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她的出现,象征着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

第一次是李达夫妇新婚搬入新家时,那时她眼神迷茫,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即将诞生,前途未卜;

第二次是李达在黎明中呐喊时,那时她笑容灿烂,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突破黑暗,找到方向

最后一次,是小朋友在建党100周年集体参观,她的退后,象征着少先队员已接过先烈的火种,她的使命完成了

这也解释了,小姑娘为什么从始至终没说一句话,她活在人们的期待和理想中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写在最后

了解历史,方知未来。

一大是个开始,也是个转折,一大之后,13个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

董必武,是唯一与伟人一同登上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的领导人。

而其他人的命运,各不相同。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何叔衡,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弃信仰,叛变投敌;其中陈、周二人,还成了汉奸。

李达、李汉俊,虽因与陈独秀、张国焘分歧较大而退党,但并未放弃信仰,令人尊敬。

刘仁静,包惠僧中途退党,但迷途知返,安享晚年。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这里需要提一句:关于何叔衡是否参加“一大”,历史上是有争议的。

张国焘在回忆录中说,当年他认为何叔衡只是个清朝秀才,不具备参会资格,所以没让他参加;但周佛海等人的回忆录说,何叔衡全程参加了一大。

导演在《1921》中,特意给了何叔衡很多笔墨:除了张颂文演技一流,更多的应该是对历史的回应。

票房破4亿:《1921》不只明星脸,没一句台词的小女孩,最有深意

【我是欣然,为大家分享心理知识,如果某些话题引起您的思考与共鸣,请关注打赏,感谢您的认可与支持】

#情感点评大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南湖   中国共产党   法语   租界   火种   特务   深意   分歧   上海   票房   共产党   台词   小姑娘   出身   小女孩   象征   公寓   代表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