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半个世纪前,当北京的老城墙和无数古建筑面临被拆除命运时,一位先生奔走疾呼“不能拆!”,他是梁思成。

今天,一幢幢只属于中国独一无二的农村建筑正经历着同样的命运;

又有一位先生力挽狂澜“不是哪个能拆哪个不能拆,是不能拆了!”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他是王澍。


01 中国唯一 却选择跑到农村


说起王澍,大概没有人会陌生。

2012年前,他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师,只在圈内小有名气,这一年后,他的名字瞬间从国际响彻国内。

只因那一年,他荣获普利兹克奖,那时即将成为总理的李克强上台为他颁奖。

时至今日,他是唯一获得此奖的中国人。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那时评委给他的评语是:他虽然用的都是农村的材料,却不过时又极具世界性。

直到获奖前,他都是中国建筑圈里的异类。

只设计过一个商业楼项目,由几座高14层的楼房组成;阳台很深,只为在楼房里也为居民们留一份独属中国的院子文化。

处于21世纪城市的建筑,却满是砖瓦,乡村的印记一目了然。

这个典型的非主流设计师,却以他的“另类”独占鳌头。

2011年,他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国际建筑学界大奖

同年,他开始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这是中国本土建筑师第一次担任此职

2012年,他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宁波美术馆

殊荣如此,所有人都在盯着王澍,看他接下来又会到哪个国际名城“挥斥方遒”,没想到他却一头扎进了农村。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彼时,无数橄榄枝向他抛来,从不轻易接项目的王澍一眼就挑中了富阳市政府邀请设计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

然而,他却“别有用心”。接下这些项目,他只对对方说了一句话:让我做洞桥镇文村、大溪村乡村规划。

“城市大拆大建,建筑文化的传承没有希望了,仅剩一点种子在乡村,老房子活着就是历史,我希望它还能发芽。”

王澍希望尽己所能留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霎时间,大家都目瞪口呆:农居房改造,是建筑界最难的

村民各有需求,连开几扇门都可能被村民横加干涉。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为了保存下“希望的种子”,他跑遍浙江省200多个古村落,一砖一瓦都是他研究的对象。

不仅如此,曾经敢骂领导骂梁思成的王澍向村民低下了头,他挨家挨户征求村民意见。

“要有院子,能乘凉,能开进车”、“厨房和厕所要大”、“要有地下室”…

王澍说,“村民一旦有意见,我立马就改。”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就这样,他一边倾听,一边谨守着自己惯有的原则:修旧如旧。

可村民哪有不想住新房的,王澍又一次次上门说服村民使用杭灰石、黄黏土和楠竹。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王澍终于根据所有人的需求和要求设计了8种房型供村民选择。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既漂亮,又实用”,村民们都高高兴兴地接受了。

很快,14幢“新民居”在文村诞生了。

令王澍和村民们更意外的是,明明只是自己的新家,竟瞬间火爆全网,甚至被称为“现实中的富春山居”。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曾经摇摇欲坠的农村,又重新散发活力。

一批批城里人不远千里过来,只为享受片刻农村生活;

而本打算放弃农村的文村人也开始考虑古村的未来,水泥路恢复成了青石板,连原有的水利枢纽也重新使用。

这片美景,于村民是幸福的开始,于王澍更是初心的开始。

“我打算花10年时间,根据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打造符合当地的民居;

像文村这样,既有浙江味道,也不中国建筑自有特点,能推广,也能传承。”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如此深沉的建筑大师,谁又能想到曾狂傲无比。

连他自己也说,“虽然人都有叛逆期,但我的叛逆期有点长。”


02 年少轻狂 却无惧无畏


1963年,王澍出生于最西北边的乌鲁木齐。

孩童时期的王澍,由于母亲长时间生活在北京,不得不长时间坐火车往返于两地之间,每次车程都长达四天四夜。

对于很多孩子,漫长的车程或许害怕,或许无聊。王澍却拿着画笔不亦乐乎。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18岁,这个新疆小伙如愿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然而,刚上大学的王澍就被老师列入差生中。

纵然如此,他还是我行我素。当别人在为西方绘画痴迷时,他却独爱中国传统绘画。

用他的老师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的话说就是,“这个人有才华,但是也有点个性,是个不守规矩的人。”

说不守规矩,实在是太客气了,当时的王澍用“狂人”形容也毫不为过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大二时,这个狂人就向老师宣布“没有人可以教我了”。

当老师要求画商业效果图时,直言“太假”的王澍又带着一帮同学跟老师谈判,20出头的一帮孩子和教授们争得不可开交。

最后,老师们妥协了:南京工学院建筑系自成立70年来,第一次开禁——学生作业此后可以自由表达。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王澍仍没有满足于此,他选择离开课堂自学。

偌大的校园,除了课堂哪儿都能见到他:图书馆,凌晨三点的宿舍楼梯口,草丛边……

别人在学建筑理论,他在读《黑格尔》;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别人在画建筑,他在画中国传统画;

别人在奋笔疾书,他却突然消失在同学的视线里,背上背包往大山里去;

最久的一次,他沿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走了一个多月。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全国研究生研讨会上,王澍直言:中国没有现代建筑,中国没有现代建筑师

言论引起学校不满,他便独自搬到南京郊区一户农家的一间小屋,写了一篇批判的文章;

从梁思成他的导师齐康,他把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大师挨个评论了个遍。

说是评论,其实就是批判。他毫不掩饰,“中国的奢华建筑是‘驴粪蛋表面光’”。

这篇文章,经过修补,成了他的毕业论文《死屋手记》。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答辩会上,他把论文贴满教室,还表示“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杨廷宝是一个,我的老师齐康算半个”

就是这样狂妄的答辩,却被全票通过。

但这一年,他并没有拿到毕业证,因为他太嚣张了。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这样的王澍,依旧在毕业后直接进入浙江美院研究所。

仅一年后,他就作为独立建筑师完成了第一个建筑设计项目,3600平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海宁青少年宫(已拆除)

届时中国正大兴土木,各种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八年的时间来反省。”

整整八年,他没有接任何设计项目,也没有在任何专业部门工作。

而是与工匠们同吃同住,摸清楚钉子怎么钉,瓦要如何盖……

他说,“只有摸到最低的那张底牌,我才有做东西的底气。”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或许,有时候走得慢一点并非落后,而是一种格局;

厚积才能薄发,灵魂的厚度够了,生命才会真正熠熠生辉。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03 中国所有的传统建筑 都是好建筑


蛰伏八年,王澍身上少了几分锐气,却对中国传统建筑爱之更深。

在他的眼中,“几乎中国所有的传统建筑都是好建筑,哪怕马路边一个老农舍都是好的;

因为你能看见一种真正平静的美好的生活状态,它很真实。”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再度出山的王澍应邀设计了苏州大学正文学院图书馆,这也是他第一个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2000年,王澍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

只是他那份以“虚构城市“为题的毕业论文,直到2012年他获奖,同辈与老师仍鲜有能看懂。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但有个人一直记着他,他就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他等着王澍出山,等推荐王澍去同济,等他毕业再请到自己学校教书。

与此同时,他还把6.4万平方米的象山校区全权交给王澍设计,校区建设整整六年间,没提任何要求。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完全自由的王澍便跑到各地拆房现场,收集了800多万块旧砖弃瓦。

中国传统的古朴、雅致,山水建筑与人合而为一,每一种独属中国建筑的特色在象山校区体现得淋漓尽致。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结果,新出生的象山校区被建筑圈评为“杭州最丑建筑”。

可老师和学生却说,“谈不上震撼,但就是想在这里久呆。”

著名哲学家陈嘉映这么评价象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国内大学里少有的,能让师生咖啡馆小酌、秉烛神游度夜,而毫无作息表压力的校园。”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2006年,王澍接下宁波博物馆的设计。

他从拆迁的30余个旧农村里回收了近600万块旧砖废瓦用作博物馆的建筑材料。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为此,博物馆的负责人对他咆哮:这么标志性的现代化建筑,你用这种脏东西,是什么意思?

“新材料建成的博物馆是没有回忆的,但我建造的这个博物馆是有回忆的,它代表着真正的人类生活的历史。”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王澍相信,建筑应该有情谊,有温度。

因为王澍的坚持,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原定每天3000人参观,却连续三个月日均人数破万。

有人指着墙壁说,“那块砖特别像我们家原来那院墙上的。”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他教学,也不按常理出牌。

大一的学生要学做木工,学“榫卯”,还要学书法,甚至直接带着学生去苏州园林里练书法;

当别的老师带着学生了解摩天大楼时,他们去农村;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学生跟木工师傅学习

当别人都用新型材料做建筑,他的学生要用废弃物。

学生回忆说,做王老师的作业,得天天往收购站跑,人家都以为我们是来抢生意的。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学生作业

在王澍的认知里,中国传统的永远都是最好的。

教学如此,做建筑亦是如此。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面临拆毁。

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图片,一张一张讲给负责的人看:每一幢房子,都有着不同历史的风格与含义;

南山路的历史,从你们完成改建开始,就只有一年了。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2009年,“南宋御街”准备重建,杭州市政府找来王澍设计。

和领导的会议上,有官员问“这条街就是一堆破烂,王老师准备怎么改?”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王澍炸了,对市委书记说,“过去20年杭州市中心的建设才是一堆破烂,恰恰是这条街,看上去破,但还保持着这个城市最初美好的样子。”

后来有人跟他说,“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对市委书记说话,你是第一个。”

如今的南山路、南宋御街,都已成为杭州著名景点,传统与现代浑然一体,都代表着最独特的杭州。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从踏进建筑世界里,王澍就被贴上“非主流“的标签,“看不懂”是他得到最多的评价。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尽管这样,也丝毫不影响他在浮华之下始终坚持做中国传统建筑,也不阻碍他一次次往农村里跑;

他一直相信,中国最好的建筑在农村。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骂领导骂大师的中国建筑狂人,用700多万块废弃砖瓦建一座学校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从踏进建筑圈那一天起,王澍就倾尽全力保护中国独有传统,不论面对怎样的非议,他从不畏惧。

而今,王澍依然坚持着,践行着……


推荐阅读

一生未谈恋爱,却遭新婚丈夫家暴,中年丧女的她为一事裸捐3000万

被父母送人,被初恋背叛,他影响了千万中国人,却在死前被离婚

拒当网红,不要百万年薪,外卖小哥央视夺冠后选择干这个,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象山   作业   杭州   砖瓦   狂人   中国传统   建筑师   校区   中国   中国建筑   村民   博物馆   大师   传统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