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01

“说泡菜是中国食物,简直是脑子坏掉了!”


1月9日,红遍海内外的视频博主李子柒在微博和YouTube上发布了一个名为《萝卜的一生》的视频,这是她《一生系列》的最后一个视频。

视频从2020年春天开始,跨越到冬天结束,记录了一个个萝卜从播种,长大,再到被腌制成四川泡菜“风味萝卜干”的“一生”。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除了制作萝卜干,这个长达20多分钟的视频也展现了我国西南地区过冬的其他习俗:腌制腊肉、制作泡菜等等。


视频里,李子柒分别采用了两种方式来处理了自种的大白菜,一种是用盐浸泡白菜,做成酸菜;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另一种是给白菜涂抹上辣椒再密封,做成辣白菜。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然而,就因为这几个两分钟不到的腌制泡菜的片段,李子柒遭到了韩国网友的激烈围攻。


点进评论区,看到的是韩国网友对李子柒的群起而攻之:


“泡菜是你们每天都吃的吗?是我们韩国人每顿都吃的吧!”


“全世界都知道泡菜是韩国的,还说是中国食物,脑子简直是坏掉了!”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竟然还有人角度清奇地认为:中国没有专门的泡菜冰箱,因此不配说泡菜是中国的。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不可否认,韩国人对泡菜的喜爱闻名世界,而泡菜也已成为韩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正如韩国网友在李子柒视频评论区所说:我们韩国人顿顿吃泡菜!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然而,仅凭“顿顿吃泡菜”、“有专门的泡菜冰箱”,就藐视历史,大言不惭地认为“泡菜起源于韩国”,实在是令人笑掉大牙。


大量文献资料表明:泡菜起源于中国。


早在3100年的商朝武丁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现能用盐来处理食物。于是,那时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雏形——盐渍菜。


目前,公认最早的关于泡菜的文献记载是我国的诗集《诗经》中的诗句: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其中的菹字,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泡菜的专用字。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泡菜的详细制作过程:“泥头七日便熟”,说明在14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能制作出风味独特的泡菜了。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如果说这些都是我国的文献记载,难免偏颇,不能服众。


那么我们来看看少数愿意正视历史的韩国人的观点。


韩国农水产物流通公社北京农业贸易馆馆长郑云溶曾在《泡菜(Kimchi)——韩国代表性的传统发酵食品》文章中表示:


在1300年前的韩半岛三国时代,中国酱菜传到了韩国,并结合韩民族的饮食习惯,不断发展演变成了今日的韩国泡菜。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除了泡菜文化的起源,其实自称为“泡菜宗主国”的韩国,对我国的泡菜加工业的依赖十分严重。


尽管有政策的保护,耕地不足、劳动力的匮乏以及不适宜的气候导致韩国泡菜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只能大量从国外进口。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数据显示,在2017年,韩国的泡菜进口量更是达到了出口量的10倍以上。而在进口的泡菜中,有99%都产自中国。


韩联社称这是“泡菜宗主国的耻辱”。


如此看来,我们不禁好奇:韩国网友大呼“泡菜属于韩国”的自信到底从何而来?


02

韩国的“碰瓷”行径从未停止

其实,近年来, 韩国争夺我国传统文化的小动作从未停止。


小到民间小吃,大到四大发明、汉服等传统文化,韩国网友都妄想吞入囊中。


泡菜风波还未平息,李子柒去年发布的制作柿饼视频也被韩国网友翻出来进行围攻。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前阵子,漫画圈竟然出现了“汉服抄袭韩服”的争议。


中国画手@old先在社交平台Twitter上发布了一组古风混搭作品,其中的人物都穿着精美华丽的明朝服饰。


韩国网友看到后,在评论区大呼“抄袭韩服!”


更有甚者还在社交平台上宣称:汉服起源于韩国,并告诫中国:不要抢夺别国历史。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对此,中国历史研究院硬气回应:


“汉服起源于韩服”?笑话!衣冠文物,悉同中国!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但凡韩国网友有勇气正视历史,就会发现:


所谓的韩服,其实是明朝建文帝为了表述作为宗主国对藩国的安抚、恩宠和激励而恩赐给李氏朝鲜的。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左为:明太祖朱元璋;右为:朝鲜太祖李成桂


除了服章之美,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孕育的文化宝藏不可胜数。


故宫博物院曾经的看门人单霁翔院长曾在《国家宝藏》(第一季)里这样说:


“如果每天数字故宫每天展示一件文物的高清影像,可以保证至少五百年不重样。 ”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我们有让人叹为观止的中国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有十分丰富的瓷器发展史: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隋唐五代的青瓷和白瓷、宋代的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元代创烧的青花瓷.......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有清明节扫墓、端午赛龙舟、中秋节赏月、送王船等五花八门,充满地域特色的民间习俗;


有数不尽的民间小吃:老北京糖葫芦、富平柿饼、哈尔滨红肠、天津麻花.......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还有让泡菜“黯然失色”的传统美食:宫保鸡丁、水煮肉片、夫妻肺片、口水鸡、香辣虾、尖椒炒牛肉、重庆火锅......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知道这些文化都毋庸置疑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历史所孕育出来的宝藏。


但是韩国网友却一次又一次地跳出来,指着我国文化大喊“中国人剽窃韩国文化!”


其行径虽然让人不齿,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是否疏忽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从而给了韩国可乘之机?


我国地大物博,优秀文化比比皆是,但我们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文化“牌”不仅数量少,而且不够响亮。


反观韩国,不仅有一群到处碰瓷别国文化的网友,政府也十分重视文化品牌的打造。


早在2013年底,韩国泡菜越冬文化便申遗成功。


为此还举办泡菜文化节,介绍泡菜发展历史、各地特色泡菜和制作方法等,致力于将越冬泡菜文化打造成为代表首尔的全球性分享文化庆典。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第5届“首尔越冬泡菜文化节”图片资料/图源人民网)


韩国申遗成功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受到了超越国宝的尊崇,宣传攻势让人叹为观止:


前总统金大中亲自参加了古印刷博物馆的活动,清州市和庆州市有“直指路”、“直指桥”等等,韩国小学五年级的课本中就有关于《直指》的内容......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甚至连韩国豆浆饮料广告都极力宣传“韩国是豆浆的发源地”。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试想,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有意识地打造文化品牌,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又哪里轮得到韩国网友来贼喊捉贼,大喊“中国人只会剽窃韩国文化”呢?


03

拥抱文化交融,

不等于默许文化抢夺


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的深沉积淀,给予我们无穷的文化自信,也让我们有了大国底气。


面对韩国网友的“小偷行径”,我们有着“事实胜于雄辩,历史不容篡改”的淡然。


因此,在被韩媒问到对泡菜起源的看法时,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笑着给出回应:


“有这方面的争议吗?我不太清楚。”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当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各国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已成为既定的现实,比如美式快餐店肯德基里大卖的老北京鸡肉卷。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我们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各民族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融。


有网友在知乎问题“如何看待李子柒视频因制作泡菜,被韩国网友围攻一事?”下回答道:


“作为朝鲜族,看到四川人制作辣白菜,我不会在乎是谁发明了这种吃法,只会感到自己和四川人民更加亲近了。”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学写汉字、看中文小说、看我国古装宫斗剧....... 看到外国人学习和体验我们的文化,我们感到开心和自豪,从不像韩国网友一样,第一反应是表现出本国文化被剽窃的敌意和恼羞成怒。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泱泱大国的形象和文明古国的地位,不是靠抢来的,也不是我们自封的,而是几千年来,无数劳动人民的沉淀和创新所铸就的。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改编自我国传统神话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竞争奥斯卡电影奖)


但是,拥抱文化交融,不等于默许文化抢夺、文化挪用和文化易容。


文化交融的前提是尊重历史和真相。


像韩国一样,多次借“文化易容术”将起源于我国的文化遗产包装成自己的文化,并且成功申遗的行为,决不能被默许。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民俗专家认为:韩国申遗成功的江陵端午祭与我国端午节“换汤不换药”)


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本国文化宝藏落入“文化强盗”手中。


每次韩国网友的“韩国起源论”一出现,都有不少中国网友满怀一腔爱国之情在据理力争,摆出证据,“打脸”韩国的无稽之谈。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但是,俗话说得好,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面对不愿意正视历史的韩国网友,据理力争的成效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要想在传统文化争议上占据真正的主动权,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重视起来,打造我们的文化王牌,让更多带着中国烙印的文化“走出去”,输出到世界各地。


中国民俗专家萧放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我们一定要足够重视自己国家对这方面文化的传播和保护,让这种文化传播更能深入人心,更加具有广泛性。


不能在别国有申遗保护动作时,我们才去追究应归属于谁。”


李子柒发布“最后一个视频”遭20万韩国人辱骂,中国网友:可笑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句话:“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文化传播,不是只有像李子柒和滇西小哥这样拥有千万粉丝的博主才能做到,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打动他人。


个体的声音再小,也总能被身边的人听见。


让我们一起用行动“讲好中国故事”吧,这个用钟灵毓秀的名山大川、雅俗共赏的文化哺育着我们的国家值得被世界人民尊重和称赞!


素材来源:

1.【萝卜的一生】带着年味的萝卜,落下了“一生系列”的帷幕(李子柒视频链接:https://b23.tv/Ei1Ek6)

2.腾讯财经 | 韩国泡菜再牛,也得向中国低头?

3.中国历史研究院 | "韩服”真相:衣冠文物 悉同中国

4.新华网|起源中国在韩发扬 泡菜文化易容后将成韩遗产引质疑

5.21世纪英文报 | 李子柒做了次泡菜,结果评论区被韩国网友“围攻”了:泡菜是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李子   中国   宗主国   网友   视频   韩国   泡菜   行径   传统文化   宝藏   起源   韩国人   萝卜   可笑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