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文人的气节和担当

最近《方方日记》火了,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疫时,方方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国外以火箭的速度出版了她的所谓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她的言论,赢得了一少部分人的认同,把中国的封城写的让人充满歧义,看她以往的作品,她也算是颇有才气的一位女人了,也出版过一些作品,得过一些奖项,但是,未免格局太小了点吧。

纵观中国历史,能流传千古的作品,哪一篇不是充满民族气节。像杜甫,岳飞,李清照,文天祥,等等这些都是心系天下,立足本土,充满爱国情怀的文人,他们和自己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留下给人奋发向上力量的作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方方日记,还没过半年就被狠狠的打脸,她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疫情蔓延国际纷争之际,她像无头苍蝇一样,直接给人送枪,而且枪口还是对内,急功近利的小丑嘴脸,跃然纸上。是啊,她发现这是一个机会,她发现了一个能让她迅速走红的绝佳机会,这个机会一旦让她抓住,她立马名利双收,她和凤姐有一拼,她的写作态度有些下作,以揭露她认为的黑暗面沾沾自喜,不顾广大人民的思想感受。比如中国的土改,广大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终于当家做主了,个个扬眉吐气,到她笔下,就完全变了一个模样,这次的抗疫,多少医护人员用生命换来中国的一方安宁,到她笔下,却成了人民政府过于“专政”的产物,而且还为她的作品能在国外火箭速度出版而沾沾自喜。

自古以来,真正的文人,真正的爱国者,都知道君子有可为,有可不为,鲁迅看到他弟弟立场不坚定,公然和他弟弟翻脸,他这才是真正的具有气节的人。

他没有胡适圆滑,也没有梁实秋务实,他有的就是用一支笔,做为武器,用一腔热血支持我们的革命志士,他在我们的革命先驱那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他对自己的立场始终都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如方方之流的人终其一生,她也读不懂鲁迅,她的眼里只有名,只有利。她最缺的就是民族气节,更没有作为文人应有的担当。

在我三十岁时,我还很天真,认为文学殿堂是神圣的,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文学圈里也有为钱为名不择手段的人,我感到很失望,就此封笔。也没有干出些名堂。

岁月如梭,随着网络的发展,更让我看到了,喷子的丑恶嘴脸,他们靠编排名人的八卦搏出位,只要能蹭流量,无所不用其极,随着网络监管的越来越严厉,这些所谓的大v们,被警告的警告,被封号的封号,真是大快人心。

而那些替祖国呐喊,替老百姓发声的人,人们永远会记住他,就像路遥,他的平凡世界填补陕北纪实小说的空白,他是肩负着使命,用生命在写作,我们的童话作家郑渊洁,他开辟了中国童话小说的先河,肩负起让孩子们在有趣的阅读中受到教育的责任。他的微博也是免费为孩子们解答问题,不像有些文人,仗着自己有些名气,解答个问题还要收费,像这一类人,他们的作品个人色彩极浓,一言一行都充满铜臭气。

像我们的张桂梅校长,她的担当和气节,无不让人动容,她虽没有写下一部作品,但却用她的一言一行,铸起了一座丰碑,这丰碑就像一个灯塔,照耀着她的学生们奋力前行,到社会上发光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气节   文人   胡适   陕北   灯塔   鲁迅   丰碑   封号   沾沾自喜   嘴脸   笔下   中国   老百姓   机会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