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眩晕要辨证,国医大师熊继柏这样治

常见眩晕要辨证,国医大师熊继柏这样治


一、历代医家对眩晕认识


眩晕病证,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或“眩冒”。《内经》认为眩晕以虚为主。


汉代张仲景则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并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痰饮眩晕,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


宋代严用和首次提出了六淫、七情所伤致眩的观点。


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提出“无痰不作眩”的理论。


明代张景岳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秦景明在《症因脉治·眩晕总论》中认为阳气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徐春甫《古今医统·眩晕宜审三虚》认为:“肥人眩运,气虚有痰;瘦人眩运,血虚有火;伤寒吐下后,必是阳虚。”


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集前贤之大成,对眩晕的病因、脉象都有详细论述,并分证论治眩晕,如半夏白术汤证(痰涎致眩)、补中益气汤证(劳役致眩)、清离滋饮汤证(虚火致眩)、十全大补汤证(气血两虚致眩)等 。


虞抟《医学正传·眩晕》指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认识到本病与中风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


常见眩晕要辨证,国医大师熊继柏这样治


二、熊老个人经验


01

辨治眩晕,当先审证候虚实。


眩晕之证,病机比较复杂,临证当先审证候虚实。一般而言,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体壮者多实,体弱者多虚;兼呕恶、面赤、头胀痛者多实,兼体倦乏力、遇劳则甚者多虚;发作期多实,缓解期多虚,病久常虚中夹实,虚实夹杂。


02

虚证眩晕,需详辨脏腑病位。


虚证眩晕,总因虚损而致清窍失养所致,然临证却需详审脏腑病位。肝阴不足,肝郁化火,可致肝阳上亢,其眩晕兼见头胀痛,面潮红等症状。脾虚气血生化乏源,眩晕兼有纳呆,乏力,面色淡白等;脾失健运,痰湿中阻,眩晕兼见纳呆,呕恶,头重,耳鸣等。肾精不足之眩晕,多兼腰酸腿软,步摇发脱,耳鸣。


03

眩晕肢麻,要警惕中风发生


眩晕若兼头胀而痛,心烦易怒,肢麻震颤者,应警惕发生中风。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卷一·中风》说:“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


04

眩晕颈项背胀,当属颈椎病


此证特点是眩晕而见明显的后头部及颈项、背部胀痛,并兼耳鸣,多是颈椎病变。治宜通经活络,用葛根姜黄散主治。


常见眩晕要辨证,国医大师熊继柏这样治


三、病案举例


01



李某,男,26岁,工人。2004年11月12日初诊。


诉眩晕,头闷头重半年许,先在某脑科医院住院治疗,效不显,现仍需服镇静药以维持。就诊时症见:头目眩晕,头重如蒙,伴四肢麻木,耳鸣如蝉,两侧头痛,少食多寐,胸闷泛恶,喜吐涎,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辨证分析:朱丹溪云:“无痰不作眩”,本案患者眩晕,头重如蒙,并见肢麻,多寐,胸闷吐涎,查其舌苔薄黄腻,脉弦滑,知为风痰内蕴之证。


治疗:治以化痰息风,选用黄芩温胆汤加味。处方:黄芩10g,野天麻30g,僵蚕15g,全蝎6g,陈皮10g,法半夏15g,茯苓15g,枳实10g,竹茹10g,甘草6g。15剂,水煎服。


2005年1月5日二诊,诉其眩晕已大减,多寐、胸闷、喜吐涎诸症多有改善,但见两侧头痛。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滑。原方既效,略作调整,续进10剂。处方:野天麻30g,钩藤20g,僵蚕15g,川芎10g,白芷15g,黄芩6g,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5g,枳实10g,竹茹10g,甘草8g。10剂,水煎服。


后患者因患瘰疬,复来就诊时,诉其头晕头蒙已痊愈,至今尚未复发。


常见眩晕要辨证,国医大师熊继柏这样治


02



梁某,男,42岁,长沙市人。2005年7月10日初诊。


诉头晕而重,目蒙,疲乏,颈胀背痛,易感冒。诊见舌苔黄,脉细。


辨证分析:此证头晕重,目蒙,疲乏,脉细,是为气虚之候,张景岳谓“无虚不能作眩”。此为气血亏虚、清阳不升之眩晕。


治疗:治以益气补血,升举清阳。方选益气聪明汤加味。处方:西参片6g,黄芪30g,白芍10g,葛根40g,黄柏5g,蔓荆子10g,升麻6g,羌活10g,天麻15g,炙草10g。10剂,水煎服。


2005年7月20日二诊,诉头晕略减。仍头重,颈胀,疲乏。舌苔薄黄,脉细。前方再进10剂。


2005年7月30日三诊:诉头晕疲乏大减,但腰腿酸痛,舌苔薄黄,脉细。拟益气聪明汤加杜仲、续断。后随访得知病获痊愈。


常见眩晕要辨证,国医大师熊继柏这样治


03



李某,女,60岁,退休工人。2006年10月18日初诊。


患者间发眩晕5年,严重时觉天旋地转,甚至恶心呕吐。现症见:头晕,头部如有物裹,后脑部有明显晕胀感,头颈部时发潮热,耳鸣耳聋,头目不清,心中烦闷不舒,以前稍服凉药则胃脘不适,食纳、二便如常。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诉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并长期服用西药降压药。


辨证分析:《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年老肝肾亏虚,水不涵木,而见肝阳上亢,上盛下虚之头晕,后脑及颈胀,耳鸣耳聋,头目不清诸症。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是为明证。辨证为风阳上扰之眩晕。


治疗:治以潜阳息风,选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处方:野天麻30g,钩藤30g,石决明20g,代赭石20g,炒龟板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白芍15g,玄参10g,天门冬15g,怀牛膝15g,甘草6g。10剂,水煎服。


2006年11月1日二诊:诉服上药后,患者头晕减,心烦除,但寐欠安,耳鸣,口干。舌黯红,苔薄黄,脉弦。再拟镇肝熄风汤加入养心安神之品治之。处方:炒枣仁30g,柏子仁10g,炙远志10g,麦冬15g,白芍15g,玄参10g,天门冬10g,代赭石1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炒龟板20g,野天麻30g,钩藤20g,甘草6g。10剂,水煎服。并嘱其舒畅情志,避免情志过激。痊愈。


常见眩晕要辨证,国医大师熊继柏这样治

来源:本文选自《从经典到临床——国医大师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熊继柏。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疗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葛根   汤加   竹茹   白芍   舌苔   半夏   黄芩   国医   天麻   茯苓   内经   疲乏   甘草   处方   头晕   患者   大师   常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