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是如何创立的?小儿为何是纯阳之体?且听钱乙如何说

六味地黄丸,为补益剂,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六味地黄丸是如何创立的?小儿为何是纯阳之体?且听钱乙如何说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六味地黄丸是如何创立的?小儿为何是纯阳之体?且听钱乙如何说

六味地黄丸是由金匮肾气丸去掉肉桂和附子化裁而来,而最早六味地黄丸也不是用来治疗男性的肾阴虚,而是用来治疗小儿的五迟五软病的。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为什么要化裁掉肉桂和附子呢?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这样说道:“小儿纯阳,无烦益火”。因为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其阳气当发,生机蓬勃,与体内属阴的物质相比,处于相对优势;在发病过程中,易患热病,阴津易伤,在治疗上不宜使用温阳药物。

六味地黄丸是如何创立的?小儿为何是纯阳之体?且听钱乙如何说

一天,钱乙和弟子阎孝忠正在为患者治病,平素厌恶钱乙的一个太医带了他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张仲景医书中所载的八味丸,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少开了两味药附子和肉桂,还将生地黄换成了熟地黄是怎么回事?”钱乙笑了笑说:“这个不是仲景的古方啊,仲景的金匮肾气丸是给大人补肾用的。而我这个方子专门是给小儿补肾用的,小儿乃纯阳之体,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的药,免得孩子吃了之后反而上火,您以为如何?”这位大夫听了,恍然大悟,连声道:“原来如此!钱太医用药灵活,酌情变通,令人佩服!”阎孝忠赶紧把老师的话记载下来,后来又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就这样钱乙所创制的“六味地黄丸”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并且被后世医家加以运用变化。

六味地黄丸是如何创立的?小儿为何是纯阳之体?且听钱乙如何说

从而六味地黄丸也成为了滋阴方剂的鼻祖,从而衍生了六味地黄类方,如杞菊地黄丸、长寿丸、都气丸、麦味地黄丸等均是由六味地黄丸加减而来,而左归丸、大补阴丸等也都是参考了六味地黄丸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立法依据创立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小儿   生地黄   牡丹皮   熟地黄   泽泻   附子   补益   方子   茯苓   肉桂   滋阴   山药   生长发育   太医   用量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