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四穴

足少阴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 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千金翼方》曰:“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表明腧穴的命名都有一定的意义。足少阴肾经明示部位的穴位有四个。

1、大钟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足少阴肾经四穴

大钟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中国针灸学词典》中解释:“大为小之对”,“钟”同“踵”又如酒钟和钟铃也,踵部为足之大骨,穴位经气在踵部藏聚之处。足跟之象下大上小,且人行走之时摇摆善动,亦钟铃之象也,故名大钟。

大钟。大,巨大也。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浑厚洪亮。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本穴物质为太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从高处流落低处,如瀑布落下一般,声如洪钟,故名。

从全息理论分析脚跟部对应人体后脑,《逸雅》:“踵、钟也;钟,聚也,上体之所钟也。”有苏醒人体机能意味,故此穴能够调节情志,醒脑开窍,如《针灸大成》中:“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

徐佐宇等针刺大钟穴激活脑区的功能MRI研究中发现,针刺大钟穴通过手法使其得气,留针30秒再捻针30秒,如此重复3次即可以达到激活小脑前叶、左侧颞下中回、左侧脑干及苍白球等脑部组织。肾经“络心”,交接于手厥阴心包经,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元神之府也,故取大钟穴可治疗神志病。张帆等在此实验基础上加入太溪穴,加大针刺刺激量,发现促性腺激素分泌水平上升,其促进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妇女更年期症状。更加说明了大钟穴在调节脑部功能方面有独特作用。

大钟命名方面提示具有醒脑开窍,滋补肺肾阴,补益诸虚等作用。

2、横骨

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足少阴肾经四穴

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在大赫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经脉图考》:“与尾蛆骨相连,横于小腹之下,名横骨。”说明横骨描述的是现代人体解剖的耻骨,故又名曲骨端。

横骨穴为冲脉与足少阴之会,主五淋,小便异常,阴器下纵引痛,小腹满。其功能为梳理气机,直达膀胱腑,使膀胱气化正常而尿自通畅。如《针灸大成》:“且如肓俞横骨泄五淋之久积”。其位置解剖包括输精管、生殖股神经、睾丸动静脉、性腺淋巴管等故与泌尿生殖系统息息相关。

坑忠训针刺横骨穴治疗阳痿80例,有效率93.75%,针刺手法为提插捻转使针感放射至阴茎。他认为针刺刺激了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阴部神经,从而间接起到补肾壮阳的作用。

横骨穴命名提示多用于治疗局部病症。

3、肓俞

位置: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足少阴肾经四穴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在商曲下一寸,直脐旁五分,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曰:“肓俞谓肓膜之要会于心,入于肾,络于心,循喉咙,挟舌本。因肾脉由此深入肓膜,故名肓俞。”“肓”字吴注《内经•腹中论》篇曰:“凡腔内肠间薄皽,总谓之肓。”故“肓”实言肠中褶皱,却暗指穴位气穴流注之深,直达肠腑。

由大赫穴传来的火热之力,经四满穴的扩散,中注穴的深入,到达肓俞穴即小肠深部,肾阳通过肾经传入小肠中助其受盛化物,正应肾阳为脾阳之根本也。针刺肓俞穴能改善肠中有寒的症状如《针方六集》:“肓俞二穴,主善饥不欲食,心如悬,腹大,时切痛,寒疝,大便燥,心下有寒。”

肓俞穴气血流注较深,可调理便秘尤其对冷秘有特效。

4、幽门

位置: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足少阴肾经四穴

幽,指隐微。足少阴脉气行至本穴以后,即出腹部之阴而达于胸廓之阳。冲脉在本穴与足少阴交会后即散于胸中,“两阴交尽,故囗幽。”足少阴脉气由此行入胸廓之门,故而得名。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在巨阙两傍各五分陷者中,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五分,灸五壮。”《说文·水部》:“幽,隐也。”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

从解剖位置观察幽门穴处于胃下口与十二指肠相接处附近,此处肠道为了防止食物过快进入小肠和增加食物与胃酸充分融合,肠壁之间形成较深沟回、曲折隐蔽,故名“幽”,取隐蔽之意,故云“幽门”。又名“上门”,曰“上门”者,为气机上下通达的门户,脱离腹腔之门也。下接腹通谷上承步廊,为胸腹气机转输的纽带,故《针方六集》:“幽门二穴,治胸中痛闷,气逆烦满,不嗜食,呕吐涎沫”。

覃桂莲运用封闭疗法注入幽门穴(维生素B1、50ml)来治疗妊娠剧吐总有效率达到92.59%。

幽门为调节胸腹气机,降胃气的要穴。

足少阴肾经四穴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仅代表现阶段的研究认知水平,现代医学不断进步,医疗知识不断更新!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收藏、转发。

每周更新内容主要为成人针灸推拿及儿童推拿为主!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足少阴肾经   太溪   冲脉   大成   胸廓   心包   幽门   小肠   大钟   穴位   膀胱   针刺   针灸   腹部   位置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