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病情变化,肾友必查这2项指标,远比尿常规与血肌酐可靠

周逊 肾内科主任

不管是首次看医生了解病情,还是治疗好转后定期复查观以察病情变化,肾病患者都需要做相关化验检查。虽然需要化验检查的项目有很多,但通常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哪些项目做检查。比如,血常规、尿常规、尿沉渣分析、尿蛋白分析、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脂、血浆蛋白、凝血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乙肝相关指标、抗核抗体谱及肾脏彩超等等,其它特殊检查还包括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肾小球基膜(GBM)抗体及抗M型磷酯酶A2受体(PLA2R)抗体等等,都需要根据病情选择检查与复查。

判断病情变化,肾友必查这2项指标,远比尿常规与血肌酐可靠

在如上各检查项目中,尿常规与血肌酐是肾病患者去医院看肾科医生必查的项目之一,以此作为了解尿蛋白多少与判断肾功能严重与否的依据。有些肾病患者认为,尿蛋白1+的病情肯定比2+的轻、尿蛋白3+的病情肯定比2+的重;也有肾病患者认为,血肌酐还在正常范围,患者的肾功能就是正常的,等等。很多基层医院的医生根本不去进一步检查,或者没有条件做进一步检查,或者不知道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然而,用尿常规中尿蛋白的“加号”来作为判断尿蛋白排出量是多还是少,以及用血肌酐的检测“数值”来作为判断肾功能到何种严重程度,都是不可靠的。而应该分别做如下这两项化验检查,这才是靠谱的。

一.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

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亦称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通过收集24小时的全部尿液来测定其中蛋白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24小时内的蛋白总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不会受到每次尿液浓缩或稀释度的影响,相对来说,肾病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较为稳定的。如果有变化,也是病情的变化。而尿常规的“加号”,它会受到尿液浓缩与稀释的影响非常大,早上一次晨尿的尿蛋白3+,当吃过早饭喝过水之后,尿蛋白就可能变为1+;或者,本来尿蛋白只有1+,当大量出汗之后,尿蛋白很可能会变成3+。因此,判断尿蛋白到底有多少,最靠谱的检查手段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

判断病情变化,肾友必查这2项指标,远比尿常规与血肌酐可靠

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或肾小球滤过率(GFR)

由于肌酐的分子量小,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可自由通过肾小球,也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可用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来代替菊粉清除率(Cin)表示肾小球滤过率(GFR)。CCr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它可以通过血肌酐、尿肌酐、身高、体重及24小时尿量等指标计算得出。GFR可通过CKD-EPI及MDRD等方程式计算得出,或通过ECT做肾功能显像检测得出。通过CCr或GFR这一检测或估算结果,远比血肌酐更能反映肾功能受损情况与严重程度。

判断病情变化,肾友必查这2项指标,远比尿常规与血肌酐可靠

如上这两项化验检查,几乎是每位肾病患者都必须做的项目。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与判断疗效的依据。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g即为少量蛋白尿、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介于1.0-3.5g之间即为中等量蛋白尿、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即为大量蛋白尿。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或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估算或检测结果,可作为诊断慢性肾脏病之分期依据。若CCr或GFR≥90ml/min即为CKD 1期、若CCr或GFR介于90-60ml/min之间即为CKD 2期、若CCr或GFR介于60-30ml/min即为CKD 3期、若CCr或GFR介于30-15ml/min之间即为CKD 4期、若CCr或GFR<15ml/min即为CKD 5期。其中CKD 1期最轻,CKD 5期最重,CKD 2-4期的严重程度介于之间。

与同名《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首发,文章为作者周逊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病情   蛋白尿   肾小球   加号   尿常规   血浆   尿液   肾病   抗体   定量   肾功能   蛋白   患者   可靠   指标   小时   项目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