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是什么?怎么用?


小区的空地上栽植了一片薏苡,碧绿的茎叶,紫色的花朵,串珠一样的果实,看着十分可爱。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见到这种药用植物,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就像遇见了熟识的老朋友。


伏波将军和薏苡明珠的故事


说起薏苡,有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东汉有一位将军名叫马援,为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人称“马伏波”。


当时,交趾为偏远蛮荒之地,气候潮湿闷热,多山岚瘴气,“下潦上雾,毒气重蒸”。马援在南征交趾时,士卒因为水土不服、疫病传染和风湿痹痛,部队的战斗力受到重创,“军吏经瘴疫死者十有四五”,马援教士卒常食薏苡仁,起到了预防瘴疫、轻身健体的良好作用。


南方的薏苡仁籽粒硕大,马援想带回作种子在北方栽种,就在班师回朝时装满一车运了回来。马援死后,一些嫉妒马援功劳、与马援素有嫌隙之人便上书,诬告马援从交趾带回了一车明珠和珍宝并据为己有,激怒了光武帝,致使马援遭受了不白之冤。


后人常以“薏苡明珠”比喻受到陷害、蒙受冤屈之人。对此,苏东坡深有感慨,作诗叹之:“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能除五溪毒,不救谗言伤。”


【薏苡明珠】


成语典故,意思是薏苡仁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古今医家皆重视薏苡仁的药用价值


薏苡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实薏苡仁既可食用,又能入药,是一种药食两宜的上等佳品。


薏苡仁入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中药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作为常用中药,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能够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脾虚泄泻、肺痈(肺脓肿)、肠痈(阑尾炎)等,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


医圣张仲景治疗内伤杂病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其中收载的治疗风湿痹痛的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和治疗肠痈的薏苡附子败酱散中,都有薏苡仁的身影。


薏苡仁是治疗风湿痹痛的要药。


当代名医朱良春治疗痛风经验方和房定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解痉舒督汤,都有薏苡仁在其中发挥着清热利湿、化浊解毒、舒筋除痹的关键作用。


薏苡仁有良好的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消散息肉和抗肿瘤作用。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阑尾炎),即取其化浊排脓之功效。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何任教授,在治疗肿瘤方面十分擅长,其治疗肿瘤的心法是“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症治之”十二字口诀。对于康复期的患者,他常常嘱托每天早上用薏苡仁熬粥以代早餐,因为薏苡仁能抑制肿瘤,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和扩散。


张锡纯推荐珠玉二宝粥


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薏苡仁,既味道甘淡,又有很好的强身健体、却病延年的保健作用。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薏苡》诗,记录了他初尝薏苡仁时的美好感受,把薏苡仁的甘美和雕胡(即菰米,植物茭白的籽实)的清香相媲美:“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芡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薏苡仁药性平和,健脾益胃而不上火,利水渗湿而不伤阴,是中医经常推荐的食疗佳品。比如名医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推荐了“珠玉二宝粥”,以生薏苡仁和生山药相配伍,治疗肺脾阴虚、不思饮食、虚热劳嗽之症。


该食疗方中,山药、薏苡仁皆为清补脾肺之药。张锡纯认为:“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黏腻;单用薏米,久则失于淡渗,惟等分并用,乃可久服无弊。又用柿霜之凉可润肺、甘能归脾者,以为之佐使。”更妙的是,张锡纯指出这个食疗方:“病患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证,病自渐愈,即不对证,亦无他患。


【珠玉二宝粥】


组成:生山药100克、生薏苡仁100克、柿霜饼少许


做法:上3味,先将山药、薏苡仁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匀服用。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薏苡   多山   柿霜   交趾   附子   薏米   珠玉   经典著作   阑尾炎   冤屈   山药   上品   风湿   将军   薏苡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