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是越来越高。以前许多的疑难杂症,到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医学难题了。以前我们的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现在也有各种的医疗器械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的身体,也能够更轻松地看到自己的病症所在,让医生能够更准确的对症下药。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磁共振检查)

不过对于一些机器的检查,并不是说越贵越好。现在人们注重身体的保养,没事的时候也想要做一些身体检查,而一些检查就需要用到医疗器械,比如说“磁共振”,许多患者认为磁共振是非常好的检查设备,那么平时多做这样的检查真的好吗?

一、什么是磁共振

磁共振又被称作“核磁共振”,它也是现在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它的扫描精细、分辨率较高,所呈现的图像也十分清晰。有了清晰的图像,医生能够更准确的诊断病情,是现在人们比较青睐的检查方式之一。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可以做的检查非常的多,比如说全身的软组织病变就可以通过磁共振来检查。一些来源于神经血管或是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的一些肿瘤病变感染,它都能很好的定位,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除此以外,骨头关节还有盆腔脏器、胸部都是可以通过磁共振来检查的。它对于这些部位的疾病或是出血都比较敏感,所以利用磁共振来检查一些神经系统领域的疾病,确实是更加准确轻松。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二、什么人不能做磁共振

磁共振虽然用途很广,检查也非常的准确,所以许多人在身体出现了异样以后,都希望可以通过磁共振来检查。但磁共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它也是有着很多的禁忌症的。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1.体内植入金属的患者

有许多患者可能因为身体原因,体内安装了一些金属器械,比如说心脏起搏器、体内的金属支架、人工耳蜗,还有一些人的眼内放置了磁性物质,或是固定骨头的钢板等等,这些人都是不适宜做磁共振的。

还有一些已婚上环的妇女,因为宫内有节育环,而节育环大多也是金属材质,所以上环的妇女也是不能做磁共振的。如果需要做磁共振检查,可以先将节育环取下,以免造成伤害。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2.幽闭恐惧症患者

幽闭恐惧症患者也是不适宜做磁共振的。因为做磁共振所处的检查环境是比较隐蔽和封闭的,而且检查的时间也比较长,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幽闭恐惧症患者在这样的环境里呆得这么长的时间,容易刺激患者,使其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心理健康。

3.孕妇不要做

怀孕的妈妈也不适宜做磁共振,尤其是孕早期的三个月是一定不能做的。怀孕前三个月是宝宝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而磁共振检查时所带来的磁力和噪音,极有可能会对胎儿有所损伤,影响了宝宝的健康发育,所以孕妇尽量不要做磁共振。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4.有纹身的人士

现在许多年轻人比较喜欢纹身,觉得比较酷炫。但是在纹身时,势必会用到颜料,而纹身的人若是做磁共振,可能会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生皮肤因为受热而被灼伤的情况,所以在事前一定要和医生做好详细的沟通。

因为磁共振有很多的禁忌与不适症,所以在做磁共振的时候,一定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说明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何禁忌与不适。医生会根据你所说的身体状况来做评估,看看你是否可以做磁共振检查。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三、磁共振检查痛苦吗?

许多人在说到磁共振时都会感觉有点害怕,认为这样的检查是比较痛苦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于磁共振的一些偏见,磁共振总体来说并不痛苦,只是在精神上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压力。

磁共振检查,是不会给人的肉体上造成疼痛感的。不过磁共振的检查舱比较狭窄,而检查的过程也比较长一些,所以许多患者总会感到特别的有压迫感。虽然有足够的空间,但却认为自己呼吸困难,这样的精神压力会让人觉得有点痛苦。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若是磁共振要增强扫描,会让一些患者有些不适,但并不严重。不过磁共振检查时所产生的噪音比较大一些,许多患者很不适应,甚至还会引起头部的不适,所以建议在做检查时,可以利用耳塞将耳朵堵住,这样能够避免因为噪音而造成的不适感。

但也有一些患者对于对比剂会产生一些过敏反应,造成患者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头晕恶心呕吐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许多患者只是轻微的有点反应而已。但若是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造成了气管水肿或是血压下降的情况,一定要立刻停止检查。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四、磁共振尽量不要做

1.磁共振检查费用高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确实有了很好的改善,但是生活压力却还是很大的。磁共振检查也是根据你的检查部位来进行收费,而相较于其他的检查来说,磁共振确实费用也比较高,对于收入一般的家庭来说,做这样的检查可能会造成一些经济负担。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所以建议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来进行一些比较经济实惠的身体检查。但若是医生坚持要求你做磁共振检查的话,那可能是身体哪些方面真的出现问题,而只有磁共振才可以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依从医生的建议,以免延误病情。

2.检查时间长

上面我们也提到了,磁共振的检查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在那样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里检查半个小时,很容易造成一些精神压力,影响心理情绪,所以有别的检查方式就尽量不要选择磁共振。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再者,对于患者来说,可能一天要准备的事情也比较多,所以时间上不是太充裕,往往在检查了这个以后还需要做其他检查。而拍片或是彩超,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相较于磁共振来说,确实省时不少,这样也让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其他检查。

3.疾病类型有局限

虽然说磁共振是非常先进的检查方式,但是它也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检查。磁共振只能检查我们身体内带水的器官,所以说若是你所要检查的器官并不带水,那就没有必要选择磁共振了。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4.患者检查禁忌多

磁共振的检查效果很好,但对于患者也有许多的局限性。若是体内含有金属物质的是不能检查的,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也不能检查,孕妇也不宜检查,所以说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一定要了解它的禁忌。

五、检查时要注意这2点

1.心态要轻松

对于患者来说,本身因为疾病的原因才会去检查,心情不佳是肯定的。但是好的心态对于疾病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检查之前,一定要调整好心理状态。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当然大多数人听到医生说要做磁共振的时候,一方面是担心检查费用比较高,另一方面也在担心自己的病情是否特别的严重。其实这样无端的猜测只会让患者的情绪更加紧张,影响检查的心情,甚至还会影响检查效果。

因为患者过于紧张,血流速度也就发生异常,呼吸频率也会有所影响,从而影响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患者在没有检查之前,一定不能先自己吓自己,毕竟这只是一项检查而已,事先并不会对你的病情有所定论,检查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疾病状况而已。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2.金属物品要移除

在做磁共振时,医生会提前告知患者身体不能有金属物品。不过许多金属物品可能患者会忽略。比如说衣服上的一些金属饰品,还有已婚女士所带的节育环,以及有些患者可能在矫正牙齿所带的牙套、一些金属假牙等等,这些金属物品也是要提前移除的。

因为磁共振检查会产生非常大的磁力,而这样的磁力会造成金属物体的移位。如果身体里有金属物质的患者,金属物体的移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而外在的一些金属饰品和物件,也有可能会因为强大的磁力将物品吸入到机器内,造成抛射伤害。不过磁共振所产生的核磁并没有电离辐射,即使遇到金属物品以后也不会,所以对患者的身体是没有伤害的,但佩戴金属物品不仅会伤害患者身体,也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结语

许多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患者在做身体检查时,往往追求更先进更昂贵的医疗检查,认为这样的检查结果更准确。其实在做检查时,也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来做,更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地去做一些昂贵检查。

倘若医生建议做核磁检查时,一定要注意提前六小时是不能进食的。如果你要做的是腹部磁共振的检查,那么可以练习一下腹部呼吸,坚持憋气15秒,这样检查会更精准。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或许你不明白,检查时这2点需注意

在检查时也要注意,不要急于和医生沟通。因为医生要观察影像,总是和医生沟通容易分散医生注意力,影响了医生的判断,对于确诊病情是非常不利的。但若身体出现了不适,一定要告知医生,若是不适严重,就要停止检查,以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磁共振   上环   磁力   纹身   病情   禁忌   不适   患者   身体   疾病   物品   医生   情况   金属   建议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