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盲盒最高溢价近40倍,吃干吃面的孩子长大了?

最近“盲盒”的出现,让一批人赚的盆满钵满,盲盒的炒价到底是什么原理?

先来科普一下盲盒到底是什么?

盲盒起源于日本,名字叫mini figures,由于人们的共识,开始被称作blind box。顾名思义,盲盒就是一个肉眼不可见的盒子,里面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一套十二个盒子摆在你面前供你选择,充满了未知性。

炒盲盒最高溢价近40倍,吃干吃面的孩子长大了?

盲盒一定是某位营销天才想出来的东西,光卖手办,肉眼可见,大家的购买欲望完全提不起来。就算有心购买,也只是会选择一套中的几个,而不会全部购买。但是将一整套手办放到盲盒中就不一样了。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好奇害死猫。人们非常渴望打开盲盒那一瞬间的喜悦感。

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好奇心,所以可以一直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商家完全可以把部分款式做的稀有,让用户不断追求稀有商品,从而不断从中获取利益。

现在的这一幕像不像曾经的干吃面里面的卡片?

炒盲盒最高溢价近40倍,吃干吃面的孩子长大了?

小时后,一帮孩子为了干吃面里面的水浒传人物卡片,疯狂的去买干吃面。

那帮小孩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集齐108张卡,但是就是享受打开干吃面看到卡片的那一瞬间的喜悦,亦或者是失望。失望过后反倒对成功更加的渴望,他们像上瘾了一样,不断地去买干吃面,即使他们根本不想吃干吃面,只是为了获得卡片。

收集癖:每个人都是收集癖,即使他们也不知道全部收集完后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或许是见不惯不完美,所以一碰到这种需要收集的东西一定要想尽办法收集齐。入坑一个月,花了三千多……据说现在“买够100个盲盒就收手”已经与“现在出门,马上到”、“今天一定不熬夜”,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第三大经典谎言。有报道显示,盲盒俘获了大量忠粉的心,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4个月花了 20万在盲盒潮玩上;还有一位60岁的玩家,一年花费70多万购买盲盒。

下到十几岁的孩子,上到60岁的长者,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收集癖和对未知的神秘感。欲望就像是个无底洞,用钱是永远填不完这个坑的。

炒盲盒最高溢价近40倍,吃干吃面的孩子长大了?

从几年前的邮票、纪念币再到现在的盲盒,我们应该有所感悟,或许你可以喜好之中的任何东西,但是请不要留给奸商可乘之机。一些奸商专门挑选这种时机,哄抬价格,使得物品价格远远超过其价值。

外加一些极度喜好者推波助澜,价格自然而然就被炒的很高。本来是在普通不过的东西,到后来的天价,一直在不断地吸食着你口袋中的金钱。

或许商家习惯了割韭菜的赚钱方式,因为正样可以很容易获取大量利润,但是苦了一波有一波的韭菜,收集癖不算坏事,可以说是人对事物完美的追求度。但是一定不要丧失理智,在炒作面前保留理智,能够明辨是非。

人不要被欲望所主导,清心寡欲才是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水浒传   溢价   韭菜   奸商   肉眼   稀有   好奇心   卡片   喜好   盒子   理智   喜悦   失望   欲望   东西   孩子   价格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