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孩子教育的三不要和一要,让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更释然一点

社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我们很多,很强大的交流工具,原先有QQ群,现在有微信群,但其实大部分群是没多少可持续性的,要维护好一个群,不花点精力是热闹不起来的,不过,有一个群,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始终是热度不减,天天有的聊。

对了,就是我们的家长群,家长群天天有事情可以说,孩子的作业布置,孩子的各种生活,学习的事情,而且,一旦有人开了头,就感觉全群参与,好多人都会说说这,说说那,尤其是那些母亲们,也许这是中国特色的家长,中国特色微信交流,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那份永远操不完的心,从幼儿园一直到孩子读大学,可谓陪伴到永远。

说说孩子教育的三不要和一要,让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更释然一点

当然,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就是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今天和大家说说关于培养孩子的三不要和一要,对于小学,尤其是三观没有建立的孩子,还是有点参考意义的,而更多的出发点,可能是避免家长所谓的过度的教育孩子,过度的担忧孩子,或者夸张点说,陪孩子做作业需要买什么护肝片的行为的一种放松和释然吧。

第一个不要:不要用自己的角度,成人的角度去苛求孩子这样那样

说说孩子教育的三不要和一要,让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更释然一点

说实话,每个家长对于第一个孩子的教育其实也是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或者说也是新手,菜鸟,所以,有的时候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基本上也没有很好的方法,或者有的时候真的只能干着急,肝受火,但,有一点其实可以肯定的,就是千万不要用自己的角度,用成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如何。其实,哪怕成人之间沟通,我们也提倡的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看问题,那么,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也更应该尝试着站在他/她的角度,位置,年龄等等去看待问题,这样,也许你自然就会坦然一点,顺心一点,对孩子的教育也更有耐心一点了。

这里可能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孩子的学习好坏,千万不要和自己的利益,脸面挂钩,举个例子,如果孩子被留校了,在学校受批评了,或是需要家长去学校处理孩子的问题了,作为家长觉得没面子啥的,这样一来,你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有失偏颇,因为那是你带着自己的主观情绪在做事情了。

第二个不要:不要把别人家的孩子当作是你孩子的完全榜样

说说孩子教育的三不要和一要,让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更释然一点

榜样确实要树立的,尤其是可以多读一些人物传记,一些伟人,一些科学家等等的事例,但千万不要把别人家的孩子当作是你孩子的完全榜样,要这个,那个都要跟着别人一样,一来,对于同龄孩子,尤其是周边的孩子,一直说谁谁谁好,自己的孩子不如谁谁谁,这对孩子自信心是一个打击,二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成长环境等等,或者最直白点讲,基因也不同,所以,千万不要去有样学样,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孩子的特点去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不要群里说这个培训好,那我的孩子也要参加,说那样的做法好,也要那样做,这真的不是科学的培养孩子的方法,孔子都说过,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那么,真的不用去攀比,不用去学样,走好自己孩子的路,只要朝上,慢点又何妨呢。

第三个不要:不要短时间里期待指望你的孩子能够马上改掉所谓的坏习惯,能一步登天,门门考100分。

说说孩子教育的三不要和一要,让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更释然一点

这个不要,其实是说的需要我们家长有耐心,有信心,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个在不断地适应这个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的过程,从来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圣人,就是贤者,必然会有这样,那样不好的习惯,只要能认识到问题,慢慢改正就行。同样的道理,其实,现在的孩子学习,国家都意识到一时的分数基本没有多大意义,所以,现在都取消了小学的考试分数。哪怕门门考100分,也说明不了太多的问题,也许当时给予了多少多少夸奖,多少奖励,可是,这些100分,对于孩子的将来,真的不算啥,这么多年来,许多家长觉得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笔者想说的,笑到最后的,往往不是最先跑的那些孩子们,毕竟,人生的道路可能比马拉松还长,初期的那点所谓领先,真的不算什么。

说了三个不要,再来说说这个要吧,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概括,不指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一定能够出人头地,独占鳌头,但永远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成为社会的蛀虫。

说说孩子教育的三不要和一要,让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更释然一点

众所周知,成功人士永远只会是整个社会的20%(当然,根据成功的定义自然会有所不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的,或者说总会有那么多的孩子是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其实并不一定奢求自己的孩子将来如何如何,但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不要成为社会的蛀虫,那么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在孩子的思想教育方面多花点心思,多多培养培养。

笔者觉得,最近10多年,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比原来少了,按大道理来说,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变少了,那么更需要我们对于孩子在思想方面,个人素养方面多教育,多培养,尊师守规,孝顺礼仪,正义对错等等,还是尽可能的让孩子多读一些,多懂一些,多体悟一些吧。

说说孩子教育的三不要和一要,让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更释然一点

每个孩子都会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家长能做好的是保证孩子们在这个尽可能宽的轨道上不偏航,不掉头,不抛锚,就可以了,所以,放宽心,释然一点,也许孩子的成长还能更快乐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孔子   家长   孩子   都会   蛀虫   中国   榜样   笔者   成人   将来   角度   事情   意义   习惯   社会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