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颌部淋巴结炎·好方传真

【组成】牛蒡子9g 银花12g 连翘9g 板蓝根15g 玄参9g 象贝9g 僵蚕9g夏枯草9g

【功效】疏风清热,化痰消肿。

颈痰消肿汤(唐汉钧)


颈颌部淋巴结炎·好方传真

【主治】颈颌部淋巴结炎、头面颈部疮疡,属风火痰热型。症见颈部、颔下淋巴结肿痛或头面部、颈项部毛囊疖肿,红肿热痛或穿溃出脓,可伴有恶寒发热,咽红咽肿,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小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牛蒡子、银花疏解风热;板蓝根、连翘清热解毒;玄参、象贝、僵蚕、夏枯草清热化痰消肿,专治颈颔痰热痈肿。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化痰消肿之功。

【加减】恶寒发热,加荆芥、防风各9g;寒热往来,加柴胡、黄芩各9g;咽喉红肿,加生山栀、西青果各9g;颈痈红肿酿脓欲溃,加皂角刺9g,生黄芪15g;肿块质硬可活动,加莪术15g,制南星12g,制山甲9g。

【点评】本方系清代《疡科心得集》牛蒡解肌汤化裁而来,由于增加了板蓝根、银花、象贝、僵蚕,减除了薄荷、荆芥、丹皮、石斛等,使本方对颈项头面部炎性感染疾患增强了清热解毒、化痰消肿的作用,在临床应用范围扩大,治效显殊。下列医案,乃由接种乙脑疫苗后发病。接种疫苗,当属外感特殊之毒,遇体质孺弱孩童,每可出现高热、头痛、咽肿,颈颔少阳经络处出现结块肿痛等风温痰热之症。应用颈痰消肿汤加减,及时疏解风热,化痰消肿,外敷湿热消肿之金黄膏,内外兼顾而获痊愈。

【验案】张某,男性,7岁。2006年4月12日初诊。右颈部结块肿痛伴发热2日。1周前接种乙脑疫苗后,次日发热,伴咽痛头痛,不思饮食,2~3日后出现右颈部结块肿痛,发热不退,在外院曾应用青霉素、头孢霉素等静滴,但是颈部肿块红肿疼痛仍日渐加重。求诊:体温39℃,右颈部结肿4.5cm×3.5cm,质中等硬,皮色酸红,压痛明显,未有波动感,边界清楚,舌红,苔腻,脉细数。证属风温痰热邪浊外侵,蕴结于少阳,治拟疏风清热,化痰消肿。拟方:柴胡9g,牛蒡子9g,防风12g,夏枯草9g,板蓝根15g,玄参12g,黄芩12g,僵蚕9g,桔梗6g,银花12g,象贝9g,生甘草3g,水煎服;外敷如意金黄膏。用药3日,高热渐减,肿痛减轻,又经5日,发热已消,肿痛亦大减,右颈部肿块缩小,仅为1.5cm×1.0cm,局部皮肤恢复正常,质软,无压痛。嘱上方加减再进1周而愈。

本方选自《国家级名医验秘方》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僵蚕   夏枯草   玄参   荆芥   压痛   乙脑   牛蒡   黄芩   柴胡   板蓝根   肿块   肿痛   颈部   红肿   疫苗   传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