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只顾游戏不学习?这两种能力,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受疫情影响,全国多个城市中小学延迟开学,要求孩子们自己在家合理安排好生活与学习。

为这个事,很早就有一位妈妈找我咨询,说上初中的孩子听说延迟开学,甭提多开心了,又可以在家多打半个月游戏、睡懒觉。

这位妈妈看了心里直发愁。

据这位妈妈反映,孩子一整个寒假几乎都没怎么碰过书本,一直抱着手机玩游戏、刷视频,每次都是她看不下去了不停催促、甚至大吼,孩子才不情愿地拿出寒假作业写几个字。

“感觉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完全没有规划,娱乐起来丝毫没有节制,这种靠自身觉悟的东西要怎么教呢?真的很迷茫。”


假期只顾游戏不学习?这两种能力,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听她的一番话,我想了很多。

其实她家孩子的问题,也是很多孩子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涵盖了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个阶段。

究其根源,是两种能力没有培养好,主动性与自制力

通过观察许多孩子假期在家的状态——对学习没有规划、玩乐起来没有节制、总是想方设法偷懒,我发现很多孩子都缺乏这两种能力。


一、主动性和自制力,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我们谈一个人自律,其实谈的就是主动性和自制力。


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曾指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一个团队,对二十几个孩子从2岁跟踪研究到20多岁,有很多重要的发现。


最重要的发现是,那些发展状态理想、成长健康的孩子身上,有两颗种子很突出:主动性、自制力。


可以说主动性和自制力这两颗种子的发达,是健康人格的最突出表现。


所以,当你观察孩子、观察学生的时候,什么孩子有前途、有理想,这是很重要的参照,要看他的主动性如何,自制力如何。”

主动性和自制力发展好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目前读高三,从初中开始学习几乎从来不用家长过问,自己头脑特别清楚,每次放假列好计划,学习多久、练字多久,适当休闲娱乐多久,很有条理。

升入高中后,一周只有周日下午半天的假,他都会规划好:吃完午饭先学习,再去体育馆打一会篮球锻炼身体,然后回家换洗收拾,返回学校开始上晚自习。

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在他身上从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多么沉重、困难的事情。

因为他内心的两颗“种子”被唤醒了,内在动力得到激发,所以才能做到自主、自愿、有方法地学习,游刃有余,轻松自在。

可以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主动性和自制力这“两颗种子”,重点就在于家长有没有保护好它、唤醒它。

培养这两种能力,家长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越早开始越好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成绩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越是小的时候,越要严格管教;等孩子大了,到了青春期再慢慢放宽松一点,这个时候父母开始得体地退出,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去成长,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主动性的培养


什么是主动性?

与被动相对,指的是一个人不依赖外力推动,根据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而自觉行动。

对孩子来说,就是从被要求做,变为自发地想要做

许多孩子写作业磨蹭、拖延,或是只顾玩乐根本想不到学习、阅读,只有家长不断催促、用他喜欢的事物诱惑才勉强去做,就是主动性不足的表现。

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关键有两点:一、孩子有选择和决定的自由,感觉自己能做主;二、做一件事有正面、积极、美好的体验。

假期只顾游戏不学习?这两种能力,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这些:

第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不过度限制,只要是安全范围内,允许孩子充分体验、探究各种事物,这是为孩子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第二,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很多父母包办一切,舍不得孩子做这做那,结果孩子只会被养的既不愿动身子也不愿动脑子。

第三,引导孩子多阅读,开阔视野、提高认知。

第四,善于鼓励引导孩子,不嘲讽打击。

孩子某件事做得不好,感到沮丧时,家长应帮助孩子调节好情绪,做好正确的归因——可能是努力或方法的问题,而不是天生就不行,从而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心态和成长型思维。

此外,孩子学习活动遇到障碍时,及时和孩子一起找到原因、调整方法,克服难关,会有效提高孩子的主动性。

第五,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比如魔方、乐高、绘画等,让孩子从自己喜欢的事情中获得积极美好的体验,并从中训练专注力,逐步迁移到其他学习活动中。


三、自制力的培养


什么是自制力?

指个人控制和调节自己思想感情、举止行为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心中有一杆秤,能够分清主要和次要;能够克制欲望和诱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很多孩子包括成人都缺乏自制力:

克制不住食欲,暴饮暴食、吃垃圾食品;克制不住惰性,手机、游戏玩得停不下来;克制不住情绪,乱发脾气;不能等待······


假期只顾游戏不学习?这两种能力,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自制力的影响是智力的两倍还多。

对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需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

第一点,拒绝溺爱,不无条件满足、过度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

孩子在家“呼风唤雨”,要什么家长给什么,只会助长各种欲望的膨胀,没有节制。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满足,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想要的东西。

第二点,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家长就要采取有原则地教养,教孩子明辨是非、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树立规矩后不轻易妥协。

比如上课时就要做与学习相关的事情,交头接耳、看闲书、搞小动作等就是不对的,从小给孩子明确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比如规定好一天只能看30分钟动画片,孩子再怎么哭闹撒泼、撒娇卖萌,家长都要守住底线,否则定好的规矩就会失去效力,家长的权威也会动摇。

通过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的引导,塑造孩子坚定的意志力,克服恐惧、懒惰、犹豫,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不能因为麻烦,想偷懒就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否则等孩子大了更难改变。

最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践行简约的生活方式,追求精神的富足和自我提升。

教育之路上,想避免出现精疲力尽的家长和想方设法偷懒的孩子,就从唤醒孩子主动性和自制力这两颗种子开始吧!

假期只顾游戏不学习?这两种能力,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创文章,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北京师范大学   能力   孩子   游戏   自制力   主动性   规矩   寒假   种子   假期   多久   身上   家长   事情   初中   关键   妈妈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