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保证对孩子的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保持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不一定成大才,但一定会成为心理健康,勇敢自爱的人。

——虎妈

作者丨妈小咪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对于“谦虚”这件事,我算是超级践行者。

尤其是对待儿子上。

如果有人说:“你儿子情商真高,将来肯定是个暖男。”

我便说:“哪有的事,你是没看到我被他气到想撞墙的时候。”

别人说:“你家孩子真聪明。”

我便说:“可别提了,他回回考试都是倒数,哪里聪明了。”

前几天,几个闺蜜带着孩子搞了一次聚会。

刚一坐下,闺蜜玲子就拉着我儿子的手:“孩子,听说你这次期末考了年级前十,厉害厉害,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一听,赶紧把儿子挡在身后:“你可别夸他了,破天荒头一次,平常喊他写个作业,嗓子都要哑了。”

当我想接着吐槽“他的字写得像鸡爪一样”、“写个作业,要上一百趟厕所”时,儿子却蹭地站在我面前,眼带怒火的看着我:

“妈妈,你是不是觉得,我干什么都不行?”


“平常我做什么,你都能挑出错,这次好不容易考到前面去了,你还是要批评我,难道你就没有缺点吗......”

说完,儿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身钻进了孩子堆里。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

儿子性格向来温和,从没想过,他会当着人的面怼我。

想起平常与他相处时,我丢三落四,经常忘带钥匙,儿子从来不抱怨;

我工作平庸,经常被领导拉去谈话......儿子总是宽慰我:“妈妈,可他们都不知道你会写文章呀”。

这一刻,这才深刻体会到,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过的一句话: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原来,我平常对孩子的否定和打击,对孩子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父母心里的“谦虚”

是孩子眼里的否定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

长期被父母否定,对子女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许多网友现身说法:

极度在意周围人的看法,永远担心自己做错事,莫名对身边人发脾气;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做人畏畏缩缩,就算付出全部,也很难得到公平对待;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更扎心的是一位匿名博主的回答:渐渐成为他们口中辱骂的样子。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他讲述了自身的经历:

从小到大,他的父母,也是“谦虚”美德的拥戴者。


有一次,他破天荒地考了一个好成绩,刚领到期末考试成绩单,想着爸妈肯定会表扬他,快到家时,就飞奔起来。


遇到邻居,他就骄傲地把成绩单给他们看,正巧,遇到了妈妈。


她上前对邻居陪着笑说:


“这孩子真是不害臊,这才考了多少分,就得意成这样”。


转脸对我严厉地说:“你看看,这些丢分的题,哪道不是粗心大意造成的。”


那一刻,仿佛希望破灭一般。

他说,从小到大,父母总是“记差不记优”,好像他就是个“干啥啥不行”的孩子。

久而久之,他在心里形成了思维定势,不管朋友、领导、同事让他做什么事,总是难以拒绝,特别自卑、懦弱。

看过一句话:

孩子最大的特点是,感觉能力很强,理解能力很差。

也就是说,孩子能够敏感地觉察到,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与感受,但不能准确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意义。

他们没有办法“透过父母的谦虚,看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能理解到的就是:

我不行;我很差。

心理学中,有一个“原生自卑”的概念,讲的就是在孩子的童年时间,不当的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

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无助、弱小,事事不如人。

人无完人,更何况一直在成长路上的孩子,如果父母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并经常加以强调,那么,孩子也会形成固化思维,遭到“心理暗示”。

正如弗洛伊德说的那样:“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父母否定得越多,孩子就越在意他人的眼光,越难专注自己的内心与发展。

最终,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个人发展,都会习惯性地将自己摆在“低人一等”的位置。

这样的孩子,一生都很难有大出息,也很难为自己而活。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

都渴望活成父母的骄傲

电影《烈火英雄》中,有个片段印象特别深:

当时,由于“火锅店”爆炸事件处置不当,原特勤中队队长江立伟被免职,由马卫国接替队长职位。

一直被父亲瞧不起的马卫国以为,自己终于升任了队长,父亲一定会为他感到骄傲。

没想到,父亲只是不屑地对儿子说:“如果江立伟不走,你能当上这个队长?”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父亲轻飘飘的话和不屑的表情,仿佛一记重锤,砸向马卫国,他终于忍不住内心的不满,愤怒地质问父亲:

“我这么当上队长,您是不是特别失望,这么多年,不管我干成什么样,你一句好话都没有。”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有这样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有一种渴望永远不会消失,那就是渴望你的父母能够真心地爱你、认可你,并且站在你这边。”

简而言之,每个孩子,都渴望能活成父母的骄傲。

在后来的油罐区救火中,马卫国拼命往前冲,是作为一名消防员的责任,也是他与父亲之间的较劲。

他渴望用实际行为,向父亲证明,他也可以是一个英雄,他也值得人骄傲。

当他和队员们被困化学罐区周围时,他用手机记录大家最后想说的话,轮到他时,他强挤出笑脸,说是希望以后儿子听妈妈的话。

最后,他哽咽着说了留给父亲的话:“爸,对不起”。

后来,马卫国活着从火场回家,父亲默不作声,却主动举起了右手,对儿子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那个铮铮铁骨的男儿,眼里顿时蓄满泪水,站立姿势,给父亲回礼。

那一刻,父子之间的嫌隙,没有任何言语,却听到了化解的声音。

麦家在《致父亲》中写道:

“父亲,你一辈子给了我很多,我想最后再要一点,要你一个清醒的笑容,一个确凿的认可,一声安慰、一声原谅,一个父子情深的拥抱。”

每位父母,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一个美丽的诗和远方。

殊不知,父母自己,便是孩子的诗和远方。

父母眼里的他们,是可爱的、上进的、积极的,他们便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奋斗。

父母眼里的他们,是懒惰的、淘气的、恼人的,他们也会难以自控的,一边自我内耗,一边渴望认可。

父母的认可和鼓励,才是孩子向前奔跑的最好动力。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没有被夸坏的孩子

只有不会夸的父母

教育孩子时,许多父母会有一个思维定势:

总以为,多批评,孩子便会进步得更快;抠掉孩子的缺点,优点就会越来越多。

实际上,没有一个孩子,能成为完美的孩子;而完美,也是一件没有终点的事。

能够激励一个人不断成长的方式,往往是正面的表扬和激励。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

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幼儿园得了一张奖状,妈妈奖励他到餐厅吃饭。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彼时,小男孩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进到餐厅,便拿着自己的奖状,四处找人炫耀。

对此,妈妈既没有感到不好意思,也没有阻拦孩子,反而表示:这是孩子的荣耀,值得被肯定。

渴望得到肯定和认可,是每个孩子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所以,当别人再夸你的孩子时,请坦然地表示感谢,并予以赞同吧。

比如,有人夸你的孩子画画得好,我们可以说:

“我也觉得不错,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每次拿起画笔,就特别投入,而且他对颜色的搭配也很有见地。”

如果有人夸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我们可以说:

“是呀,他这段时间很用功,每天回家第一时间就写作业,在阅读方面,也主动了很多。”

简单来讲,就是透过每个细节,正面积极的挖掘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看到了他的努力与付出。

真正的谦虚,不是否定自己的优点,而是坦然地认可自己,在原有的优点上大步向前。

一位网友曾说过:“来自父母的话,既可能是一束光,也可能是一根刺。”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用“彩虹屁”,编织成孩子人生的光,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迸发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孩子   定势   作业   奖状   队长   眼里   平常   缺点   优点   骄傲   内心   父亲   儿子   父母   妈妈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