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亮:这样做,训练孩子的语气表达能力

和小学老师聊天,她们会告诉你,喜欢某些孩子的理由很简单:富有感情色彩、清新悦耳的童声、轻声细语的温和、绘声绘色的描述,与他聊天充满了乐趣,特爱听她们说话。

最重要的一点是经常从一个小孩子嘴里会蹦出很多的“大人话”来。

对于幼儿来说,他已经开始尝试和感受不同的语气表达,也许这些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而家长和老师们常常会对他们说出的一些“大人话”感到惊奇和好笑。

而这些“大人话”并不单单只是语言本身很像大人,而是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声音去模仿大人的语气来说才是最让人感到有趣的。


钱志亮:这样做,训练孩子的语气表达能力

一、语气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思维武器。个体依靠语言接受教育得以成长;个体间借助语言交流思想、相互了解,其中语气表达的方式和运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语气表达是语言表述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了一个人语言的表达能力与感染力度。

而学龄前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时期,如果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与帮助,孩子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语气表达。

语气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口气。语气表达就是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的语句的声音形式,表示说话人的态度。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思想感情,这种语气可为友好的、冷漠的、开心的、伤心的、激情的、平静的等等;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

我们通常在说话时,特别是与他人交际时,要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语气形式,通常分为四种形式:

1. 传达信息的语气形式,即陈述语气。

2. 希望获得信息的语气形式,即疑问语气。

3. 传达命令的语气形式,即祈使语气。

4. 抒发感情的语气形式,即感叹语气。

在选择适当的语气形式后,往往我们还要同时附加表达自己对交际内容的某种感情、态度或意向,如委婉、揣测、强调、随便等;

如果想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意向,就要使用正确的语气表达方式,即语调、语气助词、叹词、语气副词、句法格式。


①语调

认识语调,语调是指整句话的节律的音高变化、节奏的快慢以及语句的重音。普通话的语调大致有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

例如升调常表达疑惑、诧异的语气;降调常表达感叹、强调、祈求等语气;曲调常表达委婉、不满等语气;平调则表达和缓等语气。例:“我不想去”。

语言的情感性一般表现在语调的平、升、降、曲四方面。平表示淡漠、庄严、悲痛和沉郁的感情;升,表示疑问、愤怒、惊异、召唤等语气;降,表达坚定、感叹、祝愿、祈求等情绪;曲,表示幽默、怀疑、调侃和讽刺等语意。

②语气助词

正确使用语气助词,语气助词是语气在词汇层上的一种典型的表达方式,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作为一种后置虚词,语气助词总是粘着于词组和句子之后,表达出不同的语气来。

如“阿、啊、啦、唉、呢、吧、了、哇、呀、吗”等,在古时候就有“者”“也”“焉”“矣”“乎”“兮”等几个语气词。

疑问语气往往带有“吗、呢”,祈使语气之后往往带有“吧”,感叹语气之后往往带有“啊”。例“谁去”+啊、啦、呢、呀、吗,意思不同。


③叹词

叹词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词,它从不跟别的词语发生组合关系,它的前后总有停顿。如“啊!她长得真像她妈妈”中,“啊”独立于其他成分之外,是一个叹词。

试着用叹词,表示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起呼唤、应答的作用。

● 表示惊讶、赞叹:啊、咦、嘿、嗨、嚯、吓、哟;

●表示喜悦、讥讽:哈、嘻、呵、哈哈、嘻嘻、呵呵;

●表示悲伤、惋惜:唉、哎、嗨、哎呀;

●表示愤怒、鄙视:呸、啐、哼、吓;

●表示不满、异议:唉、嗨、嚯、吓。

钱志亮:这样做,训练孩子的语气表达能力

④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气表达方式。比如,她竟然走了。她到底走了。她恐怕走了。画线的三个语词副词分别含有诧异、重说、揣测语气,从而给陈述语气形式附加上这三种不同语气。

语气副词常用来作全句的修饰语。常见的语气副词有: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简直、大概、莫非等。比如:“她走了”+竟然、到底、恐怕、难道、大概、莫非、偏偏、索性。


⑤句法格式

语言中存在一些相对固定的句法表达形式,我们称之为句法格式。比如,“快来帮帮我”在祈使句中,动词重叠,往往带有轻松的语气。


二、语言发展关键期


学龄前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时期,如果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与帮助,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语气表达。

但语言的敏感期具有阶段性和特定性,一但错过便无法弥补,所以一定要把握时机好好利用这一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

5~6岁幼儿在正确的教育和影响下,能够清楚地发出母语的全部语音,并能够听懂更多较复杂的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够掌握表示因果、转折、假设关系的连接词,掌握表示概念的词汇;能用语言表述事件发展的顺序,并且会有意识地组织句子,表达时能运用各种语气。


三、语气表达


语气表达的方式和运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首先,良好的语气表达方式可以缩短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让班里的同学和教师可以迅速地明白他的意思并且愿意帮助他解决困难;

其次,当一个孩子可以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方式与自己的同伴、父母、教师或其他人沟通时,他就会比较容易被别人接纳,会赢得同班同学和教师的喜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具有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再次,幼儿运用正确的语气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接收他人的信息,这种良好的能力有助于幼儿本身人际关系的发展及自信心的建立。

进入小学后,学生还要学习写作文,要把口语表达转化成书面语。如果学生的独白能力低,不怎么会说话,写起文章自然杂乱无章。

而独白能力强、比较会说的学生,说起话来有条有理、生动自然,写出的文章一般都不错,这是因为书面语是以口语为基础的。

钱志亮:这样做,训练孩子的语气表达能力


在幼儿入学前,如果能学会正确的语音,掌握大量的词汇,有一定的语气表达能力,入学后学习认字、读书和作文时就比较容易了。

学前阶段教师和家长如能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口头组词、组句和语表达能力,让孩子现想现说,有条有理地说,就可以促进孩子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的发展,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适当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语言感染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让孩子们更乐于交流、善于交流,更能感染身边的同伴与成人,增强他们的表达和表现力。

相反的,不适宜的语气表达会让人与人交往中产生误会和矛盾,导致交往障碍。

可见语言语气的表达不单单只是大班教育目标,它影响的可能是幼儿的一生。那么如何让大班的孩子们能在语言表达中自如地运用各种与语言相匹配的语气进行表达,还需要老师与成人有意识地引导与培养。


四、强化训练


①模仿

幼儿的显著特点就是模仿,因此创造机会让幼儿来模仿,对孩子抑扬顿挫语调的获得很重要。模仿对象可以是故事磁带,音像资料等。

几乎所有孩子都对故事感兴趣,选择一些简单的故事,让孩子们听,然后进行讲故事比赛,看看哪个小朋友讲的最栩栩如生、绘声绘色。

几乎所有孩子都对动画片感兴趣,选择一些语音清晰、语气自然的动画片,看完以后和孩子玩“假扮游戏”,让他们扮演他们自己喜欢的角色,像扮演的人物那样说话,比比谁最像。

无论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模仿都是他学习的第一步。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正处于一个最佳阶段。其实有时孩子们会不自觉地对身边熟悉的朋友、老师、父母进行模仿,当然其中也包括模仿他们的语言语气。

钱志亮:这样做,训练孩子的语气表达能力


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们在家模仿老师的说话和语气,特别是批评小朋友的语气,可谓是淋滴尽致。可见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强的,特别是对于给他们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语气。

所以教师首先要在不同的情况之下,运用适当的语言和语气,并可适当夸张一些,让幼儿更容易感知。

其次要引导幼儿多注意倾听和分辨,例如在朗读时可以停下来,引导幼儿听听老师是怎样朗读的,其他小朋友是如何朗读的,哪个音比较长,哪个音比较短。最后可以直接请幼儿学一学。这种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


②表情

表情和语气是一对分不开的“朋友”,它们的关系既是相互依赖的,又是相辅相成的。

表情和语气的匹配在语言表达中是非常必要的,试想,如果老师在批评幼儿时面带微笑,孩子们一定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相反的,如果你在表扬时一验严肃,相信孩子也不会为得到赞赏而喜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能只依靠电话里的声音就可以联想出对方表情的原因。

所以,当幼儿在讲述一件情绪明显的事件时,教师可以直接引导询问,“让我们也感受到你的开心好吗?”或是“你难过时哭了吗?”“请你用难过的样子再给我们讲一讲。”等方式让幼儿注意表情和语气的匹配。


③表演

表演是建立在幼儿模仿的基础上的,可谓是模仿的升华。当孩子们模仿完故事和动画片中人物的语气之后,就可以让孩子进行情景表演,给孩子提供道具和演出服,让孩子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幼儿很容易把自已的感情融入到剧中人物的感情世界里,这样幼儿在表演中使用的语气就不仅仅是模仿了,而是加入了幼儿自身的情感。

有时教师对于孩子们的语气表达并不能做到随时采用教育手段进行指导,而表演就给了师幼互动的最好机会。

并让孩子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尝试体验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语气表达,如同幼儿亲身经历过一次这种深刻的体会,更能促进幼儿语气表达能力的发展。

钱志亮:这样做,训练孩子的语气表达能力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创文章,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叹词   语气   能力   孩子   助词   句法   副词   语调   幼儿   形式   说话   正确   感情   语言   教师   游戏   钱志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