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言而无信的父母,后来都怎么样了?

中国新闻网曾报道过一则新闻:

温岭有个父亲给12岁的女儿小燕许下承诺:只要期末考90分以上,就带她看海。

女儿拼命努力,全部达标后却被爸妈一句话打发了:“这么冷的天,看什么海啊!”

越想越委屈的小燕选择了离家出走,被民警发现后,她嚎啕大哭:“我爸爸太虚伪了,答应我的事情做不到······”

网友纷纷留言: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那些言而无信的父母,后来都怎么样了?


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被父母“放鸽子”的经历。

也都在那时那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扎心的失望、悲伤、乃至愤怒。

如一位网友所说:“他们总是给我希望,又让我失望,而我却每次都把他们的承诺当作糖果一颗颗咽下,化为泪水一滴滴涌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6%,高居第一位。

一、言而无信的父母,正在失去孩子的信任


教育孩子时,喜欢承诺孩子做好某件事后就给予奖励,以激励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

可是却在孩子做好后,不是忘记了就是以各种理由推辞,不兑现诺言。

平时随口答应孩子的事,也从来不放在心上。

在孩子找自己理论时甚至反过来责怪孩子不懂事、不体谅父母,从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

很多父母,都在理直气壮地失信于孩子。

曾教过的一个学生说:

印象最深的是三年级时,爸爸告诉我期末考了第一名就带我去游乐园玩一整天。

然后我努力啊,学习啊,每天支撑我再多学一会的动力就是我最喜欢的游乐园。

我那么那么努力考回了个第一名,心里的期待不断地膨胀,兴奋激动地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到了兑现的那个周六,爸爸却说和朋友约好了打牌,下次再说。

我的心情,像一只充满气的气球,被一根针狠狠扎破。我嚎啕大哭,抱着爸爸的腿让他带我去。

他反过来骂我,“没出息,多大点事”,“就是不带你去怎么了?”,“我答应你的事多着呢,给你个棒锥你就当个针”。

这件事就像一堵墙横亘在我与爸爸中间,他常常跟别人说:“我家孩子不怎么喜欢说话,跟我交流不多。”

这位爸爸可能想不到,让一个孩子对父母失望、心寒、从此产生隔阂的,就是这样一件在大人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的“小事”。

言而无信的父母,会很轻易地失去孩子的信任。

他们的话语在孩子心中不再有分量,于是教育孩子时经常收不到该有的效果。


那些言而无信的父母,后来都怎么样了?


总是说话不算数,孩子不再对父母抱有希望,不再喜欢和父母沟通,亲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父母不守承诺的样子,也会深刻影响孩子的为人。

孩子长大了,很容易变成随意许诺、却不守诺的人,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重视你说的每一句话


“曾子杀猪”的故事早就告诫我们,做父母的应认真对待给孩子许下的承诺。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曾子的话意思是:

“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

现在的父母言而无信,归根结底还是不尊重孩子,不重视孩子的感受,不懂得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说好的带孩子去游乐场,突然不去了,在家长看来只是改变一个主意那么简单,可是孩子可能期待了很久。空欢喜的滋味,多么难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告诉过所有父母

“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

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

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

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般的怄气;

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

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

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一个爱人被夺去般的伤心。”


那些言而无信的父母,后来都怎么样了?


说好了带孩子去游泳、约着周末一家人出去玩,哪怕只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小孩来说,可能就是他心中很重要的事。

“下周末我们去奶奶家玩”,结果突然改变主意;

“好好吃饭,晚上带你去公园玩”,然后到了晚上告诉孩子有事去不了

“考进前十名,就给你买个手机”,不仅不买,还给孩子讲道理,手机会影响孩子学习······

不好实现的诺言,就不要轻易许给孩子;已经许下的承诺,请切实履行。

认真对待自己跟孩子说过的话,特别是明知道孩子会期待的事情。不要随意玩弄孩子真挚的期待、认真付出努力的过程。

因为孩子对父母那份珍贵的信任,失去容易,挽回很难。

那些言而无信的父母,后来都怎么样了?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创文章,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言而无信   罗斯福   温岭   北京师范大学   父母   父母亲   游乐园   教育孩子   失望   爸爸   说话   期待   努力   孩子   喜欢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