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亮:想要孩子作文好,看图讲话训练不能少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8次说话训练、12次看图说话、1次写话,2次看图写话。一般一年级和二年级期末语文考试的最后作文题都是看图写话,8~16分不等。

很难想象,一个连看图说话都费劲的孩子,其看图写话能好吗?有不少孩子往往说不通顺、说不具体,或东拉西扯,或三言两语,或无话可说,甚至怯场怕“说”。

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在大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可使大班幼儿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切实打好听、看、说、思能力的基础,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因此幼小衔接中加强对孩子进行看图说话训练非常重要。

钱志亮:想要孩子作文好,看图讲话训练不能少


看图讲话是组织者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常用的活动形式。看图说话是一种视、听、说话结合训练,它可以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用口语把图画的内容说出来.训练孩子选词造句、绘形传神的说话能力。

看图说话是孩子将来写作文思路的基础,分为任意组合讲话、排图讲话、绘图讲话。

所谓任意组合讲话,就是在准备的一组图片中,幼儿可以随意选择其中的一张或几张,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合后,讲话其中的内容。

所谓排图讲话,即提供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看看、排排、说说,学习讲话一个较为合理的故事。

所谓绘图讲话,就是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成图片,可以是一幅,也可以是两幅或者以上;可以是一个小朋友,也可以是几个小朋友合作画。然后按作画的内容进行故事讲话。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讲话教学,可使幼儿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训练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打好听说能力的基础,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一、学会看图


看图说话、写话是儿童学习表达的最基础的两个环节——先看图再表达。看图是表达的前提,只有看懂图,才能进行表达。所以,这种作业,都要分两步走,一是看图;二是表达。

第一步先看整体,看懂图的故事情节,看清图中都画了哪些事物,它的主体是什么,大体了解图画的主要内容;

一幅或多幅图画出现后,要引导幼儿很快地分辨出是景物画,还是人物画,或是童话故事。如果是景物画,就应从景物的特点出发,让幼儿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从这些景物可以看出是哪个季节?"如果是人物画,就从人物的外貌、衣着、特征、标志分辨出不同的人物特征来;如果是童话故事,就要弄清几种角色是讲谁的故事。

第二步分局部细看,理清图中各事物的关系,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由人到物等;

细致观察是形象描绘的前提,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细致看图,弄清图上有些什么,各在什么位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分析图意主要反映了一件什么事,以加深幼儿对图意的了解。

例如,有的图上有几样景物,应以哪种为主?有的图上有许多人物,谁是主要人物?有的图上有人有景,是以人为主还是以景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幼儿透过现象深人地进行观察分析,弄清图画各部分之间或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钱志亮:想要孩子作文好,看图讲话训练不能少


第三步再回到整体,弄清图上的时间、人物、环境和情节等,根据图中人和事物的关系,弄清这幅图表达了一个怎样的内容,然后联系起来想一想。

在看图时,要指导孩子一边看一边想。想什么呢?第一,要想图中画的情景,要把静的想成动的。第二,要想象图中未画的情景。可以从空间延伸进行想象,也可以从时间上进行延伸,想象画中出现的场面以前会有什么事发生,以后会有什么变化。

这样写作,内容就更丰富了。第三,要把图中的人和事想象成自己或自己的。看图时,自己要进人图中,设想在这样的情景下,自己会怎么做、怎么想、有什么感受。


二、学会说图


表达要做到“一想二说”。

一想:在看懂图意后,正式表达之前,要把图的内容和怎样表达(说或写)想一想,图中表达的是怎样的内容?如果内容很丰富,要想一想哪些是主要的;一说:抓住主要的去说,才能更简练;

二说:除此以外,在怎样说的问题上要想一想题目是怎样要求的?要求你说一句话还是几句话或是一段话?如果是一段话,那你又说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把表达的顺序想清楚说时要提醒幼儿抓住图上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同时要准确地理解画面内容,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把看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要说得有头有尾,顺序清楚,内容完整。最好先有个腹稿,即编拟一个段落提纲,然后再说。


三、学会审题


看图作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单幅图

单幅图会给孩子留有更多的分析、想象的余地。这就需要幼儿对图上的人物、事物、时间、地点和环境等进行认真观察,周详地了解画面内容,充分发挥观察、分析、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钱志亮:想要孩子作文好,看图讲话训练不能少


比如,图上的人物和事物都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通过整体观察,对画面上人物和事物的特点及其关系,事情发展的序,有正确的、全面的了解之后,才能表达。

2.多幅图

连续的几幅图一般是描述一件事的发展过程。看图时,先要对第一幅图详细观察,在看以后几幅图时要着重观察第一幅图中没有出现的事物,如背景有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新的人物,地点是否改变了等。

并注意分辨画面的细微变化,如太阳升起来了,树叶长出来了等,从而想象事件的发展变化,逐图看完后,再连起来重看一遍,以便对全部内容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3.调整图序

这实际上是多幅图的变换形式。有的时候,给了几幅图画,但顺序是颠倒的,这就要孩子根据要求,先把图的顺序排好,然后再看图作文。


四、选好看图说话的题材


“看图说话"的题材要有鲜明的特点:

1.直观形象性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容易感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

老师要选择内容具体、层次清楚、形象生动、色彩优美并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图画教材,作为听说训练的依据,然后由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图画教材内容的背景和环境氛围,给孩子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和悬念,诱发孩子仔细、认真观察图画内容的热情和兴趣。

图画是教材内容的形象表现,要易为大班幼儿接受。例如,画面中若出现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可爱的小动物等,孩子一看见便跃跃欲试,有话要说。

钱志亮:想要孩子作文好,看图讲话训练不能少


2.趣味性

大班幼儿求知欲强,有强烈的新鲜感,看图说话的题材要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大班幼儿饶有兴趣地看图和说话。

例如,在《大象为小熊洗澡》的画面中,大象的鼻子画得像喷泉一样,逗得幼儿手舞足蹈。

3.浅显性

针对大班幼儿知识尚少的特点,图画的题材多是简单明了的,孩子稍经思考就知其意,不必花太大气力就能说出主题。

例如,幼儿在看图画《迷路的小白兔》时,很容易发现小白兔啼哭的原因是它迷了路。

4.启迪性

这是看图说话课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的体现。例如,图画《小白兔过河》的故事情节,向孩子提出了要互相帮助的做人道理,有明显的教育意义。


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看图讲话的教学主要采用集体授课式,集体看图,提问回答,这种方式便于集中指导,有利于教师与幼儿及幼儿间的交流;但也存在弊病,由于发言的机会有限,难以让全体幼儿有充分讲话的机会。

特别是那些口语发展较差的幼儿,怯于在众人面前发言,教师往往忽视他们。教学要讲策略:

在让幼儿认真看图后,教师可先挑选一位敢于发言的幼儿,模仿教师的语气和姿态,简单地介绍图画的内容,教师适时地给予鼓励,以调动其他幼儿说话的积极性。

钱志亮:想要孩子作文好,看图讲话训练不能少


然后,动员更多的幼儿参与训练,敢说敢讲。对有口头表达能力的幼儿要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口语能力: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

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幼儿,也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应予以肯定。

大图与小图结合。大图能集中幼儿的注意,便于教师集中指导,适合面向全体幼儿使用。但在运用大图时也可提供相应的小图。小图可以人手一份,幼儿面对小图,必然会主动地去看、去想、去说,可以做到全体幼儿都主动参与。

集中与分组结合。集中讲一讲,分组议一议,再集中讲一讲分组议一议。一般是集中在前,分组在后,或交叉运用,分组是集中的延续、扩展。分组可以是指定的,也可以由幼儿自由结合分组的优势是化大为小,自由、灵活,幼儿参与的机会多,讲话的顾虑少,你一言,我一语,容易调动幼儿想和说的积极性。

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引导、多向互动、生生互动、面向全体、人人练说,让幼儿在听、说、评中互相交流,各自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而分组交流,全班展示则体现了群体间的互动。同时,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比赛,既训练了幼儿听话、说话,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钱志亮:想要孩子作文好,看图讲话训练不能少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创文章,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讲话   孩子   大班   图画   景物   口语   事物   画面   幼儿   说话   形象   能力   人物   教师   内容   游戏   钱志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