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没见产业生态处境尴尬

AI没见产业生态处境尴尬

第984期

AI没见产业生态处境尴尬

文 | 李蓬阁 责编 | 王晔

封面创意 | 王晔 策划 | 刘克丽 校对 | 张静楠


到目前为止所有投身AI赛道的企业基本没形成闭环生态是AI行业应用的现状,分析目前AI尴尬状况的原因如下:


独角小兽们不了了之


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资本大量涌入,机器学习在投资界受到到热捧,AI赛道至今没有出现纯AI独角兽企业如:商汤科技、旷世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等,市场反响不佳,时至今日当年已投3年有余遍地开花的风投未见资本回报。


AI只是嵌入云服务应用


Al技术应用首先是基于云服务的算力平台普及实现的。应用案例比比皆是,机器学习、自动驾驶、车联网、共享服务等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人工智能代名词,实际上所有的应用AI并不是独立的技术应用,只是嵌入了云服务的技术产品而去服务于应用,如果它只是嵌入式的服务应用,不可能形成独立的产业生态链。


三个要素有两个在用户手里


众所周知,AI的技术应用是靠算力、算法和数据,案例是平台,算法是通道,而数据则是原料。而云服务平台只能提供算力,数据和算法在用户手里,在用户手里的算法和数据,短期内又不可能形成商品,所以不可能形成产业生态链。


AI芯片只能提供算力


AI产业分到两个赛道,一个是平台赛道,一个是算法赛道,所谓的平台赛道就是算力赛道,其中包括了 AI芯片的赛道,但是现状是,很多起步较早的人工智能企业开始研发芯片,其目的在于在产业布局中抢占先机,而不是共同建立生态。


算力赛道中国不是种子选手


以近两年风生水起的英伟达为例,它本身起家就从GPU浮点计算开始,算力起步就是矢量起步,在数据中心计算芯片领域英伟达逐渐形成垄断。国内以寒武纪为代表的AI芯片厂商也在发力布局终端和云端,嵌入式智能支撑起的芯片厂商获利之后,国内外科技巨头们开始走上自研AI芯片之路,但目前并不是种子选手。


算法赛道上分为二维


AI分为两维,一个是通用的AI,一个是行业专用的AI,通用的AI一般是云服务平台所提供的,例如人脸识别等AI应用,有用户需要人脸识别技术,不需要自己开发,只需要在通用平台上下载付费应用,所有的用户都在用专用的AI和通用的AI对接。


每个行业的算法都不同,例如化工行业的算法和煤炭行业的算法,医药行业的算法和教育行业的算法截然不同,所有的算法在用户手里,所有的云服务平台只能对接他们的算法。


数据相对封闭


前面定义过数据是原料,而用户的数据是全然封闭的,云计算服务的,平台的数据也是全然封闭的,如果封闭了不对外开放,怎么可能形成对接产业链呢?


结束语


下一个结论,AI只有应用没有产业,更没有产业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生态   英伟   种子选手   产业   人工智能   赛道   处境   算法   芯片   手里   尴尬   数据   用户   行业   平台   技术   科技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