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联网仍是半空白状 五大理由定短期不可裂变

农村互联网仍是半空白状        五大理由定短期不可裂变


第1011期

农村互联网仍是半空白状

五大理由定短期不可裂变

文 | 李蓬阁 责编 | 王晔

封面创意 | 王晔 策划 | 刘克丽 校对 | 张静楠


“城乡网民规模”已经成为没有参考价值的指标,在互联网下沉势力的冲击下城乡的界定日渐模糊。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体差异仍然会暴露出很多微观问题,弱势群体的受关注程度仍然很低,农村互联网半空白仍是常态,这是振兴农村主要切入点之一。


非网民大都在村镇


宏观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非网民规模为4.63亿,其中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为43.8%,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56.2%。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人群为主。“非网民规模”这一指标是从2017年正式列入CNNIC报告的,这代表着在互联网普及过程中的不平衡开始受到重视。在普及过程中农村网民规模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可能存在以下五个原因:


城镇化导致农村网民流失


随着农村地区不断城镇化,网民本身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中青年外出务工也导致农村网民向城市流动。比较反常的现象在于,受疫情影响中国人口流动规模大幅下降,2020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大幅提升,但是这并不代表农村互联网本质上的崛起。


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决定普及率


现有的农村网民的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决定了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无法突飞猛进。但是,重视整体忽视差异的现状有所改善。统计数据反映了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和市场趋势,互联网的工具性已经在农村逐渐显现。


下沉不是商业市场救命稻草


产品通过网络直播获得销售业绩,刻板的旧农村已经发生质变,下沉市场并不是商业“救市主”。农村网民被感知的需求要比城镇网民更强烈,制造看点和沉迷于流量并不是五环内的专属逻辑,掌握巨大流量的互联网巨头试图通过电商、短视频、手游打开下沉市场,以寻找业务增长点。但是,鲜有互联网企业去探索,传统农村集市和小商超百货如何与互联网共生。农产品在不断上行,互联网将如何下行?所谓的农村电商运营中心还多是表里不一的噱头产物。


对互联网金融敬而远之


大部分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都会屡屡碰壁,因为农村市场普遍情况复杂。农业项目靠天收的性质决定了抗风险能力极差,且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农民又普遍缺少可抵押的资产。农村新生代网民反而更容易成为网贷的受害者,长期以来金融血液都难以输送到中国农村,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也缺少生长的土壤。


农村电商的高光时刻已过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和巨大市场潜力的呼唤下,相关资本纷纷涌入农村电商行业。同样是在2017年农村电商行业融资达到峰值融资总金额达11亿元。此后出现指数级下降,农村电商进入沉淀发展周期,显然农民大面积享受行业红利还有待时日。


结束语


农村网民教育水平、经济收入、迁移流失、基础设施滞后、金融体制不完善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互联网下沉市场无法在3一5年产生裂变反应。在互联网巨头们遥望星辰大海的时候,农村脱贫之时就是进入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开始,但短期内不会裂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半空   农村   普及率   城乡   网民   城镇   融资   大幅   重视   理由   规模   能力   地区   金融   经济   市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