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古意》,中国的君子,都得有这样的精神品质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什么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气概,在我看来,那便是肉身可以被打败,但精神,绝不会被击垮!今天在梅尧臣的这首《古意》里,我读到的便是他对中国君子的赞扬和褒奖,更是寄语了满心的期望。

品读《古意》,中国的君子,都得有这样的精神品质

梅尧臣连环画封面

宁折不屈,坚守自己的信念,面对挫折,也绝不放弃,这,就是梅尧臣的《古意》。我初读的时候,多少有些不理解,后来发现,是因为他的这首诗,是要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来一起读得,否则,其实很难理解这诗中的包含的意境。

这首诗,梅尧臣写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当时的梅尧臣,是知建德县事。在此前一年,北宋朝廷,刚刚发生了一次大的政治斗争,史称景祐党争。范仲淹被贬饶州,范仲淹好友尹洙贬郢州监酒税,余靖贬筠州监酒税,欧阳修贬夷陵令。这些人,可都是梅尧臣的朋友啊,他眼中的君子。

品读《古意》,中国的君子,都得有这样的精神品质

景祐党争图

以梅尧臣的角度来看,这便是君子遇到了挫折,就好像宝剑折断蒙尘,就好像月亮缺了还被乌云遮挡。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品读《古意》,中国的君子,都得有这样的精神品质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他的这首诗,用月亮和宝剑,来写人的意志和志气,月亮不会因为缺损而改变自己的光辉,宝剑不会因为被折断而改变自己本来的刚硬,而且,月亮缺了,也还有再次圆满的时候,宝剑即便是折断了,经过重新铸造,也还会再次的复原。很明显的借景借物,来写人。

品读《古意》,中国的君子,都得有这样的精神品质

影视剧中的范仲淹

这里的月光,这里的宝剑,在梅尧臣的心中,不就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吗?在他看来,他们被小人陷害,被皇帝编贬谪,但是他们一定会和月亮,和宝剑一样,即便是遇到了挫折和困难,也一定会迈过去,月缺会再圆,剑断能重铸,他们是不会被打垮的。

品读《古意》,中国的君子,都得有这样的精神品质

影视剧中的欧阳修

《古意》的后面两句,则是很直接的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世俗的势力可以压倒山岳,却难以折服志士的心志。男儿自有持定的操守,可以被杀却不可以苟且安生。梅尧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即便是被小人们击败了,但是大家的内心没有认输,没有投降,大家在精神上,依旧在抗争。

品读《古意》,中国的君子,都得有这样的精神品质

君子风范

我们是君子,会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士可杀不可辱!而这,就是梅尧臣心目中的,古代君子志气吧,所以诗名为《古意》,他是在以古人作为比喻的对象,既是赞美这种风度气质,更是对大家进行鼓励。

品读《古意》,中国的君子,都得有这样的精神品质

《老人与海》

我相信大家读完这诗,了解其背景之后,都会想起一部作品,那就是《老人与海》,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但是我觉得,两位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男人,可以输,可以失败,但绝对不能被击垮。

梅尧臣说这是中国古代的君子气概,但是我以为,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这种品格,是我们安身立命,在这个世上存在的精神支撑,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拥有的品质,若是遇到一点挫折和麻烦,就认输投降,那你枉来人间走这一遭!

品读《古意》,中国的君子,都得有这样的精神品质

君子有君子的风度

生而为人,傲从骨中生,万难不屈膝!每个人都会有困苦难,只有抗住,才有以后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古意   安生   建德   君子   乌云   山岳   月亮   志气   气概   宝剑   剧中   中国   风度   男儿   挫折   信念   品质   精神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