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吃了胡辣汤,一大早就出发,没有走高速,一是走得早也不堵车,二是多卖卖眼。


绕过蓝田县城,就向辋峪口进去,也就一个小时。沿着这条县道走啊走,路是新修的,除了曲折一些,其他都不错,车也少,都走沪陕高速了。进山不多远,同车的说他好像来过,从前面的莫个地方左拐,就是蓝关古道,在先前走,就是辋川镇,前面还有一个王维手植银杏,以前是从高速回西安,路上看到标语,就提前下来转转。他开始自嘲了,经常进山,经常进去一个峪口,走着走着发现自己好像某年某月某日来过。我说这才是游玩的最高境界,把常玩常新。


过了蓝关古道的入口,惦记着王维手植的银杏树,却也怎么找不到。从辋川镇前就问,一直问到辋川镇后。终于到一个叫做王维山庄的地方,他肯定这个地方没有错,车开进去后就是一排废弃的厂房。二百米后就是遮天的古树,蓊蓊郁郁,旁有一碑,记着某某。停下车,我们绕树一匝,果然粗壮高大,比起罗汉洞古观音禅寺的银杏来气场上逊了那么一些,但是和百塔寺的那颗也是差不多了。旁边有一个看守厂房的保安,递上一支烟后,他言辞颇多:这个树就是王维亲手种的,修这条路把下面两米都埋了,下面的树干还要粗。他怕我们不信,领着我们到路边:看看这块石头,这叫钓鱼台,王维以前在这个地方钓鱼乜。我顺势看去,路下就一块岩石突兀而出,下面就是深沟。我看着宽阔的沟底就那么浅浅一道水,我很是怀疑这个钓鱼台。那保安看我不相信,又解释说,当年修这个厂的时候,把这条沟里的水已引到旁边沟里了,所以这条狗里就没有水了。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我恍然。是呀,千年岁月的变迁,很多东西都说不清了。原来我总是以为辋川是在山脚,现在才知道,距离长安城有五六十公里,就是从蓝田县城进来,也有二十多公里,而且是二十公里的山路,他隐居的地方不是山边,应该算是深山了。比起那些隐居在长安户县一带,距离长安城只有二三十公里,进山只有不到十来公里的人来说,他走得更远,他的心距离长安城更远。

前面还有一块碑,写着王维之墓,荒草爬满了,在废弃的墙边,不注意根本看不到,隐藏的够深的。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上车接着向前走,我想着些王维诗里的地名,一路都没有看到。沟道时宽时窄,在草坪村停下车,看看溪水,捡块石头,天是更蓝了。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我们的目标是石船沟,这是一个传统村落,整个西安只有两个中国传统村落,这是其一。我出去都有一个目标,但也只是一个目标,路上的风景才是最主要的。又行了二十多公里,就到了一个石船沟口,旁边有石船沟景点标志。沟里一两公里的路上散落着人家,有的还在收拾着房子,看样子是在做农家乐,果然,前面就有开农家乐的。但是看样子都才开始营业,有的还在准备。这里距离高速不远,葛牌镇这几年的农家乐风风火火,西安市区的人都喜欢夏季在这里避暑,有样看样,村里准备开农家乐也是正常。


村中我们看到了一块小小的牌子,上面是清代老宅院的标志,我们没有停,先进沟转转。村头一个老人家他说,上去来回也就是三个多钟头。我们一看时间十一点,决定还是看看,一路就进了沟。沟中显然有人行走的痕迹,我们看到了千年的红豆杉,水桶粗细,看到峡谷,巨石楞楞,看到瀑布,水流飞溅,当然也有几户已经废弃的屋舍,这里交通是不方便了,他们都搬到了沟口。在上到一个长长的铁梯子后,又走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了那块巨大的石头——石船,这也是石船沟得名的由来,三间房大小的石头,确实如同一条船般停留在西边的平地上,听这里的人说,石船前是不长大树的,前方确实开阔。再往上,还有石印,石鼓。我们看看时间,决定还是放弃了。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回到沟口村子,我们就向清代老宅子进发。顺着一条逼仄的小路向上出发,走了一百多米,就听到“咄咄”的声音,寻声一看,是一个老人家在砸糍粑。绕过去,看到老人举着木槌,磨盘大的石面上,堆着脸盘大的一堆洋芋糍粑,黏黏的,已经差不多了。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尝尝吧,我们这里的洋芋好!”老人有些不善言辞,但是看到我们还是笑容满面。我用手挖了两指,真是香,冲鼻的洋芋味道。“我来帮你砸砸!”拿过木槌,我抡起来,不几下,胳膊就有些酸了。不过糍粑也已经砸好了。

“到屋里来吃吧!”

“好好!”

跟着老人,我们走进了这老宅子,这就是清代老宅。四合院形式,不过房屋都是比较小,一小块地方满满小间房子,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庭院,左边有个口,还通向另外一个院落。

“清代老宅子就这么小吗?”我有些不信,因为作为传统村落,怎么也要有街巷呀,可这里明明就是两个院子。

“就这么多,其他的早就废弃了。”跟随老人进了屋,房子的功能分间也多,正对的是一个床铺,右手边是做手工的,摆着一些编织物,左手就是厨房,黑乎乎的,老人也不开灯,把糍粑放下,“我给你们烧些汤要浇着吃。”老人忙着自己的事情。我左右看看,这可是生活了几百年的老房子了,屋里土墙土地,但是没有一点潮气,墙壁上凌乱挂着一些生活用具,门口靠墙放着一个木梯子,通向二楼隔棚。

“好了,来吃吧。”我们看着院子时,老人叫着我们,进到厨房,我看是满满的一碗,赶紧不要这么多,我们是吃过饭的,这个太多了。酸汤的,真是好吃,黏得筋道。山外的糍粑大多用机器,人砸时只是给你看看。端着碗我们走到旁边的院落看看,不多时老人也端着一大碗过来了。“这大间是祠堂,以前祭祖和来客人时就在这里。”木门上不知谁乱画着字。“旁边是另外一家,这里原先住着三家人。”“听说你们这里有族谱的。”“是有,现在拿到西安一个大学里的一个教授家里,说是做研究。”

我们聊着天,大家吃着一锅饭,就算是自家人了。老人也不像刚才我们问一句,他答一句。“族谱上记着,我们是从安徽过来的,这里有山水,可以种地,可以过活。我们就留下了。”

“现在这个院子只住两家人,其他的搬到下面了,也有搬到草坪村的,还有搬到县城,搬到西安的。我一个人,也习惯了。”

“县里说要修,修理的人也来了几天,可是又说没有钱,就又走了。”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终南山深处的生活怎么样

这是我吃的最香的糍粑了,我吃了两碗。我们身上没有现金,老人用不了微信,搜光口袋,也只有十几元,要给老人,老人急忙摆手,不是那种推辞,是真的不要,我们也是不好意思。出门时,碰见旁边房子的一对老夫妇回来,背着锄头筐子,善意的微笑。这里是没有什么人来的,这里的人很憨厚。屋子外,坡地上正在收获的包谷地,一片一片,秋高气爽。


下坡的路上,同伴在右臂土崖上,看到了一个圆圆的东西,捡起来一擦,上面有四个字“康熙通宝”,清朝的。


记行四句:

摩诘南山存诗隐,石船西去为秦人

一树红叶无人问,半径黄花作柴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蓝田   钓鱼台   木槌   糍粑   洋芋   宅子   背井离乡   西安   村落   清代   农家乐   深处   石头   老人   路上   距离   地方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