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秋分至,暑气消,天气渐寒, 9月23日15时50分今年的秋分将到来,我国多地正式开启“入秋”模式。《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昼夜时间均等,且天气由热转凉。枫叶红火,稻谷金黄,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美好秋意从今日展开。秋分时节,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凉爽的秋季,南方地区让人觉得酷暑难耐的“秋老虎”也即将离开。原占据在大陆上的副热带高压继续南退,冷空气逐渐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主导力量。江南、华南地区降水逐渐减少,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

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古人认为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不再打雷。“坯”是细土的意思,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洞穴之中,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这时天气干燥,降水量逐渐减少,水汽蒸发快,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季节性河湖逐渐干涸。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的天气各有特点。秋分时节不少北方地区已经步入初冬,最北端的漠河、呼玛,内蒙古北端的海拉尔、四川西部的甘孜、松潘等地甚至迎接起第一场雪。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已进入深秋,山区密林层林尽染。而在华南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日平均气温还在22℃以上,还处于夏末时光。

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秋分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时节,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正当时。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揭示了秋分是该地区种小麦的好时候。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南方还有“秋分放大田,寒露一扫光”、“秋分种山岭,寒露种平川”的说法。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耕种时机和节奏,适时播种才能收获质量优良的农产品。秋分是芦苇的花季,芦苇是保土固堤的优良植物,还可作造纸、人造丝和人造棉的原料,也可作编织席、帘等用。秋分后,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林区的红松子开始结籽,松子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医书记载称其“味甘补血”。杜甫诗《秋野》云:“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

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秋分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即今天中秋节的原型,因为秋分在农历日子不固定,且秋分不一定有圆月,后来人们便选择了有圆月的农历八月十五祭月。秋分还有“送秋牛”的风俗,牛在古代是耕地的主力军,秋分又是丰收耕种的重要时节,所以这时出现挨家挨户送“秋牛图”的现象。“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时要说秋耕和吉祥的话,俗称“说秋”,表达人们对农业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在岭南地区,人们有吃秋菜的传统。“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又名“秋碧蒿”。秋分当天,村人到田野中采摘秋菜回家,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人们称:“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以祈求家宅安宁、身体健康。

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国人注重养生,从古至今流传下许多秋分养生之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渐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睡早起最适宜。遵循机体“阴平阳秘”法则,阴气渐盛,此时适合养肺,黄芪煎汁加薏苡仁、扁豆、绿豆、莲子、大枣、枸杞子煮粥频饮,可补肺气。失眠和睡眠质量差者,可利用秋分时节改善,以酸枣仁捣碎加小米煮粥,调入少许蜂蜜,既改善睡眠,也宁心安神。这时天气干燥,人的身体很容易缺水,要注意清热滋润。食用油酱毛蟹可益阴补髓,清热散瘀;海米炝竹笋可清热化痰,祛风托毒;甘蔗粥可补脾消食,清热生津。

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红叶层染、丹桂飘香、秋高气爽,从今天开始感受浓浓秋意。


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秋分:秋意浓浓,丰收时节天渐凉

【2019年7月刊:西部地区高原湖泊】,椱ァ製这段描述₳E6u7Y7lTp22₳后到◇綯℡寳

复制以上内容,打开淘宝APP即可购买

发现海南:100个最美观景地 ¥8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秋分   江南地区   小兴安岭   秋意   时节   秋菜   寒露   丹桂   阳气   阴气   松子   昼夜   天气   我国   地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