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以前也觉得《西游记》中如来不应该同意收“人事”,但是现在的看法向另一个方向发生了改变,不但支持两个尊者的做法,而且,确切地说,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好处,不属于收受贿赂

应该有很多人不会赞同阿傩、迦叶向唐僧暗示索拿好处的行为,甚至会对此表示蔑视或者抱以批评。类似的读者为数不少,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他们只是站在了唐僧的立场来看待问题。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想想也是,师徒四人千辛万苦,万里迢迢,一路经历了无数磨难才来到西天灵山,他们的一片诚心日月可鉴,就这样,佛祖和两个尊者还好意思问他们要钱?——良心到哪去了。

可是,换个角度去想,阿傩、伽叶以至于灵山为什么不能问唐僧要钱?难道唐僧他们是来灵山要债的债主?西天可没有亏欠大唐什么,更没有责任和义务非要大发善心,免费提供经书。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其实,想得深入一些,会发现有趣的一点,为何人们默认灵山就应该无偿提供经书?或许是因为把他们想作是超凡脱俗的神仙中人,至少也应该是不食烟火的出家人;但骨子里他们还是“手艺人”,或者说是“商人”,同样是用“劳动”换取财富。

哪怕世上是有不劳而获的和尚,也是因为他们在前期做了很多铺垫,并不是完全地不劳而获。

进一步来说,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免费赠送商品的情况。例如,在旧社会里,很多家庭使用简陋的油灯,黑烟缭绕,有精明的商人免费提供亮明的玻璃油灯,很多人兴高采烈地排队领取。有人不解,问老板,这不是犯傻吗?不卖灯。老板回答,等他们用惯了生意就来了。实际上这就是“送灯卖油”。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可见,免费的好处中隐藏着狡猾商人的企图,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客观地说,写作经书需要付出大量脑力劳动,而制作经书本来就需要材料成本,再加上人力成本,灵山的和尚为经书收取一些金钱并不为过。

即使脱离神话小说,以现实生活来看,和尚也有权利收取费用。毕竟和尚也是凡人,他们也需要穿衣吃饭。除非有人供养,否则他们也需要通过各种劳动获取金钱去购买生活必需品。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再说了,从尊重知识的角度来看,智慧也不是一种应该无偿赠予的商品。就像教师一样,无论在什么时代,教书收取报酬天经地义。

所以,无论是主动要人事的阿傩尊者,还是对此做出解释的如来,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不对。

此外,更不必说免费的东西没有几个人会珍惜。真要是轻易得到的真经,大唐国民也未必会看重。否则,派几个神仙送到大唐不好?怕只怕送去的经书没人要、没人信。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当然,在《西游记》书中加入“索贿”的片段也是在讽刺现实世界中唯利是图的和尚。

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按照古代常有的事例,和尚不会无偿念经,收钱也是司空见惯,而不少出家的和尚简直是掉进了钱眼里,他们贪婪程度远超俗人。在《西游记》作者看来,连佛祖也不能免俗,这一段既可以看作是对佛教的讽刺,也可以说是作者的亲身体会。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不过,虽然爱钱的和尚显得非常虚伪,但也有合理之处。对于信奉佛教的人来说,听了和尚的讲经,或者请和尚做了一场法事,内心因而会感到轻松或者满足,从而他们也乐于为此支付报酬。哪怕和尚使用了一些花招,也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至少信徒确实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

但也不可否认,在佛教中同样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历来不乏有招摇撞骗之辈,以高明的手段骗取民众的信任,非法攫取钱财,这种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就事论事,根据对《资本论》的浅白理解,一个直白的道理就是劳动换取价值。写作佛经、制作佛经照样是劳动,而且知识无价,所以《西游记》中尊者用它来换取金钱无可厚非。

但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应该怎么来界定商品的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用“智商税”的方式获取钱财屡见不鲜,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防辐射安全路由器,另一个是免费病毒软件——据说杀毒软件免费后,病毒出现得越来越少。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回到《西游记》的问题来,继续讨论是否应该向唐僧收取报酬。

有一个相关的笑话,是一个销售员怎样做才能把一把梳子卖给和尚。

理论上来说,和尚原本没有对梳子的需求,可在商家的引导下,市场被培育好了。那么商家的行为是否正当?不管怎样,多多少少有一点无良的味道。

通过这个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本质,佛经的意义远比”梳子“好。

在《西游记》书中,取经人来西天求取的经书,不同于和尚的装神弄鬼。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相比而言,阿傩尊者没有以次充好,用货真价实的真经换取好处,比欺骗手段要显得更加光明,也更像是等价交换,所以,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的好处算不得贿赂,佛祖允许这种行为也非常恰当。

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严格地说,其实阿傩对真经的定价明显偏低。

唐僧来西天取经,路上历经十四年,这不是一个可以频繁来往的路程。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以现代人的经验,出门旅游早已做好了被宰的准备,旅游景点的“高价面”属于常事,高价纪念品也早已习惯,见怪不怪;而且,既然难得来一次,多花一些钱也很值得。同样的道理,除了唐僧,以后再也不会有东土大唐的其他和尚前来取经,来取经的唐僧显然属于一锤子买卖,“到此一游”真的只有一次,尊者哪怕“大砍一刀”也是应有之义。

何况这是充满真知灼见,可以破解迷障、救苦救难的佛经?


〈完〉

佛祖为什么允许藏经阁的阿傩、迦叶向唐僧师徒收受贿赂?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 感谢点赞、评论、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唐僧   师徒   佛祖   灵山   西游记   大唐   佛教   尊者   藏经阁   真经   佛经   梳子   西天   经书   和尚   好处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