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废李严事件背后:马忠的作用

李严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他文武双全,参与制定《蜀科》,又多次平叛,受到刘备的重视,和诸葛亮一起成为托孤大臣。但他在和诸葛亮共事八年后,因运粮不力和谎报军情的缘故,被废为庶人。这件事的大体脉络十分清晰,但细节上有一些值得发掘之处,本文就来讲述在这件事当中的一位关键人物。

诸葛亮废李严事件背后:马忠的作用

李严

在李严被废之前,他的名声就颇为糟糕,有“李鳞甲”之名,曾与多位同僚和部下发生冲突,包括辅匡、杨洪、王冲,连同乡陈震也对诸葛亮说李严在乡党当中风评很差。在北伐开始后,诸葛亮多次希望李严到汉中帮助自己,李严不肯,同时修筑大城,想要划出五个郡来成立巴州,还希望学司马懿等人开府。诸葛亮在李严的要挟下封其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给李严加官为骠骑将军,甚至在北伐期间给予李严管理丞相府的权力,李严这才同意来到汉中帮忙。

然而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因天降大雨,李严粮草督运不力。李严惧怕受责,便派参军狐忠和督军成藩去向诸葛亮传喻旨,让诸葛亮退兵。诸葛亮退兵的消息传来时,他在传令人前假装不知情,称粮草尚足,又在另一方面给刘禅上疏,说诸葛亮是假装撤兵引诱敌人来攻。结果最后诸葛亮出示李严先后言行不一的文书,令李严哑口无言,只好俯首认罪。

诸葛亮废李严事件背后:马忠的作用

诸葛亮

对于李严的先后表现,史学家田余庆曾评价说过于乖谬,不符常情,根本不像是精明能干的李严会做出的事。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史书里记载诸葛亮获得了李严前后的文书,导致李严做的事看上去错漏百出,但实际上李严的算盘可能是打得很精的,他原本没有打算留下文书。

李严派人去给诸葛亮传的退兵命令是喻旨,所谓喻旨,是口头命令。李严传的肯定不是自己的命令,他没有让诸葛亮退兵的权限,那肯定就是以刘禅名义发布的命令。到时候如果诸葛亮退兵,并声称是刘禅的命令,刘禅会说自己根本没下这样的命令,但因为是口头命令,诸葛亮拿不出相关文书,便无法自证。以诸葛亮的聪明,他自然能知道是李严从中作梗,但如果李严假装糊涂,诸葛亮也拿他没办法。

这样一来,李严可以洗脱自己运粮不力的罪名,诸葛亮因为无故退兵还甩锅刘禅,威望也受到了打击,同时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君臣关系也会产生裂痕,对李严来说简直是一箭三雕。诸葛亮事后曾评价李严说: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於不意。意思是自己本来以为李严心术不正,那么不去得罪他就是了,没想到他居然干出苏秦、张仪这样出人意料的事来。苏秦、张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诸葛亮所指的苏、张之事应该是指李严两面三刀,挑拨君臣关系。

既然李严并没有打算留下证据,那诸葛亮又是如何获得李严前后不一的文书呢?首先,诸葛亮所出示的文书肯定是真的,否则李严不可能哑口无言,其次在指认过程中诸葛亮很可能动用了人证,使得李严无可辩驳。李严写给刘禅的上疏会交由尚书台以及刘禅身边的侍中处理讨论,这些人都是诸葛亮举荐给刘禅的,诸葛亮要掌握这些文书很容易,李严也肯定想得到,因而关键问题在于喻旨,关键人物就是李严派去去给诸葛亮传令的狐忠和成藩。

正巧的是,诸葛亮在上疏废李严时,正好写了这么一句:自度奸露,嫌心遂生,闻军临至,西乡讬疾还沮、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平参军狐忠勤谏乃止。他在批评李严的行为时又去夸奖了狐忠制止李严有功,因而狐忠肯定在废李严这件事当中扮演关键角色帮了诸葛亮大忙。

狐忠的名字大家听着很陌生,但他的另一个名字大家就很熟悉了——马忠。三国时期有两个马忠,一个是潘璋的部下马忠,这是个小人物,只在抓捕关羽时被记载过一次,另一个是蜀国的马忠,这人就厉害多了,是蜀国的重要人物。马忠原名狐笃,因被母亲家养育长大,便随母亲姓狐,后改回父姓马,改名为忠,便成了马忠。

诸葛亮废李严事件背后:马忠的作用

马忠

马忠传记载他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被任命为丞相参军,协助蒋琬留守汉中,第四次北伐中又前往前线参与战事,和李严传里狐忠的官职和事迹正好对应的上。而马忠深受诸葛亮信任,陈寿评价他“扰而能毅”,扰有驯的意思,指马忠十分听话。那他听谁的话呢?自然不可能是李严的。

因此,这件事的情况很可能是马忠根据蛛丝马迹发现李严的行为不对劲,然后提前用了一些方法偷偷收集或者迫使李严留下了相关文书,并在传令时提前令诸葛亮掌握了李严的动向,最后亲自担任人证,让李严在铁证之下无话可说。

李严被废后马忠也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两年后,南中的庲降都督张翼治下发生叛乱,张翼在快要平叛结束时,诸葛亮派马忠接替张翼担任庲降都督,并凭借张翼打下的基础成功平定叛乱。战后马忠因功受封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这件事足以看出诸葛亮有意栽培马忠。

诸葛亮死后,其继任者蒋琬、费祎依然对马忠十分重视,马忠晚年官至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平尚书事即有权参与尚书台政务决策,是进入朝廷核心中枢的证明。蜀汉朝廷以其他官职参与尚书台决策的前后只有七人,分别是诸葛亮、蒋琬、费祎、马忠、姜维、诸葛瞻、董厥,马忠是唯一一个获得这种地位的益州本地人。

马忠最后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

诸葛亮废李严事件背后:马忠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南中   苏秦   蜀汉   汉中   鳞甲   人证   蜀国   都督   粮草   哑口无言   丞相   尚书   文书   将军   命令   作用   事件   游戏   马忠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