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本篇文章共2923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世人皆说只有美国海军才有技术拥有核动力航母,想要为航空母舰配上“核动力心脏”可不是一件容易活,极高的难度要求设计安装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否则可能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糟糕后果。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其次维护核反应堆的造价极为高昂,拿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为例,每一座核反应堆的要价都高达2000万美元,而安装费也要800万美元左右,这对于囊中羞涩的苏俄海军几乎是无法接受的,还不如烧点重油划算得多。

核动力航母有多难造?

相比于使用常规动力的航空母舰,核动力航母优势显著,首先理论上航程是无限的,只要补给跟得上完全可以在海外想呆多久就呆多久,仅一克的铀元素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就能堪比2吨重油,并且能量转换效率高,人员起居空间变得更大,自持战斗能力更久。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苏联:我们要有自己的核动力航母

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冷战进入到白热化程度,由罗纳德·里根总统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将苏联拖入了空中乃至太空的较量之中,而海上苏联同样也没闲着,希望搞出一艘超级核动力航母,打破美国海军的海上封锁,让红海军真正走向远洋,这就是著名的“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计划代号1143.7。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20世纪80年代,苏联研发设计出著名的苏-33舰载战斗机,即“海侧卫”,是苏-27“侧卫”的衍生型号。由于苏-33太重(最大起飞重量为33吨),仅凭正常的滑跃式甲板根本无法安全保障苏-33油箱满载后起飞,所以苏联军方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让苏-33永远油箱不加满起飞,成为“甲板保卫者”从而失去了远程作战能力;要么为苏-33配备弹射器,即建造一艘核动力航母。

当时苏联野心勃勃,希望能够借此好机会打造红海军的核动力航母,于是就有了“乌里杨”计划。苏联涅夫斯基工程设计局于1984年12月开始酝酿建造四代大型核动力重型载机巡洋舰,即“乌里杨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红海军的工艺巅峰

由于先前苏联从未有过建造核动力航母的经验,所以也没有配套的额船坞和车间,为此苏联政府专门拨款开始对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进行大规模的改造,配备了新的装配和焊接车间,并将著名的0号船台的长度加长了30米,加之新的900吨龙门吊的采用,苏联已经有条件开始兴建大型核动力航母。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甚至考虑好了航母建造后如何进入黑海,布格一德涅伯一利曼河道侧翼被掘宽,形成了足够航母通过的大沟渠。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母满载排水量达到8万吨,已经极为接近美国海军的超级航母,它能够让苏联海军瞬间拔升为“蓝水海军”,不过在实际设计中“乌里杨诺夫斯克”号并没有采用弹射器,由于技术瓶颈迟迟无法得到突破,这艘核动力航母还是计划使用滑跃式甲板,只不过滑跃角度比“瓦良格”号还要大出2度的角度,达到14度,更长的甲板也允许苏-33能够多加一些油起飞了。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但是据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建造蓝图显示,“乌里杨诺夫斯克”号的确存在蒸汽弹射器配置,也就是说这艘航母能够为舰载机提供2种起飞方式。由于缺乏西方技术支持,也没有任何传统使用经验可以借鉴,苏联在发展航母时因地制宜,走了一条独具匠心的发展之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母如果建成,将会是苏联红海军的工艺巅峰。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其实造壳子对于航母而言基本都差不多,除了核反应堆,虽然苏联海军拥有大量核潜艇,但是从未专门为水面舰艇研发核反应堆,直到“基洛夫”级巡洋舰的服役才匆匆忙忙开发出了KN-3型核子反应堆。苏联海军为“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母预计配备的,就是KN-3型核子反应堆的改进型,顶多采用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工艺来改进和研发可靠性和安全性。

但是,在安装的时候出了问题,因为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从没有经验为航母安装核动力机组,船厂签署的“订单107”号中规定: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将负责生产新航母的动力设备,其中包括核反应堆、锅炉、蒸汽发生装置。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但是尼古拉耶夫船厂缺乏制造核反应堆的特殊厂房,而且这些特殊厂房必须修建在船台附近,随时能够为航母的建造提供服务,比如说将大型组件直接通过龙门吊放入船舱内部,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第一次,苏联技术人员估计,如果想要建造特殊厂房,时间将会花费8到11年,这对于苏联海军当时雄心壮志的扩充赶超计划而言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而且即使在船台附近立即修建起特殊的厂房也会使船台附近的空间变得拥挤不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只能紧急想了一个办法,独辟蹊径在港内建造了一座浮动的核动力设备厂房。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事实上这的确挺管用,因为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在这方面根本就没有获得苏联政府的技术和财政支持,水上浮动厂房也是自己想出的方案,1991年“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母的核动力机组全部安装完毕,没有出现一丝一毫的错误,让人赞叹不已。

有趣的是,苏联海军对外声称“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母配备了最先进的“神话”雷达电子侦测设备,理论上能够将探测距离扩张到2000千米距离,简直是夸张至极,但事实上是否有这种性能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吹嘘我们也不知道。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红海军之殇

1991年12月25日深夜,克里姆林宫上的苏联旗帜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的三色旗,由于苏联的突然解体,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无法继续获得来自苏联政府的造船经费,所以暂停了航母的建造计划,截止到1991年末“乌里杨诺夫斯克”号共完成了40%的建造进度,想要让其服役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一些热心的外国钢铁公司和造船公司就纷纷造访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挪威的造船厂原本和乌克兰这边并没有什么合作历史,但是突然在苏联解体后下了一笔大订单,要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兴建6艘大型商船,按照图纸来看只有改造过的0号船台才能够容纳的下这种商船。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偏偏要命的是挪威客户对这些船的建造催的很紧,给的报酬又十分丰厚,要求马上开建,所以只有将0号船台空出来才能够迅速完成建造计划。正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十分头疼的时候,美国的一家废旧钢铁回收公司也“巧合地”找上门来,称对“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母的材质十分满意,想要收购废钢铁,并且开价450美元一吨,这远远高出了当时国际废旧钢铁的收购价格。

化为废铁

于是外部的双重诱惑下,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最后“投降”了,船厂高层最后做出决定,将这艘航母彻底解体并且当作废铁卖,而当时航母才兴建不过寥寥数年,哪有什么废旧钢铁?如果继续投入资金绝对能够完成这艘航母,到那个时候独联体国家绝对声势地位大涨,没有人敢随意侵犯。但让人痛心的是,乌克兰就没有抵制住“糖衣炮弹”,选择向眼前的蝇头小利屈服。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更加让人悲愤的是,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还被欺骗了,首先航母的解体工作已经完成一半,无法回头的时候,美国的钢铁造船厂突然宣布,说之前的谈判代表不了解行情,无法按照450美元的价格支付,继续卖也可以,只不过价格要被降到150美元,一下子缩水了三倍。而挪威的船厂更气人,直接宣布市场环境变化,订单直接取消。

可恨当初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一时被利益冲昏的头脑,竟然都没有调查过这些公司的背景,虽然签署了协议,但是无论是美国的钢铁公司还是挪威的船厂,都是美国设立用来破坏“乌里杨诺夫斯克”的皮包公司,随后纷纷就地解散,因为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可叹苏联红海军的“最后荣光”,竟然以这种惨无人道的方式化为废铁,近乎被当作垃圾处理,但更可恨的是乌克兰,因为在利益面前几乎乌克兰全国上下,都在狂热地切割零卖一切看得见的金属,是乌克兰人将苏联的最后宝贵遗产化为了灰烬,只留下老一辈人的唏嘘和惆怅。


红海军之殇!苏联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最后惨到拆解当废铁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苏联   核动力   航母   海军   船台   乌克兰   挪威   核反应堆   船厂   造船厂   废铁   野心勃勃   甲板   美国   钢铁   厂房   计划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