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1944年11月12日,英国皇家空军第9中队和第617中队的32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借着云层的掩护飞至挪威近海,经过盘旋分散后,机队向下方的一艘战舰一共扔下了29枚“高脚柜”炸弹,虽然其中27枚都未能命中目标,但是2枚精确命中舰身。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其中一枚“高脚柜”直接命中了飞机弹射器和烟囱,造成严重破坏,一个非常大的洞被吹入舰只侧面和底部,整个装甲带部分随着炸弹的命中被彻底摧毁,这艘战舰也在半个小时后缓缓沉入海底。

其实不说这艘战舰的名字,很多军迷朋友估计都能猜出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曾经在建成的时候还身为欧洲海军有史以来最重的战列舰,不过却在炸弹的倾泻之下化为火海,不免让人唏嘘感叹。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提尔皮茨”号从其诞生开始,其实就是一个悲剧,是纳粹德国做出的最失败的一笔投资之一,想要更加细致地了解这艘超级战舰,我们还要从其建造之前开始说起。


设计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海军就已经开始对新一代战列舰进行概念设计了,早期设计目标十分明确,在不突破《华盛顿海军条约》3.6万吨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军舰的火力输出能力,舰只应配备八门330毫米炮、最大速度为30节,并且具有强大的装甲保护,即“俾斯麦”级。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随着1935年英国与德国签署《英德海军协定》,德国可以按照英国皇家海军总吨位的35%扩张海军规模,野心勃勃的德国立刻将“俾斯麦”级推上了建造日程,其中“提尔皮茨”号就是“俾斯麦”级的二号舰,旨在对抗法国正在建造的新型战列舰。

这个时候德国海军突然发现,原计划的330毫米口径主炮似乎不够用了,因为法国海军已经明确计划在四艘“黎塞留”级战列舰上搭载380毫米炮,所以希特勒也要求“俾斯麦”要拥有同等级的主炮口径,具体布局参考德国旧帝国时期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但是两者之间也拥有很多区别,尽管“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炮布局和三轴推进系统和“巴伐利亚”类似。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随着各种属性被上调,自然而然吨位也得增加,“俾斯麦”级的最终排水量为4.2万吨,这在首号舰“俾斯麦”号上得到很好体现,至于二号舰“提尔皮茨”号的吨位,上升到史无前例的4.3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5.26万吨,是当时欧洲最重的战列舰。


建造

根据“G”号合同,“提尔皮茨”号取代已淘汰的前无畏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开始于1936年建造,建造合同被授予威廉港的战争海军造船厂。“提尔皮茨”的龙骨于1936年10月20日安放,舰体于1939年4月1日正式下水,“提尔皮茨”这一名字来源于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1849-1930),为了纪念他就德国海权所提出的的深远战略,提尔皮茨的女儿更是来到现场亲自主持了下水仪式,希特勒有到现场观礼。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由于德国就“提尔皮茨”号的宣传声势浩大,甚至影响到了海峡另一侧的英国,英国在这艘军舰还在舾装的时候就开始频频出动轰炸机,希望将其炸毁。虽然炸弹并未落到军舰上,但是毕竟对港口造成了破坏,也拖慢了工程的进度,最终“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于1941年2月25日正式进入舰队服役,并开始在波罗的海进行试航。


参数

“提尔皮茨”号满载排水量5.26万吨,全长251米,最大吃水深度10.6米,由3台勃朗-包维利齿轮传动蒸汽轮机和12台燃油过热水管锅炉驱动,总输出功率可达16.3kW,在一次速度实验中“提尔皮茨”号甚至曾达到30.8节(约合57.0千米/小时)的最高速度,让人不免怀疑这是否是一艘战列舰,而非巡洋舰。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提尔皮茨”号标准乘员编制为1962名士兵和103名军官,战时编制将会被临时扩充到2500名士兵和108名军官。舰上安装有3组FuMO 23大型搜索雷达,分别被安装在前部、前桅楼和后测向仪上。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后期的“提尔皮茨”号换装了更加强大的雷达,包括1组FuMO 27搜索雷达、2组FuMO 26搜索雷达、1组FuMO 30霍恩特维尔雷达、1组FuMO 213维尔茨堡火控雷达,布局也稍有变动,比如FuMO 213就被安装在舰艉的105毫米高射炮测向仪上。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提尔皮茨”拥有四座双联装炮塔,共8门380毫米口径的C/34型舰炮,其副炮包括十二门150毫米C/28 L/55型速射炮,十六门105毫米38型高射炮、十六门37毫米C/30型速射炮和最初的十二门20毫米30型高射炮,20毫米炮的数量最终增加至58门。在1942年之后,“提尔皮茨”号还另外加装8门533毫米口径的水上鱼雷发射管,分别位于两座四联装炮架上,其中舰身的每侧各一门。

“提尔皮茨”拥有320毫米的主装甲带,分别由一对50毫米厚的上甲板和100至120毫米厚的正甲板所覆盖,380毫米炮塔在正面和侧面的装甲厚度则分别有360毫米和220毫米厚。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挪威之行

由于在本土常常遭到英国皇家空军轰炸,德国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做出决定,将“提尔皮茨”号调往更加北部的挪威驻扎,这里的峡湾地形容易产生云雾,更加适合防御,并且在挪威驻扎还能够袭击苏联在附近海域活跃的护航舰队,并切断同盟国之间的海上通道。

真正让希特勒做出决定,允许“提尔皮茨”号前往挪威的原因,是当年5月“俾斯麦”号已经因为海战而沉没,希特勒更是下令禁止一切大西洋出击,“提尔皮茨”号这个时候已经丧失了作战价值,去挪威驻守的确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所以从1941年末,德国海军开始为“提尔皮茨”号加装一些强化设施,舰只的防空武器得到强化,同时位于舰艛建筑弹射器旁的105毫米炮被移至舷外以增加射界,并安装水雷发射管。1942年1月10日,德国海军宣称“提尔皮茨”号已经做好作战准备,但其实第二天“提尔皮茨”就偷偷离开了威廉港,向北方的挪威行去,所谓的“作战准备”完全是为了蒙骗盟军而杜撰的。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在挪威的部署十分无聊,由于德国在战争中期开始面临燃油短缺,加之“提尔皮茨”号部署在挪威也没有作战计划,所以这艘战列舰几乎不出港,也没有什么日常训练,舰上人员迎来了最清闲的一段时光。为了保持舰员的身心健康,“提尔皮茨”号上不定期还会举行体育活动,人气很高。


出海和大修

虽然缺少燃油,但也不意味着一直不出海,1942年3月德国海军展开“体育宫”行动,“提尔皮茨”号、“舍尔海军上将”号、Z14“腓特烈·因”号、“保罗·雅各比”号、“赫尔曼·舍曼”号等舰大举出击,袭击英国即将归国的QP8、PQ12护航队。此次任务也耗掉了“提尔皮茨”保有的珍贵8200吨重油,德国海军足足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才勉强将其再次补满。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虽然这次行动取得胜利,英国运输舰损失惨重,但是“提尔皮茨”号需要大修,不过由于希特勒已经下令“禁止该舰冒险返回德国本土”,所以大修只能够在挪威本地进行。大修的准备工作着实让德国人费了不少心神,其锚地的防御得到进一步加强,除了加装额外的高射炮外,还在舰只周边竖立了双层防鱼雷网,维修是在受限的阶段中进行,因此提尔皮茨号在大部分的大修期间都维持部分运作。在舰艉周边还建造有一座大型沉箱,以便更换舰只的方向舵。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果然,英国也试图抓住这个机会,一举摧毁“提尔皮茨”号,英国皇家海军曾经使用“载人鱼雷”袭击这艘战列舰,不过因为防鱼雷网的部署,这次袭击以失败告终。


英军对“提尔皮茨”的袭击

因为“提尔皮茨”一直卡在挪威,阻碍了英国的北方航线,与苏联的海上物资通道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一日不除“提尔皮茨”,英国人就一日不放心。为了击沉这颗“眼中钉”,英国在“提尔皮茨”大修完毕之后陆陆续续发动了十次袭击,“提尔皮茨”顺利熬过了前九次,最后一次以失败告终。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水源”行动

发动于1943年9月,英国皇家海军出动8艘潜艇,对“提尔皮茨”号发动奇袭,其中X5、X6和X7顺利突破防御,但是X5在冲过防鱼雷网后200米被发现,瞬间被集火秒掉,X6和X7成功部署了水雷,并对“提尔皮茨”号造成了伤害,第一次是与采撒炮塔并排爆炸,第二次则是在距舰艏左舷45至55米开外引爆。一个燃料舱破裂、船壳板被撕开,舰只底部形成巨大的凹痕,而双层船底内的舱壁则弯曲。约1430吨海水灌入舰只的燃料舱和左舷侧双层船底的空隙,导致了1至2度的横倾,这在右舷侧对称注水后恢复平衡。淹水损坏了2号发电机舱内的全部涡轮发电机,并且除1号发电机舱内的一台发电机外,其余所有发电机都因蒸汽管线或多条电力电缆受损而失效,朵拉炮塔从其轴承中抛出,无法旋转。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此次的袭击给“提尔皮茨”号造成了巨大损伤,“提尔皮茨”也因此一直维修到1944年2月,更是丧失了这近2年时间中出海作战的机会,英国皇家海军也开始在北海占据绝对上风。

·“钨素”行动

到了1944年,英国人开始意识到“提尔皮茨”号即将完成修理,接近可用的状态,所以针对这艘战列舰的袭击再次展开,英国皇家海军此次出动了规模更加庞大的舰队,以数艘航母为核心,包括“胜利”号、“暴怒”号、“皇帝”号、“击剑者”号、“追赶者”号和“搜索者”号,行动代号“钨素”,于1944年4月4日展开。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由于没有派出潜艇和战舰,仅依赖于空袭,所以这次对“提尔皮茨”号袭击的主力是轰炸机,共取得了15次直接命中和2次近距脱靶,主装甲带没有被穿透,但空袭对舰只的艛楼建筑造成显著破坏,并使之遭受了严重伤亡,后续统计的损失报告显示,因“钨素”行动德国“提尔皮茨”号有132人阵亡,另有270人负伤,两座150毫米炮塔被炸弹摧毁,两架Ar196水上侦察机也被摧毁,几次炸弹命中还造成了舰上发生严重的火灾。震荡冲击使得右舷涡轮发动机失效,而用于灭火的盐水则侵入锅炉并污染了给水,大约2000吨海水灌入舰内,这主要是通过近距脱靶时的弹壳碎片在舷侧外板造成的两个穿孔而入。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钨素”行动后,德国海军又进入了为“提尔皮茨”号维修的漫长时光之中,所需要花费的资源同样是海量的,这让这个已经走上末路的第三帝国,变得更加摇摇欲坠。

·“行星”、“膂力”、“虎爪”、“福神”及“古德伍德”行动

随后英军乘胜追击,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内,连续发动了5次袭击,不过大都因为天气问题和自身实际原因无功而返,并且发动袭击的轰炸机还因为德国的防空火力而损失惨重,仅仅只给“提尔皮茨”号带来轻微损坏。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扫雷器”行动和“消除”行动

1944年中期,袭击“提尔皮茨”的任务转交给英国皇家空军第5轰炸联队,空军直接动用“兰开斯特”轰炸机,携带着威力惊人的“高脚柜”炸弹来强行穿透“提尔皮茨”号的重装甲。1944年9月15日的“扫雷器”行动中,1枚“高脚柜”就穿透了“提尔皮茨”的舰身,并且在峡湾底部爆炸,1000吨的海水灌入舰体中,“提尔皮茨”也发生了严重的艏倾。猛烈的震荡也让这艘战列舰的火控系统和动力系统出现故障,德国海军预计修复大约需要9个月,10月15日“提尔皮茨”号齐神前往南一些的特罗姆瑟港,这也是它最后一次开出港。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就在“提尔皮茨”抵达特罗姆瑟当日,英国皇家空军随即发动“消除”行动,出动了32架“兰开斯特”轰炸机,使用“高脚柜”来袭击“提尔皮茨”号,但是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所有炮弹全部脱靶,最靠近的一颗炸弹损坏了“提尔皮茨”的左舵和驱动轴,没有什么更加大的损伤。

·最后的“探题”行动

1944年11月12日早上09:30,英军发动针对“提尔皮茨”号的最后一次袭击,即“探题”行动,在29枚“高脚柜”的轰炸之下,军舰被严重破坏,舰舯遇袭造成重大淹水,并迅速将左倾幅度提升至15至20度之间,在十分钟时间内,倾斜已提升为30至40度,舰长随即下达了弃舰的命令。连续的浸水致使舰只的侧倾于09:50达到60度,尽管这似乎暂时稳定下来。八分钟后,一场大爆炸震动了采撒炮塔。炮塔顶部和部分旋转结构被抛至25米开外的空中,之后“提尔皮茨”号迅速翻转,并将其艛楼建筑埋入海底。之后统计,“提尔皮茨”号的死亡人数大约在950人至1204人不等。

“提尔皮茨”之悲歌!曾为欧洲最重战列舰,其为英军最想击沉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战列舰   俾斯麦   希特勒   挪威   舰只   炮塔   击沉   鱼雷   轰炸机   欧洲   德国   英国   悲歌   装甲   英军   炸弹   海军   袭击   英国皇家   目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