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来驾驶!二战时期英国竟然也有“手操鱼雷”

二战时期日本曾经使用过一款由人手直接操舵的“自杀式鱼雷”,即回天鱼雷,“回天”之名来自于日语“天を回らし、戦局を逆転させる”之意。从回天鱼雷的使用,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日本的困境,武器技术已经明显落后美国,而不得不通过牺牲人的方式来苦苦抵抗,日本之大势去矣。

使用人来驾驶!二战时期英国竟然也有“手操鱼雷”

但其实这种“手操鱼雷”并非只有日本有,素来宣称“尊重人权”的英国,曾经也搞过这种“手操鱼雷”,并且效果还不错的样子。

1941年12月19日,意大利海军突击队对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发动突袭,他们使用名为“Maiali”的载人鱼雷,并使用鱼雷攻击了港内的英国皇家海军“英勇”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两艘战舰也因此严重损毁,直至1943年才被修复。

使用人来驾驶!二战时期英国竟然也有“手操鱼雷”

这次袭击让英国人吃了很大的亏,但是同时也开始设想“手操鱼雷”的实战可行性,当然无论是意大利还是正在搞研究的英国,都不会像日本那么极端,直接把人塞到鱼雷里,坚持到鱼雷攻击到敌人的最后一刻。这种“手操鱼雷”更像是拥有座位的摩托艇,操作员坐在上面操控鱼雷的航向,并在鱼雷确信要命中敌人之前脱离,保证操作员的生命不受威胁。

英国的“手操鱼雷”研发始于1942年4月,很快Mark I型就被制造出来,它长6.8米,宽0.9米,高1.2米,时速仅为2.5节(约合4.6km/h,实在是慢得吓人)。由于当时大多数的鱼雷通过搭配供氧系统的柴油发动机推进,速度较快,但为了水下安静,英国“手操鱼雷”使用的是电池推进,受到电池工艺的制约,鱼雷速度无法提升。

使用人来驾驶!二战时期英国竟然也有“手操鱼雷”

Mark I型存在很多缺陷,在制造34枚之后就停止生产了,后续的Mark II型性能更好,它拥有最大4.5节的速度和540千克的炸药,是Mark I型的一倍以上。

5节不到的速度意味着什么?当时的军舰航速普遍超过15节,这意味着如果追逐敌方舰艇,是不可能追上的,所以它唯一可能发挥作用的攻击场合,就是近距离从侧翼偷袭,这样才能够悄无声息地发动奇袭。

可以说,英国的“手操鱼雷”没有意大利的表现好,1942年的首秀之中,英国计划使用“手操鱼雷”袭击停泊在挪威的“提尔皮茨”号,但是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鱼雷操作员迷失了方向,未能将鱼雷导引到“提尔皮茨”号侧舷之上。

使用人来驾驶!二战时期英国竟然也有“手操鱼雷”

不过“手操鱼雷”也并非是毫无收获,1943年意大利海军的“奥皮欧·图拉真”号轻巡洋舰被这款鱼雷击沉,并且将意大利的运兵船严重破坏,阻碍了意军的行动,除此之外再无袭击成功的记录。

由于战争后期可供“手操鱼雷”袭击的机会越来越少,仅存的一些“手操鱼雷”也转变了用途,凭借其静音的特性,一些“手操鱼雷”去掉了弹头并加上沉浮系统,使其拥有一定的潜艇功能,这种无攻击力的“手操鱼雷”配备了一名侦察员,专门对相关海滩进行侦察。比如说盟军奇袭西西里的“哈士奇”行动之前,就动用过“手操鱼雷”来侦察相关海域,并取得了不少关键情报。

使用人来驾驶!二战时期英国竟然也有“手操鱼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鱼雷   英国   图拉   西西里   伊丽莎白   亚历山大   兵船   挪威   操作员   意大利   日本   海军   袭击   敌人   速度   二战时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