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苏霍伊苏-35战斗机,北约代号“侧卫-E”或“超侧卫”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深度改进型单座双发、超机动性多用途战斗机,在世代上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号,即第四代半战斗机。

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苏-35除了用三翼面设计带来绝佳的气动力性能外,真正的重点在航电设备,提升自动化、计算机化、人性化、指管通情能力等,与同时期西方开发中的新世代战斗机的航电设计理念相同。大幅提升航电性能的结果是重量增加,必须有其他改良才能避免机动性、加速性、航程的下降。

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因此除了以前翼提升操控性外,还装备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此外,主翼与垂尾内的油箱也予以增大,油箱总容积达13000公升,因而可达到近4000km的无外援航程。故苏-35无论在机动性、加速性、结构效益、航电性能各方面都全面优于苏-27S,而不像其他改型如苏-30般有取有舍。

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计划之初预计装备起飞推力13000kg的AL-31F发动机改型。后来使用AL-35F,AL-35F增加了发动机进气口直径以增加进气量,并增加涡轮入口温度提升了发动机的推力,内部构造也稍作改良,最大推力8500kg,加力推力约14000kg。后来又在AL-35F的基础上增大加力推力,使得最大推力仍为8500kg而加力推力增至14500kg。

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苏-35/37两翼各加一个外挂点,共有12个外挂点,采用多用途挂架可有14个外挂点。武器搭载量提升为8000kg,正常空战筹载则为1400kg。机翼外侧可挂短程的R-73空空导弹或电战荚舱。

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引进Su-35战斗机,还可以解决我军目前战斗机产能不足的问题。虽然我国近年军事力量发展迅速,但是还有大笔的欠账需要弥补。目前我军几个主要战斗机生产基地,一年只能为我军生产3-4个团级战斗单位使用的战斗机,而现在我军还装备有大批落后的歼-7、歼-8系列战斗机。

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2015年中俄签署一份价值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亿的国防采购合同,中国空军以单价8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6亿得24架苏35战机,对于中国空军构建完善的体系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这款苏-27的最新改进型如何从当初3000万美元的采购价飙升至今天的8300万美元呢,让我们细数新苏-35的几个重大技术改进,从而解开其中疑问。

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全数字化操纵系统保证作战性能的增强。新苏-35保留了苏-27的基本气动布局,进一步放大了机头和翼展,不再采用苏-30MKI和第一代苏-35那样激进的三翼面布局,解决高速和小迎角时阻力大、稳定性变化幅度大的问题。最大亮点是采用了全数字化操纵系统,三轴操纵都通过电子信号进行,完全取消了机械备份系统,飞行员在空中机动时操作各种液压装置的负担大大减轻,从飞行参数上保证作战性能的增强。

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全寿命周期延长可服役40年。新苏-35战斗机通过对苏-27机身结构进行改进,一改俄制飞机寿命较短的毛病,全寿命周期延长至6000小时,相当于服役30年,达到全寿命周期之后还能通过一次翻新再获得1500小时的机身寿命,相当于再服役10年,加起来就是40年。

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全新航电系统接近欧美水平。以往,航电系统一直是俄制战斗机的软肋,苏联电子工业的落后造成苏-27战斗机的N001雷达只有采用大发射功率、大尺寸的天线,才能获得接近美军F-15战斗机APG-63雷达的性能,部件体积大要求更强的冷却系统和电源供应系统,挤占了武器系统所需的空间和能源。

每架5.6亿有12个外挂点载弹8吨,中国花136亿引进24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北约   外挂   机动性   国花   推力   作战   航程   油箱   我军   战斗机   发动机   寿命   周期   性能   装备   系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