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反作用

粉丝经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反作用

一段时间以来,文化产业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出现蓬勃向上的好形势,一批接地气有正能量的文艺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也出现了影响产业发展的不良倾向。行业变成了“圈”,观看率变成了“粉丝经济”,明星换成了“小鲜肉”,经济效益、市场价值变化投入产出的唯一标准… …。

“粉丝”,即(运动、表演艺术或某名人的)热心追随者或支持者。本来,粉丝是一个群体现象,但在互联网时代,放大了粉丝群体的社会效应,把一种小众的群体行为裂变为一种经济行为即粉丝经济。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 是一种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以前, 被关注者多为明星、 偶像和行业名人等, 比如, 在音乐产业中的粉丝购买歌星专辑、 演唱会门票, 以及明星所喜欢或代言的商品等。现在, 互联网突破了时间、 空间上的束缚, 粉丝经济被宽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 销售商品、 提供服务等多领域。

粉丝行为是个人自由,本无可厚非,但把粉丝行为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形成的粉丝经济就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了,运行的健康,它对产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运行的不正常,它对产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反作用。现在的新媒体平台上活跃的粉丝,真假难辨,良莠不齐,有枪手,有水军,有五毛……等等,资本的力量让粉丝经济越来越强大,影响到电视台的收视率及购剧倾向,影响到视频网站的点击率,影响到影院的上座率。最受粉丝拥趸支持的是“小鲜肉”,它是粉丝经济的基础。小鲜肉是靠长相帅、靠色相美消费娱乐大众的一小撮有粉丝群的人,他们从选秀节目脱颖而出,又转身进入影视演艺圈,或是演技平平但形象受粉丝追捧的人。这是“韩流”带给中国的副产品。娱乐产业发展中的不健康给了这些人以及利用这种资源的投机商人的可趁之机。他们名利双收,但破坏了文艺创作的氛围,搞乱了影视表演的规则,扭曲了影视产业的价值,甚至影响了年轻一代的心灵和“三观”。

以小鲜肉滋生的粉丝经济对文化产业的反作用主要反映在:一是败坏了文艺领域的风气,编剧主动或被动的迎合粉丝经济的市场需求,难以创作出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作品;制作公司被小鲜肉的影响所裹狭,付出高额的明星薪酬;导演以小鲜肉为拍摄中心,出现“数字先生、小姐”的不良现象,色而优则演,把严肃的文艺创作变成了有色相就有可能大火的赛肉场;播出机构因粉丝经济的导向作用强烈,在审定采购剧目时不得不顺着市场的晴雨办事,让小鲜肉霸屏。二是打击了靠演技踏实从艺的老中青几代从业者的积极性,付出与回报的严重不合理,对演员这个主体生产力伤害效果是难以估量的。三是破坏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市场对演艺人财物的资源配置出现错位,监管方难以出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文化产业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消费产业,应该成为靠技艺奉献优秀作品的阵地,靠辛勤创作收获口碑和利益的平台,而不应该是供小鲜肉表演挣大钱的草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反作用   粉丝   经济   鲜肉   色相   美文   演技   文化产业   口碑   倾向   群体   文艺   产业   明星   影视   文化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