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出气筒,麻烦把双手捆起来

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也叫“无巴掌”日,倡导父母不要体罚孩子。

相信很多人还是第一听说有这个节日。网友在调侃,小时候被父母打大,现在长大了为人父母可以打孩子了,居然有这个的节日。哪个孩子不挨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孩子不是出气筒,麻烦把双手捆起来

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千百年来,很大一部分父母把这句话当作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并且身体力行。古代学堂的先生拿戒尺教训学生,通过“打”这种方式来起到教育戒的目的;现代的“藤条焖猪肉”更是随口就说随便就执行。还一致认为,只有打,才能让孩子加深记忆,从而减少再次犯错的可能。

为人父母,哪有不希望孩子好的道理,当与孩子意见相左时,处理的方式太过于偏激可能就不会心想事成了。

学会尊重孩子

七个月前,武汉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在班级和同学玩牌,班主任请了家长,而怒气冲冲的妈妈就在学校对孩子施以暴力。

在教室门口走廊,这位妈妈失去理智的对儿子连扇两个耳光,还红了眼地掐住儿子脖子。孩子低着头一直沉默着,这位妈妈又用手指头直戳他的脑门。在老师的劝说下,妈妈愤然离去,留下孩子待在原地。

整个过程,走廊上一直有学生来回走动,还有的就站在旁边观看整个过程。从被扇耳光到被戳脑门,孩子的头自始至终都未曾抬起。妈妈离开后,他往楼下看了一眼,待走廊上的同学老师都进入教室后,他愤然地爬上窗台,毫不犹豫地一跃而下,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

孩子在沉默过程中想了什么?

丢脸、痛苦、绝望……

多么大的痛苦才会让一个孩子离开世界时这样绝决。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在同学老师面前这样被羞辱,如同把他放在火上烤,那种痛苦与失望,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

有网友留言:

这位妈妈有没有想过,当你对孩子打骂羞辱的时候,他身边有他的同学、老师、朋友、甚至可能还有暗恋很久的女孩。你践踏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不是出气筒,麻烦把双手捆起来

曾有人说过,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羞辱他的自尊。

确实。大人有自尊心,在人前需要面子,需要别人最起码的尊重;孩子也是一个人,他也有自尊心啊,他也需要被尊重。

自尊心被伤害的孩子,他可能会意志消沉,会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那与想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变得更好就会背道而驰。

孩子不是父母发泄情绪的工具

有的父母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常常处理不好自己的事情还要找个发泄口,孩子没有反抗的能力,就是他们最好的出气筒,对孩子常常语言暴力。

夫妻关系不好或者离婚,却把罪责推在孩子身上:“都是因为你, 我才如此将就,我才过得如此委屈……”;

工作不顺利,把情绪带回家,孩子多问一句话,就暴躁如雷大吼大叫:“别吵死了,一边玩去……”,留下目瞪口呆的孩子;

生活不如意,对孩子说出“都是你这个讨债鬼”这样的话。

孩子不是出气筒,麻烦把双手捆起来

有的父母自控能力差,情绪糟糕时很容易冲动。

网上有一则新闻,一个父亲和孩子走在人行天桥上。可能当天父亲心情不佳,和儿子说话时语气有点冲,儿子也毫不客气,和父亲顶撞了几句。这个父亲想也没想,冲动之下,提起儿子就扔下了天桥。

天桥下车来车往,孩子被扔下后,遭过路的车辆多次碾压,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这位父亲事后回想当时的经过也是痛哭流涕后悔万分,但是儿子离去已是定局,再也无法挽回了。

冲动是魔鬼没错了。

有的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常常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而对孩子大打出手。

在孩子心里,家是他们的依靠,家是他们的寄托,你对他再怎么打再怎么骂,他们依然会在家里呆着,因为就孩子当时的能力,他只能这样。想过没有?孩子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父母的情绪不稳定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试想一下,如果大人身边也有这样一个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甚至伤人的人,内心会是怎样的担惊受怕,说不定还会恶梦连连,何况一个孩子。

常被打的孩子会有性格缺陷

家应该是个温暖的地方,如果一个家庭总是出现暴力,对孩子的性格也会有莫大的影响。常常被打的孩子,他们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心,在同龄人面前不敢表现自己,十分自卑,面对问题比较懦弱。有的孩子会模仿父母,暴躁易怒,甚至叛逆,长大后心理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就说过:

大多数心理疾病都要追溯到童年。

你让孩子在暴力环境下长大,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现在的你。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们所谓的教育孩子,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心态,尊重他人,爱护自己,好好生活。虽然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至理名言至今仍受家长的追捧,但更多时候,它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被很多家长排斥。

棍子打出来的天才,比如朗朗,比如周董,他们的父母拿着棍子站在钢琴旁边,偷一下懒打一下,好不容易,成为了万人瞩目的那颗星。这种成才的机率,屈指可数。

被打出现反效果的却不计其数。

所以,请停止棍棒教育孩子,停止所谓的“我是为你好”的绑架。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追求。你不能为孩子过他余下的一生,凭什么要以暴力杜绝他快乐的现在?

从小缺少爱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去爱别人?

爱孩子,从心开始。

愿每天都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天桥   孩子   目的   出气筒   棍棒   自尊心   美文   走廊   暴力   双手   情绪   麻烦   父亲   儿子   父母   同学   妈妈   老师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