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负面新闻更容易上热搜?

基本无考据就是记录下自己的胡思乱想

为什么负面新闻更容易上热搜?


1.出于对利益受损的共情

在这个情境下

我简单地将『坏人』定义为损害观众及观众共情的对象的利益的人

更直白一点

是会『害人』的人


这些『坏人』就是负面新闻的主角

观众因为对『受害者』共情而产生负面情绪

于是在言论相对自由的媒体上

发表自己的观点来宣泄负面情绪

这就给负面新闻带来了热度


举个我自己印象比较深的例子吧

一个母亲因为一个踢了做童装模特的女儿的视频被骂上热搜

后来这个母亲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哭着道歉的视频

这是『事件始末』


在这个过程中

网友可能会对妞妞共情回忆起自己被父母伤害的经历

可能会想到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这些负面的情感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

于是新闻的热度随着发泄的言论而节节攀升


因为每个人的利益来源不同

很难有正面新闻能引起大量对利益获得的共情

但利益受损的感觉却是非常统一的

好可能会有不同标准

你觉得好的新闻对我未必好

但坏的标准是道德法律实打实的

大家都会觉得坏


2.去习惯化的现象的出现

去习惯化通俗来说就是新鲜事儿能引起人的注意

当一个主持人主持的好时没人会在意

可当她出了大纰漏时

就好像室温突然从28℃变成-5℃一样

这样的变化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婴儿去习惯化的研究范式

关注新异刺激是人类本性


3.负面新闻形成的梗带来的偏离恐惧

不夸张地说

娱乐性的负面新闻是最容易产生梗的

暑假的明学梗

朱丹的骚奥瑞梗

根本不是六老师本人说的两开花梗

都是当事人负面新闻的衍生品


而我近期特地体验了不『跟随潮流』的生活

我身边的朋友开始说我不懂的梗

我发现自己内心会有被落下的感觉

老实说挺不爽的


而不少人会因为对无法融入社交的恐惧去了解梗的起源

所谓负面新闻的高热度

其实和网民们的社交生活息息相关


4.满足了观众的某种需求

看新闻会觉得啊这个人过的比我惨

虽然不想说但我有爽到

大概是这样一种社会需要得到满足


而批判他人满足的需要就更复合了

站在道德高地感觉自己闪着光

颐指气使在虚拟世界挥斥方遒

原谅我水平不够不能概括出需要类型

但总之负面新闻是键盘侠生命中的一道光没错了


5.负面新闻的讨论门槛低

这个是我认为所有高热度媒体的共性

美食自媒体、纪录片为何风靡一时?

因为人人都需要吃且会吃(当然也有许多其他社会文化因素)


很多正面新闻是有一定的讨论门槛的

比如微博置顶的热搜(具体内容大家自己看去)

都是很积极向上的内容

但浏览量却相对负面新闻低得多

因为要弄清楚它好在哪里

其实对文化通识水平往往有一定的要求


懂火箭的人才知道这火箭厉害在哪

了解公益的人才知道这公益为什么棒

但负面新闻不一样

上来直接告诉你ta错在这

啥都不用管喷就完事儿


好比一个是复杂的高中数学压轴题

一个是选择题第一题还带答案

当然是讨论第二个的人更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负面新闻   美文   社交   负面   门槛   坏人   热度   公益   火箭   恐惧   观众   利益   习惯   感觉   媒体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