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在自欺又欺人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这句再熟悉不过了,但这背后是为什么呢?


场景一

妈妈:“把衣服穿上”,

孩子:“我不冷,如果我冷了我会和你要的”,

妈妈:“你怎么会不冷呢,妈给你拿衣服又不麻烦,赶紧穿上,这么不听话”

孩子气鼓鼓的拿起了衣服。


场景二

孩子:“妈你多吃点啊,你怎么不吃啊,你咋了,不舒服啊”

妈妈:“没有啊,我不饿”

孩子:“怎么不饿呢,都到吃饭时间了,你怎么不饿呢,这么多菜,我们吃不完的,你不用怕不用省着给我们吃,你多吃啊”


默默的看这个过程的发生,不由得问一句,为什么他们都不相信彼此说的话?这是怎么形成的?


看,他们在自欺又欺人


当我们为了去关心别人,常常会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例如我很难受但我不能让你担心,所以我和你说“我很快乐啊”,当欺骗了自己之后,会觉得别人也是这样,所以当别人说了一句“我没事,我挺好的”,你也会觉得“不对,你肯定不好,肯定瞒着我,你是怕我担心才这样的”,所以“我一定要去关心你,我要为你做点什么,这样我才是一个善良的人,彼此之间不就是应该互相关心嘛”,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当我这样说的时候,也希望你能看到我内在无法满足的需求,我也需要你的关心,而如果你不能“读懂”我,无法满足我没有说出口的期望,我就会觉得“你这个人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疼别人,我都这么痛苦了你还不管我一下么”。


当这样的游戏玩久了,自己内在的需求总是第一个被忽视的,而这种“饥饿感”会慢慢投射在外,于是,当你的身体和感受明明在说“我不好,我不舒服,我很饿”的时候,你却转过头对她说“我很好,我没事,我不饿”,先是欺骗了自己,又用谎言去“欺骗”别人,到最后,没有一个人相信对方说的话,大家都在“猜猜猜”,彼此都在期望着别人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可以“关心我”“理解我”“看见我”,但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你看见你自己的需求了吗?你想去理解自己关心自己吗?


看,他们在自欺又欺人


人真的很有意思,怕被看穿,又想要别人懂自己,一个信息,自己加工过滤了之后告诉别人,对方又用他的“滤镜”过滤一遍,重新理解,然后说出言语做出行动。所以常常会看到,一个女孩子只是想要男朋友送她一束花,最后却因为“不懂她”而闹分手,明明是相亲相爱的母女,却因为相互“欺骗”最后吃个饭也要吵吵闹闹。


你说,善意的谎言有错吗?本就没什么对错,谎言就是谎言而已,如果“说谎”可以让结果更好,彼此更舒服自在,那也没什么不好的。但打着“为你好”的大旗,最后谁都没有好过,即便它是“善意”的,又怎样?人当然需要相互关心,但真的不必为了一种“哇,你好懂我”的感受而做出这么多戏码,到最后,谁也不懂谁了,慢慢的,连你都被自己骗的团团转,你又懂了你自己吗?


看,他们在自欺又欺人


到底“爱”是什么?


前几天听到一段话:你说你爱鱼,所以你把它捞出来吃了,你说你好爱它,其实你爱的只是你自己,你想通过“爱他”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已。这样的“鱼之爱”真的很常见吧,我爱你因为我可以从你身上获得到我无法满足的东西,我带着这样的期望去付出行动,好好爱你,用尽力气的对你好,最后,如果你没能给我期望中的东西,那爱便换了一个模样。这真的是爱吗?


当我看到这样的模式之后,我甚至觉得,如果我“爱上”任何一个人,那真的是他灾难的开始,我会拼命对他好,让他先幸福,再有负罪感,觉得欠了我的,那你总该对我好吧?什么是对我好那也得我说了算,我可不管你能不能做到愿不愿意做,总之我付出这么多了,你看着办吧!什么?你不按我的期望和想法来?忘恩负义!一点都不爱我!我怎么这么委屈,我怎么这么命苦,我做了这么多你都没看到吗?


一个人,如果能真的懂自己,理解自己,感知自己,时时刻刻都可以主动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把照顾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的相处会轻松容易的多。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是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无论内心多么有需求,但就是要承认生活里是有很多限制我们暂时无法打破,可以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如何发展、结果又如何我们无法掌控。长此以往,我们便自然会懂别人,愿意去包容,愿意去友善,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照顾好,把用在自欺欺人戏码上的力气转化为如何与他人共享生命里的愉悦,分享自己的光芒和美好,彼此赋能与成长,真正的爱才会慢慢显现。


看,他们在自欺又欺人


我们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不是要找到一个人来得到爱,不是要拥有一段关系来抵达爱,而是由爱出发,我们找到一个跟我们共同分享爱,拥有一段关系来共同庆祝爱。


等你可以不要任何回报时,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情感上的,或是物质上的;无论是自己让自己感觉好,还是别人让自己感觉好,都不要时。你才会真正去审视自己最纯净的意愿,然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它本来有爱,它就是爱。


你会乐意帮助别人,但你不会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一切都是随缘而至,举手之劳,毫不费力”。


我们来这里通过了解什么“不是爱”,来体验“爱”,所以,在你抵达那里之前:

感恩那些无法满足你期望的人,因为在失落难过里,你可以看清自己“小我”的面具,一次次的面对真实的内在;

感恩那些愿意无条件爱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看到了允许和容纳一切的空间,给了你重新出发的希望和力量;

感恩敢于体验这一场“游戏”的你自己,没有这一次次“不是爱”的尝试,你也无法真正学会“爱”。


到最后,你会发现,每个角色,以及这场游戏,都是爱的不同面相,这一切的一切,就是爱本身。


看,他们在自欺又欺人



【作者寄语】

如果我说的你有触动很喜欢那很好,你看到了你在认同什么;如果你不喜欢很不爽那也很好,你看到了你在排斥什么。

你不需要看见我,我只是镜子,请看见你、和你自己的。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觉知笔记

与你分享路上的思考

当下唤醒内心的觉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滤镜   友善   戏码   美文   善意   谎言   力气   你好   不好   衣服   需求   东西   发生   妈妈   孩子   自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