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与人如何交往

在现实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不但是一种艺术,而且也是一种技巧,有的人属于自来熟 ,无论到什么场合,都不怯场,都没有生疏的感觉 ,而有些人则要熟悉、适应一段时间 。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 ,既相互之间对于对方想要的 。”有的人将这种交换叫做人际交往的互换原则 。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和玩跷跷板一样,和平相处就可以保证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一直友好的保持下去 。只要两人之间的交换出现不平等,就会和跷跷板一样失去平衡 ,关系也就紧张起来。

许多人不能在日常交往中和人建立起正常的交际关系,就是由于不明白“跷跷板定律 ”。如果你只是一直想着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将他人感受抛之脑后。那么,时间长了,你身边的人就会渐渐离开你 。

举一个例子,胡太毕业于名牌大学,上学期间更是获奖无数 ,毕业之后,胡太出国留学了两年,拿到了硕士学位 。回国后,胡太顺利进入了一家500强的企业上班 ,这一切都十分顺利,让他不仅充满了优越感,而且想着进入公司自然而然会成为同事中的娇娇者 。

但是,正式上班后,事情的发展却完全不是他预料那样的 。公司的同事似乎并不买他的账 ,进公司一个月了,不仅没有人来向这位高材生请教问题,而且大家好像都在有意避着他,就这就让胡太在公司的人缘更加不好了 。

一天下午,胡太的同事李晓东,因为爸爸妈妈从老家来这里看他 ,所以要提前离开,去车站接父母,便拜托胡太帮忙处理一下还没做完的事情 。

而胡太却说:“我晚上还有别的事,还是你自己把事做完吧 !”就这样一口拒绝了他 。

李晓东十分不满意的说:“这是什么人呀?上次你女朋友来的时候,我不是主动和你换班了吗 ?这次我有事,他却不肯帮忙 ,他认为胡太这个人做事太不够意思了 。

这件事之后,关于胡太的议论渐渐的多了起来,最后都传到了胡太本人耳朵里 。许多人开始孤立他 ,只要他求别人办事,别人都会婉言拒绝他 。

直到这个时候,胡太才意识到,自己在同事眼里,原来是一个这么自私的人 ,而且他还发现同事也都是高材生,根本不逊色于他,所以,他根本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

从此以后,胡太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遇到同事就会主动打招呼 ,他开始试着去了解每一位同事,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他都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 。渐渐的,和他打招呼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下班找他聊天的人 也多了不少,周末同事出去玩也有人叫上他了 。

有人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自私的 ,只不过程度不一样罢了,但是心理学家认为,自私能够被划分成有意或者无意的 。有意的自私是人的性格,比如:那种喜欢占小便宜,斤斤计较的人,这种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被定位在自私的框架上 ,人格发生了扭曲。而那些无意的自私,则是缺少社交技巧的问题 。

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管是性格因素还是不会交往技巧 ,每个人在日常交际过程中,都必须意识到对等的重要性 。人们的关系就像坐跷跷板 ,只有保证双方之间的平衡,让彼此都可以轮流翘起来,才可以继续玩下去 。如果两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也随之结束 。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 ,最明智的行为就是减少自己的“重量 ”,并且把减小的部分送给对方,以方便日后自己可以再次被翘起来 。

职场上与人如何交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自来   跷跷板   高材生   人际交往   心理学家   美文   翘起   自私   同事   主动   性格   日常   顺利   关系   技巧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