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家李云晖与陈丹青的逸事

油画家李云晖与陈丹青的逸事

文 云鹤在野

油画家李云晖与陈丹青的逸事

李云晖在为赠本文作者的画册签名

李云晖身上特有的温文谦逊,不轻狂张扬的性格,在处世交友的事情上也能看出来。这里说说他与陈丹青之间的诚挚友情。

现在,说起陈丹青,有一种如雷贯耳的感觉。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陈在1980年创作的《西藏组画》轰动了艺术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李云晖与陈丹青这样的艺术界主流名家,竟然是艺术生涯路上共同起步的发小至好,曾经在你我都是很青涩的年头里,经历了许多很普通的又很特殊的大小事情,由此相互间结下了不解之缘。陈丹青撰文回忆这一段青葱岁月时说,“四十多年过去,我又结交了许多朋友,可是少年的初交,如在昨日。”“当云晖看着我幼稚的图画,一脸赞赏,却不知如何言说的神情,我们真的像兄弟一样,完全没想到年龄的差异”。

以致,在几十年后,陈丹青“回国定居,与云晖通了电话。他的语音一听就是,好像从未分别过”(陈丹青语)。

我与李云晖聊起陈丹青。他轻轻地微笑了,表现出一种很享受他们之间情同手足般深厚友谊所带来的欣慰。李云晖说,别人出书出画册要千辛万苦地找名家作序,还要破费不菲的笔润等等,他请陈丹青为自己的画册写序,陈丹青一口应诺,很快就完成。李云晖还打趣说,“笔润么,那没有啊。丹青到上海不是我请他吃饭,相反是他请我赴宴。”李接着说,“当时,一起学油画,就觉得丹青画得好,有发展前途。不想,后来弄得那么大发!”

我请李云晖“曝料”他们年轻时的一些小秘密。李云晖眯起眼睛,回忆起两个场景:

一个场景是,李云晖中学毕业后,被分派在上海南洋电机厂当工人。业余时间,他仍然坚持画画。认识了比他小五六岁的陈丹青。那个年代,学国画的不少,学油画的凤毛麟角。因此,小伙伴之间格外珍惜相互之间的友谊,大家一起外出写生,一起切磋技艺。期间,李云晖在厂里用一块合金材料制作了三把油画刮刀,因为这材料有硬度,弹性又好,绘画时手感很好。李云晖、陈丹青等三个学画的小伙伴,人手一把,大家都感觉使用起来很得心应手,创作油画兴趣更加浓厚了。

另一个场景是,那个时代寒冬的初雪后,李云晖、陈丹青他们三个相约一起外出画雪景,来到淮海路上的襄阳公园采风写生。不远处襄阳北路上绿色圆顶的东正教教堂,成了油画风景写生的上佳目标。正当他们沉浸在绘画的欢悦之中时,旁边来了一位口气严厉的中年人,指责陈丹青画得太灰暗,思想有问题。第一次外出油画写生的小伙伴有点恐惧了,——要知道,那是动辄问罪的年头,反革命的帽子漫天飞的年代——,有如灵光一闪,李云晖和另一位伙伴,站了出来,以刚正的语气声明,自己是产业工人,在南洋电机厂工作。接着,以当时流行的口吻质问中年人:你是什么出身?顿时,那位煞有介事的“革命家”哑口无言,转身走了。

几十年后,李云晖回忆起那个场景,笑言,那人其实看上去也是搞文艺的,看来中毒太深啦。陈丹青也风趣地说“很高兴在雪地上站着我最早的画友”,“如今我们老了,真想见见当初那位上海革命家,他还活着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东正教   襄阳   南洋   油画家   艺术界   革命家   友谊   电机厂   丹青   逸事   中年人   画册   美文   上海   油画   名家   年头   场景   李云晖   陈丹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